信天游的美篇

信天游

<p class="ql-block"> 养 生 保 健 三 部 曲</p><p class="ql-block"> 刘树斌等</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 防与治</p><p class="ql-block"> 18F 人体自愈有潜能</p><p class="ql-block"> 萌芽状态即除根</p><p class="ql-block"> 鸡蛋孵化是内因</p><p class="ql-block"> 温度适中方可成</p><p class="ql-block"> 第五,身上自带的几个“散结穴”,每天揉一揉,结节自己消。结节,是指可触及的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实质性损害,多位于真皮内或皮下组织,直径超过1cm。通常有一定的硬度,根据其性质和形成原因,结节可以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常见的结节部位包括颈部、乳房、淋巴结等。</p><p class="ql-block"> 中医认为结节的形成主要与气结、痰凝、血瘀有关。结节的形成,大多气结为先,痰凝血瘀在后。当气结进一步发展,损及脾气,脾胃运化失司,出现痰凝,或血行不利出现血瘀时,结节会成形,固定一处。 其中,气结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足厥阴肝经的循行,经过甲状腺、乳腺、肺脏。</p><p class="ql-block">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肝,在志为怒,怒伤肝。”生气的人容易引起肝气郁结,若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可以出现结节。如果要化解气结疏肝理气是关键,并可以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恶化。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众多经络,它们如同管道,负责输送生命之气和血液到身体各处。经络若是阻塞,气血便无法畅通,从而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p><p class="ql-block"> 中医对于结节的核心调理思路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化痰散结。除了内服中药、针灸等传统疗法外,按摩也是一种非常有效且简单的方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帮助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散结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们需要像揉面一样,通过按摩来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span style="font-size:18px;">帮助身体疏通经络,消散结节。</span>揉的时候,有几个地方特别重要,如果不揉,就会憋着很多气,不利于健康。揉开以下这几个地方,身体自然好!</p><p class="ql-block"> 一是百会穴。中医认为头顶代表肝,而头顶的百会穴是人体气血总开关,能调动调节肝的能量。早上起床的时候,或者觉得没精神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手指头插进头发里,按摩整个头顶,这样可以让肝脏活跃起来。</p><p class="ql-block"> 二是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发际线两侧凹陷处,是风邪入侵人体的主要通道。通过按摩风池穴,可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有助于消散颈部淋巴结节。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两侧风池穴,同时轻轻转动头部,每次按摩5-10分钟,每日2-3次。</p><p class="ql-block"> 三天突穴。这里的“突”的意思是灶突,也就是烟囱,天突穴就像我们身体的一个“烟囱”,是气机出入的通道,按摩这里可以起到行气解郁的作用。位置在颈部下面、锁骨中心、胸骨上方的凹窝处。按揉、点按天突,同时配合吞咽动作,每次3~5分钟。甲状腺结节:按揉天突穴。方法: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按揉天突穴,每次3-5分钟,力度以舒适为宜。这个穴位有助于疏通颈部经络,缓解甲状腺结节的症状。</p><p class="ql-block"> 四是云门穴。属手太阴肺经,我们双手叉腰,肩膀的锁骨旁有个窝窝,这个窝的中心,就是云门穴。我们经常用大拇指用力揉一揉,有酸胀感即可,每一次揉按3-5分钟,能够宣肺止咳,化痰散结。</p><p class="ql-block"> 五是中府穴。肺气虚的人群,往往因为肺气不足,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进而影响气血的流通和津液的代谢。这种体质的人更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导致肺部出现炎症或病变,进而形成肺结节。表现:咳喘无力、声音低怯、体倦乏力、容易出汗、畏风、抵抗力下降、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症状。调理方法——中府穴。此穴为中气所聚,又为肺之募穴。肺、 脾、胃合气于此穴,所以名为中府。采用点按或按压的方式,每次3-5分钟,两侧轮流按,能够宣肺理气、止咳平喘。</p><p class="ql-block"> 六是极泉穴。《黄帝内经》说,如果肝脏有问题,气就会流到两个腋下。腋下有一个穴位叫极泉穴,是心脏的一个重要穴位。按揉的时候,要逆时针转圈,每边按50下。刚开始按的时候,可能会觉得酸痛,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感觉好多了。