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驾游之行(十二)

凌寒独春

<p class="ql-block">48、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花山岩画景区 </p><p class="ql-block"> 花山岩画位于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明江东岸的拐弯处,故又称耀达花山。</p><p class="ql-block"> 花山岩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壮族先民骆越人巫术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已有2000多年历史。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遗项目的空白。</p><p class="ql-block"> 画面长约172米,距江面最高约90余米,底部高出江面30米。现存图像1900多个,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3类,以人物为主。人物基本造型分正身和侧身两种,正身人像形体高大,最大的高达2米以上,侧身人像数量众多,形体较小。动物图像主要是狗,器物图像主要有刀、剑、铜鼓、铜羊角钮钟等。</p><p class="ql-block"> 绘画特色</p><p class="ql-block"> 绘画颜料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没有细部描绘,风格古朴,笔调粗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岩画群的代表,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其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为国内外罕见,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p> <p class="ql-block">登上游船,悠悠穿行在明江之上,两岸青山如屏,倒影在碧波中轻轻摇曳。微风拂过,江面泛起细碎银光,裹挟着湿润的草木气息,直往鼻尖钻。行至花山脚下,赭红色的岩画赫然跃入眼帘,两千年前的神秘图案在斑驳崖壁上层层铺展,与苍翠山峦、澄碧江水相映成趣。船桨划破水面,激起的涟漪将岩画倒影揉碎又复原,仿佛古老文明在时光长河里与我们温柔对话,山水画卷与千年岩画交织成独属于广西的绮丽诗篇,令人沉醉其中,久久难忘。</p> <p class="ql-block">岩画分布在花山西侧和南侧临江崖壁的下半部,距江面最高90多米,画幅宽约221米,高约40米。</p> <p class="ql-block">宁明花山,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宁明花山岩画是世界上最大单幅岩画,面积约8000平方米,共有人物、动物、器具等图像1951个,真实记录了战国至东汉时期骆越人的社会活动场景。</p> <p class="ql-block">令人称奇的是,经历了如此久远年代的风吹雨淋,壁画的颜色仍然鲜艳。</p> <p class="ql-block">花山岩画将世界岩画中具有“原型”意义的“蹲踞式人形”符号作为岩画最基础的符号词汇,构建成了内涵丰富、逻辑清晰的图像语言表达系统。</p> <p class="ql-block">“蹲踞式人形”符号有正、侧身两种,有的可分男女,有的腰挂环手刀,大小不一,一般为0.6-1.5米,小者高仅0.2米,大者高达3.58米。造型古朴粗犷,因其规模宏大,图像众多,分布密集、场面险绝壮观而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49、崇左友谊关景区</p><p class="ql-block">崇左友谊关景区的概况介绍:</p><p class="ql-block"> - 基本信息:友谊关位于广西崇左市凭祥市西南端,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也是中国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景区始建于汉朝,总占地面积250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1663.76平方米,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 历史沿革:友谊关历史悠久,历经多次更名。汉朝时称雍鸡关,后改名界首关、大南关,明洪武元年名鸡陵关,永乐五年更名镇夷关,宣德年改名镇南关,1953年更名为睦南关,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友谊关”。</p><p class="ql-block"> - 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 关楼:通高22米,由底座和回廊式楼阁两部分组成。底座建筑面积365.7平方米,公路从隧道形单拱城门通过,拱门上方“友谊关”三字为陈毅元帅题写。关楼底座上原有一层木结构回廊,重建时改用钢混结构并加两层回廊,回廊四周有拱形大窗,外墙为墨绿色石米贴面。  </p><p class="ql-block"> - 城墙: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犹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是明代永乐年间所留下的,已有6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 炮台:关楼右侧的金鸡山山顶建有镇南、镇中、镇北三座炮台,各配备一门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生产的十二生大炮,目前镇南、镇北两座大炮仍保存完好;关楼左侧的左弼山山顶建有一座镇关炮台,为明代所建。 </p><p class="ql-block"> - 法式楼:位于关楼北侧,是清末广西全边对汛署,建于1896年,1914年由法国建筑工程师设计改建成现在的样子,外形具有典型的法式建筑风格。 </p><p class="ql-block"> - 大清万人坟:关楼正北约400米处,是中法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清军将士遗体埋葬地。 </p><p class="ql-block"> - 历史意义:1885年,冯子材在此取得镇南关大捷,扭转中法战局;1907年,孙中山先生领导镇南关起义,打响反清救亡第一炮;1949年12月11日,解放军将红旗插上镇南关,标志广西全境解放。