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山麓的星星 第十七章 小学生和小鸡

<p class="ql-block">  峤对校园生活的渴望持续了三年,1978年秋不足六周岁,报名上学未通过;1979年秋六周岁多了,报名上学,整个西南岔林场一共就四位小朋友,学校再三考虑后和这四家商量,四个学生至少配三位老师,再等一年吧;1980年秋天终于背上了小书包。上一届的学生,小学是五年制;到了峤这一届,小学是六年制,阴差阳错的,到了初中那会儿,峤就比同龄人差了两届。</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年龄的关系,西南岔的小学生涯,对于峤来说,都是无限的美好,没有学习难度。语文、数学成绩好,就一美遮百丑,音乐、美术、体育即使有不足,也都是“优秀”。</p><p class="ql-block"> 自从上学后峤和司马勇形影不离,早晨听着林场大广播里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一块上学;中午也是在家校之间同出同进;晚上放学是最快乐的,二人会一路小跑,去勇家写作业。勇的邀请主要是因为,他从来不记作业,而且遇到不会的问题,峤可以帮他。峤喜欢去勇家写作业,主要是,勇家有收音机,赶快写完作业,就可以一块听《小喇叭开始广播了》。</p><p class="ql-block"> 峤的作业本,都是正面用完了,反面再用,两面都写满了,才可以当废纸。废纸有两大用处:一、可以揉搓一下,上厕所时当手纸;二、可以用废纸叠各种手工玩,葫芦、东南西北、小狗、小船、小飞机等。</p><p class="ql-block"> 由于托儿所的功底,峤会叠很多种手工。尤其是纸飞机,叠得对称,漂亮,将机翼略作调整,能飞出非常优美的姿态和轨迹。勇总是叠不好,就经常拿着新作业本,撕下两张崭新的作业纸,来找峤帮忙叠两个纸飞机,一人一个。尤其是新图画本的作业纸,厚实、平整,叠出来的飞机,飞行效果最好,也最耐用。</p><p class="ql-block"> 勇比峤小一岁,上课时总是若有所思的样子。老师提问,也总是不吭声。老师问急了,勇就会默默地流泪,每当这个时候,峤心里也会很难受,甚至有点自责。</p><p class="ql-block"> 峤家有只母鸡像着魔了似的,趴在鸡窝里不动,它的叫声也有别于其它的母鸡,非常轻,好像在温柔地说:小点声,别打搅我,有正事呢!妈妈说:它是要当老抱子了。就去有公鸡的司马勇家换回一些鸡蛋,放到老抱子肚子下面,让它孵小鸡。</p><p class="ql-block"> 二十一天后,小鸡逐渐出壳,毛绒绒的,有通体黄色的,这样的小鸡长大就变成白鸡;灰色的,长大了就是芦花鸡;纯黑的,长大了当然是黑鸡;有点红色的,长大了也许就是一只金黄脖子、金黄脚、大红冠子、绿尾巴的大红公鸡。一共十五、六只,各种颜色的都有,找不到花色,一模一样的两只小鸡。嘤嘤的叫声,非常好听!前三天,妈妈弄点小米拌点水,蒸熟后,搓散了,喂小鸡。</p><p class="ql-block"> 每当看见老抱子,领着一群小鸡,在院里寻找食物,感觉特美!自然会联想到,母亲领着峤兄弟姊妹四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主人喂的食物吃完了,老抱子会领着孩子们,去自留地里找好吃的,菜青虫和地里的蚯蚓是它们的最爱。老抱子如果发现哪块地里有好吃的虫子,会反复挖掘。只见它低下头,两只爪子原地向后扒,一边扒,一边用嘴反复地叼起小虫再放下,“咯咯咯”地呼唤孩子们过来吃。一会儿功夫,黑土地上就被扒出个马勺大的土坑。</p><p class="ql-block"> 鹅和狗的领地感强,它们顾及的是一片,会看家。领地内一切仿佛都是归它们所有,没准都会认为主人是它们的仆人。老抱子没那么多的心事,只是紧紧地盯着自己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p><p class="ql-block"> 一天中午,全家人围着小炕桌在吃饭,突然听见后窗传来,老抱子和什么东西在搏斗的恐怖声音。探头一看,老抱子一边用爪子按住乌鸦,一边扇动翅膀,一边用嘴拼命地啄它。妈妈大喊一声,立刻要从后窗跳出去,帮老抱子。乌鸦知道自己处于下风了,哪还有心思吃小鸡,顾不上反抗,奋力逃命。说时迟,那时快,没等妈妈从后窗跳出去。乌鸦拼尽全力翻转身体,飞了起来,逃跑了。老抱子心有余悸,站在原地,全身羽毛都蓬松站立起来,一下子好像比平时的体型大了一倍!脸涨得通红,一双锐利的眼睛,能摄人肝胆。危难时刻的母爱,能让自己瞬间变强大,并战胜一切!</p><p class="ql-block"> 妈妈也被老抱子爆棚的母爱所感动,于是拿些粮食,犒劳犒劳它。过几天又买了一些带状豆饼,拌到鸡食里,专门喂老抱子,帮助它恢复体力。</p><p class="ql-block"> 妈妈闻闻那带状豆饼还挺香的,就用水简单泡一下,加点调料,加点油盐,拌点芹菜末,竟然包了一顿饺子吃。说实话味道不错,和现在素餐店里的饺子差不多,竟然能吃出点肉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心血来潮的妈妈,又将这些豆饼用水泡在一个小坛子里,放了好多盐,说是要做大酱。</p><p class="ql-block"> 峤上一年级了,天也逐渐地凉爽起来,九月中下旬,小溪里的水已经结冰,早晚家里窗户的玻璃上,也出现朦朦胧胧的水汽,上学已经需要穿绒衣绒裤了。