这样可以让心情变好,预防乳腺病。</p><p class="ql-block"> 七是膻中穴。俗话说“百病从气生”,很多病都是因为气不顺而引起的,而气的中心就在胸口,叫做膻中穴。轻轻地按揉这个地方,还有它的上下区域,按一分钟,可以换着顺时针和逆时针转。这样可以让不开心的气散出去,预防乳腺炎,还可以调节全身的气,让气顺,让病消。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隙。</p><p class="ql-block"> 膻中穴是有名的“出气穴”和“开心穴”,正好在我们的两肺之间,又是心包的募穴,气血都在这里汇集,它是气之汇穴。《黄帝内经》中也说:“膻中者,为气之海。”我们在生气的时候觉得会胸闷,下意识的敲打胸部,就是膻中穴的位置,它在两乳的正中间,可以用指腹按摩,也可以握拳叩击这个穴位。具有理气止痛、行气解郁、降逆止呕等功效。</p><p class="ql-block"> 乳腺结节按揉膻中穴,方法: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揉膻中穴,每次3-5分钟。膻中穴是调理乳腺问题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揉可以帮助疏通乳腺经络,缓解乳腺结节的胀痛感。</p><p class="ql-block"> 八是天池穴。天池穴位于腋下三寸,属于心包经的穴位。通过按摩天池穴,可以疏通心包经,促进气血循环,有助于消散乳腺结节。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两侧天池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5-10分钟,每日2-3次。</p><p class="ql-block"> 九是期门穴。期门穴是肝经的气血汇聚点,按开了它,就相当于疏通了肝经。从肚脐正中线(巨阙穴处)向外推揉到期门穴,反复推50次,然后点揉这个穴位,再从腋下沿着两肋往下推,推50次,这样可以把不开心的气推出去,气顺了,人就舒服多了。如果有乳腺增生的问题,每天按一按,也可以改善症状。期门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为肝经募穴。 </p><p class="ql-block"> 十是气冲穴。气冲穴是足阳明胃经穴位。位于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 5 寸,距前正中线 2 寸。找到气冲穴之后,使用空拳慢慢敲打该部位,持续2-3分钟就行,不要力度太大,通过这个拍打的方法,可以促进气血循环,疏通三焦,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从而促进结节的消散。通过敲打气冲穴,可以有效的疏通三焦,促进人体周身之气的调理,可以缓解或者改善中焦不痛所带来的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月经不调,上热下寒,怕冷怕热,口干口苦口臭,爱发脾气,小肚子发凉等等。</p><p class="ql-block"> 十一是散结奇穴——少海穴。少海穴又叫曲节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距离肘部约两横指处。在肘部弯曲时,少海穴位于手臂外侧的窝内。</p><p class="ql-block"> 清热散结:有加快身体代谢和加快内热消除的作用,有利于缓解内热较重,可以使身体结节病情减轻。</p><p class="ql-block"> 宽中理气:针灸或是推拿治疗期间可以起到理气的功效,有改善气虚的作用,缓解全身疲乏和胸闷等不良症状。</p><p class="ql-block"> 调节经络气血:少海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起始穴,按摩或针刺少海穴可以促进手太阳小肠经的气血流通,有助于调节经络功能,提升免疫力,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p><p class="ql-block"> 不管我们有什么样的结,都不应该太害怕,因为你要相信,如果你早点介入,这些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消瘤散结也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十二是尺泽穴。尺泽穴,属手太阴肺经,具有清泻肺热、理气的作用,按摩尺泽穴可缓解咳嗽、气喘等病症。按摩尺泽穴时,拇指弯曲,然后用指腹在尺泽穴上施加适度的压力。建议左右手各自进行1至3分钟的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应该注意力度的控制,以达到酸胀感为宜,这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同时也要避免使用过强的力度,以免造成肌肉或皮肤的损伤。尺泽穴位于掌心向上,手臂微屈45度,肘关节横纹隆起肌腱的外侧。</p><p class="ql-block"> 十三是散结奇穴——孔最穴。孔最穴,同样位于手太阴肺经上,具有清热利咽、润肺的作用。通过用手指坚持揉搓孔最穴,稍用力至略酸痛为宜,按摩时间约2~3分钟,可以辅助散结。这一穴位对于缓解肺部不适、促进结节消散有着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十四是内关穴。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中央上2寸的位置,有一处名为内关的穴位。中医认为内关穴有“通”的作用,心胸从咽喉部到胸口的问题,如心脏病、心悸心慌、乳腺炎、乳腺增生、胸闷等,都可以从内关穴入手进行调理。内关穴主要调理全身气机。当我们的身体出现结节等问题时,按摩内关穴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比较合适的按摩时间是晚上7~9点。按摩时力度不宜过大,应以自己感觉酸胀为度。在按摩过程中,应保持呼吸平顺,不要憋气。每次按摩时间宜20~30分钟。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缓解结节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十五是肺结节按揉太渊穴。