</p><p class="ql-block"> - 旅游交通:可先抵达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再转乘机场大巴或租车前往;也可坐到凭祥火车站,出站后乘公交或打车前往;自驾可直接导航至景区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友谊关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站在斑驳的城墙下</p><p class="ql-block">指尖触碰岁月刻下的疤</p><p class="ql-block">“友谊关”三个大字 烫金般悬挂</p><p class="ql-block">风掠过 恍惚听见战马嘶鸣在天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年冯子材的刀光</p><p class="ql-block">劈开侵略者的狂妄</p><p class="ql-block">孙中山的呐喊 还在城墙上回响</p><p class="ql-block">每一块砖石 都藏着热血滚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法式楼的窗 漏进异乡的光</p><p class="ql-block">和古老城楼相望 时光在此碰撞</p><p class="ql-block">炮台沉默 守着生锈的炮膛</p><p class="ql-block">青草漫过弹痕 生长成和平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望向边境线的方向</p><p class="ql-block">界碑矗立 如卫士般刚强</p><p class="ql-block">红旗猎猎 舞动着希望</p><p class="ql-block">来往的人们 带着笑容来来往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镇南关到友谊关</p><p class="ql-block">名字变了 精神永远不换</p><p class="ql-block">这道屹立千年的门</p><p class="ql-block">是历史的书页 也是未来的请柬</p> <p class="ql-block">巍巍友谊关下,木棉树傲然挺立,满树殷红如霞似火。与亲友于此留影,花影灼灼,岁月凝香,边关风情与繁花盛景皆入画中。</p> <p class="ql-block">150年的时光沉淀,赋予了这颗木棉花树深厚的底蕴。如今,满树花朵热烈绽放,恰似天边被点燃的云霞倾泻而下,每一朵都饱含着岁月的深情,于枝头演绎着震撼人心的绮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月15日晚入住在友谊关</p> <p class="ql-block">50、崇左太平古城</p><p class="ql-block">崇左太平古城|位于崇左市江州区左江江畔,三面被左江环绕,形似壶,又称“壶城”。</p><p class="ql-block"> 周边环境:城区四周环山绕水,山清水秀,依托着峻山秀水,自然风光绮丽。</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整体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融合岭南骑楼式风格,灰白为主色调,古色古香,飞檐翘角、青砖黛瓦,建筑的门头装饰精美,雕刻着龙凤呈祥等图案。</p><p class="ql-block"> 主要建筑:现存东门、大西门、小西门及残墙约1360米,还有宏伟城门楼、20米叠水瀑布、烟雨长廊、壮族围楼、古戏台等核心景点。 </p><p class="ql-block"> 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主题文化:围绕骆越文化、壮乡文化、水文化、糖文化等主题,复原扩建内河、修缮城墙,重现“壶城”风貌。</p><p class="ql-block"> 民俗文化:通过“周末小演、月度中演、节庆大演”的常态化演出模式,展示多民族交融的民俗风情。</p><p class="ql-block"> 旅游发展</p><p class="ql-block"> 景区定位:是集城市配套、民俗体验、风情美食、休闲娱乐、文创区和主题民宿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4A级文化旅游景区,致力于打造成崇左首席大型文旅综合体。</p><p class="ql-block"> 旅游成绩:2020年荣获国家级4A景区,2021年获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2022年获国家级夜间消费聚集区,2023年获得“2023年广西夜游街区品牌”称号。2024年接待游客176万人次,2025年春节“非遗贺新春”活动创下单日11万人次的客流纪录。.</p> <p class="ql-block">太平古城游记:穿越时光的绮梦</p><p class="ql-block"> 踏入太平古城,就像翻开了一本尘封已久的史书。这座始建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的古城,历经元明清岁月,静静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进门,宏伟的城门楼率先抓住眼球,三层三开间的仿古建筑,稳稳地立在那,仿佛在展示着曾经的威严。月形拱门,承载着岁月的车辙。我轻轻抚摸着斑驳的城墙,上面的砖石仿佛在低语,讲述着古城历经的风雨与沧桑。</p><p class="ql-block"> 城中的建筑独具韵味,以徽派风格为主,融合了岭南骑楼特色。青砖黛瓦间,飞檐翘角轻盈灵动,每一处雕刻、每一道花纹,都藏着匠人的巧思与心血,也透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漫步在烟雨长廊,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头顶的廊顶为行人遮风挡雨,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古时的人们在此穿梭忙碌,耳边还回荡着他们的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壮族围楼格外吸睛。特色挂件琳琅满目,延续着绣球迎客的传统,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壮乡文化的源远流长。走进围楼,热情好客的壮族同胞端上香甜的米酒,让人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古城像是换了一身衣裳,瞬间热闹起来。灯光亮起,亭台楼阁被勾勒得金碧辉煌,水中的倒影随着水波摇曳,美轮美奂,宛如大唐盛世再现。此时,街头巷尾的店铺灯火通明,美食的香气扑鼻而来,壮族天琴艺术表演在广场精彩上演,观众们的喝彩声此起彼伏,好一幅热闹的市井画卷。</p><p class="ql-block"> 太平古城,是历史与现代的交织,是文化与生活的融合。在这里,我触摸到了岁月的纹理,感受到了生活的温度,这场穿越时空的旅行,我将永远铭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