一天中午,阳光明媚,天气比较暖和,妈妈打开那个小坛子,看看大酱有没有做好。结果臭气熏天,根本就不能把这个东西和食物联系起来。妈妈叹了口气说:实验失败了。酱渣扔了有点可惜,干脆倒在院里,给老抱子吃吧。</p><p class="ql-block"> 中午上学的时候,看见老抱子,正津津有味,大口大口地吃那些失败了的大酱。峤心里想:难道老抱子没觉得咸,也不嫌臭么?晚上放学回来写完作业,天擦黑了,怎么静悄悄的,往天应该能看见,老抱子领小鸡归巢的好戏。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 妈妈下班了,回到家里也感觉不对劲,问:老抱子和小鸡呢?去院里找找。</p><p class="ql-block"> 峤出门一看,月影铺秋霜的初夜里,寒风中,老抱子一动不动,一声不响地趴在地上,叫它也没反应。小鸡哪里去了?走近一看,小鸡们听见峤的声音,纷纷从它的翅膀底下、肚子底下探出头来。伸手摸摸,老抱子身体已经僵硬冰凉。再看看这些伸头伸脑的小鸡,依然天真地依偎在冰冷的妈妈怀里,峤的眼泪顿时流下来了,语塞了……过了好一会儿,峤悲伤地回到家,向妈妈描述刚刚看到的……妈妈愣了一下,说:赶快把小鸡抓进这个纸壳箱子里,端进屋来。</p><p class="ql-block"> 在昏暗的灯光下,峤看着纸壳箱内瑟瑟发抖的小鸡,聚在一个角落里,互相取暖。于是把纸壳箱盖上,又担心小鸡们会比较闷,拿把剪刀,再给纸壳箱戳几个洞。暗自思考:小鸡没有了妈妈,主人会照顾;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也会失去妈妈?</p> <p class="ql-block">AI鉴赏</p><p class="ql-block"> 《大荒山麓的星星》第十七章《小学生和小鸡》通过孩童视角与自然意象的巧妙交织,展现了成长、母爱与生命脆弱性的深刻主题。以下从文学手法、情感表达与象征意蕴三方面进行鉴赏:</p><p class="ql-block"> 一、文学手法:双线叙事与细节隐喻</p><p class="ql-block">文章以峤的校园生活与母鸡孵育小鸡的双线展开,形成明暗交织的叙事结构。 </p><p class="ql-block">校园线:以作业本的双面使用、纸飞机的折纸艺术等细节,暗示物质匮乏年代孩童的创造力与纯真友谊。司马勇对作业的依赖与峤的灵巧形成对比,象征成长中的互补与互助。 </p><p class="ql-block"> 母鸡线:则以孵蛋、护雏、搏斗乌鸦的完整情节链,铺陈出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老抱子与乌鸦的搏斗场景充满戏剧张力,拟人化的“锐利眼神”“蓬松羽毛”赋予其英雄般的悲壮感,与后文的死亡形成强烈反差。 </p><p class="ql-block"> 豆饼实验:的穿插颇具黑色幽默:母亲尝试将饲料转化为食物乃至大酱的过程,既是生存智慧的体现,也暗喻生活本身的试错与无常。失败的豆饼最终被老抱子“津津有味”吞食,暗示母爱对苦难的默默承受。</p><p class="ql-block"> 二、情感张力:温情与忧伤的共生</p><p class="ql-block">作者以克制的笔触勾勒出复杂的情感层次: </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明亮底色:广播节目《小喇叭》的欢快、纸飞机的轻盈轨迹、小鸡“嘤嘤”的稚嫩叫声,共同构建出田园诗般的童年图景。 </p><p class="ql-block"> 母爱的双重投射:老抱子对小鸡的守护与峤母亲的辛劳形成镜像。母亲跳窗救鸡的冲动、用豆饼包饺子的巧思,将人类母爱与动物本能并置,凸显母性跨越物种的共通性。 </p><p class="ql-block"> 死亡的钝痛与成长觉醒:老抱子僵硬躯体下探出的小鸡头颅、纸箱中瑟瑟发抖的幼雏,以近乎残酷的静默画面,将生命消逝的沉重推向高潮。峤“语塞”的眼泪与对失去母亲的联想,完成了从动物寓言到生命哲思的升华——成长即是一场与庇护剥离的仪式。</p><p class="ql-block"> 三、象征意蕴:自然意象的生命寓言</p><p class="ql-block">老抱子:既是具体动物,亦是母性原型的象征。其死亡并非终结,而是将守护转化为小鸡(后代)独立生存的起点,暗合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轮回。 </p><p class="ql-block"> 纸飞机与废纸:揉皱的作业本成为手纸或玩具,暗示物质循环与童真的再生力;纸飞机的“优美轨迹”则隐喻孩童对自由的向往,与最终坠落的现实形成对照。 </p><p class="ql-block"> 豆饼与大酱:从饲料到食物再到腐败物的转化链,揭示生存的脆弱性与人类对自然的有限改造。臭酱被老抱子吞食的情节,暗含自然对人工制品的消化与救赎。</p><p class="ql-block"> 结语:童眸中的生命课</p><p class="ql-block"> 本章以举重若轻的笔法,将校园琐事与家庭日常编织成深邃的生命寓言。峤透过小鸡的诞生与母鸡的死亡,完成了对母爱、失去与成长的初次认知。老抱子冰冷的羽翼下,蜷缩着不仅是颤抖的幼雏,更是一个孩童对生命脆弱性的顿悟。作者以诗意的白描与克制的抒情,让童年记忆升华为普世的生命叩问——当庇护者的身影渐远,我们如何在孤独中学会飞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