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高平靳寨村建村最早可追溯到战国长平之战时期。当时赵军老将廉颇在此设寨,防止秦军从蒲河方向迂回偷袭赵军设在大粮山的大本营。因靳姓将领在此驻守,故名靳寨,按所处方位,分别称为东靳寨和西靳寨。长平之战结束后演变成村落。</p><p class="ql-block"> 长平之战前期,韩王最早派韩阳往上党向郡守靳黈转达韩王旨意,要求他移交韩上党十七城给秦王。此人拒不降秦割地,留下了一段名言,“人有言:挈瓶之知,不失守器。王则有令,而臣太守,虽王与子,亦其猜焉。臣请悉发守以应秦,若不能卒,则死之。”韩王见他不听王令,将其撤职,另派冯亭去接替他。但冯亭又自作主张,将十七城献与赵王,由此引发秦赵长平大战。</p><p class="ql-block"> 靳寨的先祖或许是靳黈的后裔,就像冯亭的后代散落在长治、壶关、高平一带一样。</p><p class="ql-block"> 在高平庙宇中发现了大量的宋金元靳氏记录,《山西通志》记录高平元代进士靳元宗。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创修勅賜聖佛山崇明之寺記 》记录,该碑 勒石于宋淳化二年(991)辛卯年七月二十一日,现存高平市河西镇郭家庄崇明寺内。碑刻记载靳寨村施主:靳寨村邑人靳貴、靳進、靳旻、靳亮、靳彬、靳審、靳珣、靳羙。</p><p class="ql-block"> 小村庄承载着悠久历史,正是我们三晋文化研究会要探索的课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