位置:太渊穴位于手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方法:用拇指轻轻按揉太渊穴,每次3-5分钟。太渊穴是肺经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揉可以帮助调理肺气,缓解肺结节的不适。</p><p class="ql-block"> 十六是散结奇穴——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上,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拇指与食指并拢时,虎口处肌肉隆起的最高点即为此穴。合谷穴具有消肿散结、舒筋活络的功效,可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全身调理:按揉合谷穴。方法:用拇指按揉合谷穴,每次3-5分钟。合谷穴是全身的“万能穴”,经常按揉可以帮助疏通全身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对各类结节都有辅助调理作用。按摩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 力度适中:按摩时力度不宜过大,以舒适为宜,避免造成皮肤损伤。</p><p class="ql-block"> 持之以恒:按摩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每天按一按,才能逐渐看到效果。</p><p class="ql-block"> 配合生活习惯调整:除了按摩,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情绪波动过大,饮食上尽量清淡,少吃辛辣刺激食物。</p><p class="ql-block"> 十七是中渚穴。中渚穴在三焦经上,位于小拇指和无名指中间的手背上,有很强的“疏通经络”效果,尤其经常情绪不好、老想发火、心烦的人可以多按按。按揉方法:用手指一下一下地点按穴位,一般2~3分钟即可,两只手可以替换按揉。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行气解郁为治疗原则。辅助以手上合谷穴的按摩,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p><p class="ql-block"> 十八是足三里穴。通过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和胃,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消散全身各种结节。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两侧足三里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5-10分钟,每日2-3次。除了按摩散结穴外,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以帮助消散结节:</p><p class="ql-block">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腻食物。</p><p class="ql-block"> 积极锻炼身体: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消散结节。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p><p class="ql-block"> 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平和、积极乐观有助于身体健康。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p><p class="ql-block">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事,按摩穴位效果比药物缓慢,它更侧重于通过长期、持续的坚持来调理身体,恢复中正的状态,更适合预防和辅助治疗结节。</p><p class="ql-block"> 另外,肺主呼吸,同时还有通调水道、促进全身水液代谢的作用,而脾气是促进肺这个功能的动力来源。如果脾气不足的话,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停滞,积聚在体内会形成痰饮,进而促使肺结节的形成。表现:咳嗽痰多、胸闷气短、面色晦暗、舌苔厚腻、且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大便不成形、身体浮肿等症状。</p><p class="ql-block"> 调理方法——丰隆穴+足三里穴。丰隆穴是中医临床祛湿化痰的名穴。能调治脾合胃二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的效果。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足三里穴:胃经气血,在调理脾胃方面功效明显。位于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即足三里穴。每天按3-5分钟,不仅可以祛湿化痰、健脾和胃、通经活络,还有助于散结节。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虽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p><p class="ql-block"> 十九是太冲穴。多揉揉太冲穴可以让你的肝气不那么旺,不那么抑郁。有的人一揉很疼的,就说明这个堵得厉害,按顺时针方向揉圈,向涌泉穴方向按揉。可以同时发挥肝和肾的作用。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p><p class="ql-block"> 二十是6个“散结穴”,每个穴位每天按摩1-3分钟,力度适中,揉散甲状腺结节。即三阴交穴、血海穴、合谷穴、膻中穴、少海穴、曲池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