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武汉市的地标建筑之一。其始建于三国时期,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黄鹤楼因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而名扬四海,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p><p class="ql-block">黄鹤楼建筑特色包括四边套八边形结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72根圆柱支撑、60个翘角、铸铜黄鹤造型等,形如展翅欲飞的鹤翼。黄鹤楼,高51.4米,屋面覆金色琉璃瓦,飞檐五层,攒尖楼顶,形如黄鹤展翅。黄鹤楼一共有九层。虽然黄鹤楼的外观呈现为五层,但实际上内部有九层,这种设计隐含了“九五至尊”的意涵。</p><p class="ql-block">相传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姓辛的老人在黄鹄矶头(今黄鹤楼所在地)卖酒。一天,一位老道向他讨酒喝,辛氏因乐善好施而慷慨答应。一年后,老道为感谢辛氏,画了一只黄鹤在墙上,并告诉辛氏只需拍手黄鹤便会起舞。十年后,老道再次出现,吹奏铁笛,黄鹤闻声而下,载着老道飞走。辛氏为纪念老道,用积蓄建造了黄鹤楼。</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蜀汉名臣费祎得道成仙后,常骑黄鹤在黄鹤楼憩息。这个传说为黄鹤楼增添了仙气。</p><p class="ql-block">吕洞宾的奇幻之旅 吕洞宾曾在黄鹤楼骑鹤吹笛,悠扬的笛声引得仙鹤翩翩起舞,成为黄鹤楼的一大奇观。</p><p class="ql-block">岳飞与黄鹤楼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登临黄鹤楼,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p><p class="ql-block">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黄鹤楼的文化内涵,也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心灵上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4月20号</p><p class="ql-block">梦儿带队庐山行,</p><p class="ql-block">陆地大仓老顽童,</p><p class="ql-block">穿越雁门跨三晋,</p><p class="ql-block">千八里路南阳奔。</p><p class="ql-block">中原大地荆楚进,</p><p class="ql-block">阡陌绿野麦穗新,</p><p class="ql-block">江城重镇有客来,</p><p class="ql-block">黄鹤楼上雁同人。</p><p class="ql-block">我们一群36人,来自于各行业,有教育行业各阶层的领导与教师,有各行业的领导们,都很是有素质的人。在大家欢声笑语中经过两天,近1300多公里拔涉,与4月21号下午,到达了黄鹤楼公园景区。</p><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黄鹤楼公园雄伟壮观的大门楼,两层仿古建筑耸立在哪高高的台阶上,夸张的飞檐翘角与楼脊上,都有巨龙卧着,仿佛像守护神一样在守护着这座美丽的公园,黛色的瓦顶、深紫色的门窗呈现出古色古香,二层楼眉上一块黑色的牌匾挂在正中,“黄鹤楼公园”五个金色大字非常引人注目。汉白玉栏杆下面的石壁上,刻着的碑文《黄鹤楼记》,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历史背景与建造过程。</p><p class="ql-block">黄鹤楼记</p><p class="ql-block">昔施州都亭驿有黄鹤楼,江夏太守辛氏者,以渔钓为事。一旦,有羽衣遨游者诣辛氏,辛氏待之甚厚。羽衣感其意,为辛氏画地作画,既讫,辛氏视之,乃一鹤也。乃以帛缚之,置高树间。俄顷,有双鹤自云中下,与画者翱翔。俄而鹤舞于南楼,引吭长鸣,声闻于天。辛氏见之,大喜。因举酒劝客,俄而市人闻之,竞来观鹤。观鹤者填咽里巷,于是名扬于楚。楚王闻之,遣使召辛氏至。问其异,辛氏具以实对。楚王嘉之,因命镌之于石,立于厅事之壁。</p> <p class="ql-block">走进黄鹤楼公园,向前不远拐弯处右边,有一个岳飞亭与岳飞雕塑,还有一座岳家军大败金兀术的大型浮雕。岳飞身着戎装,扶鞍勒马,目光如炬直视前方,神态忧愤而不忍北望破碎山河,战马作奋蹄嘶啸状,展现出驰骋沙场的英勇气势。所有这些,都仿佛在向人们讲诉着那段悲壮的历史,也传承着民族英雄精神与世长存。</p> <p class="ql-block">岳飞遗像亭</p> <p class="ql-block">然后穿越了“功业千秋”“竹露滴青”等五道牌楼,就看到了白云阁。</p> <p class="ql-block">白云阁为展厅,展示着历代黄鹤楼图纸,特别是一个红木巨大屏风,看上去非常精美,也很有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红木巨屏</p> <p class="ql-block">从白云阁出来,就看到了涌月台。</p><p class="ql-block">涌月台是明清时期与黄鹤楼紧密相连的一古建筑景观,其始建年代没有详细记载,但据传世诗文记载,其创建时间大致在16世纪前后的明代。</p><p class="ql-block">涌月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最初是在汉阳府城隍庙后凤栖山(今凤凰山)巨石上刻有“涌月”二字,后建涌月亭。明末,这些石刻被移至武昌蛇山黄鹤楼旁太白堂左侧。清康熙年间,在堂后“西爽”石刻下垒石为台,置“涌月”石刻于其上,并被称为“涌月台”。</p><p class="ql-block">涌月台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和修复。清康熙年间,在堂后“西爽”石刻下垒石为台,置“涌月”石刻于其上。清末,由于风雨剥蚀,“涌月”二字中的“涌”字中断,“月”字少残,下接一石,“台”字上部未见。1955年,涌月台因修建长江大桥被拆除,其石柱被迁至武昌首义公园内。</p><p class="ql-block">目前,涌月台是黄鹤楼公园内的一个重要景点,虽然最初的石刻已不复存在,但后人根据历史记载进行了复原和保护。涌月台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游客了解黄鹤楼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千年吉祥钟</p> <p class="ql-block">千年吉祥钟铭文,有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大概记载着吉祥钟的历史与建筑铸造等,以及吉祥钟的源远流长从古传承到如今。</p> <p class="ql-block">具有一百六十年历史的清朝黄鹤楼铜顶,不仅默默地守护着黄鹤楼,也见证着黄鹤楼从兴盛到毁坏,然后复兴的历史与时代更迭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东面</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南面</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西面</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前北侧揽虹亭</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前南侧瞰川亭</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西门进去南边的凝翠阁</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西门进去北边的云衢阁</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西门外的白塔</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西门</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前龟蛇鹤,“黄鹤归来”铜雕塑栩栩如生,仿佛穿越时空从那久远的年代刚刚归来,站在这里看着眼前这陌生的世界与熙熙攘攘的人群,领略着不同时代的繁荣盛景,好像有点不适应似的东张西望。</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一层黄鹤归来图,还有黄鹤楼记。</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记</p><p class="ql-block">唐·阎伯理</p><p class="ql-block">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籠蓯,上倚河汉, 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 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p><p class="ql-block">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 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日:“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p><p class="ql-block">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p> <p class="ql-block">登上黄鹤楼二层,可以近距离观赏13幅与黄鹤楼有关的历代人文陶瓷壁画,还有历代黄鹤楼的建筑模型,大概了解一下黄鹤楼的历史与文化。也可以俯瞰美丽的公园全景,绿色掩映中的白云阁,突显出来的黛色瓦顶与顶层的紫色楼阁,公园内红色的琉璃瓦顶与如蚁的游人相映成趣,也可以领略周围的城市景色。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你眼前,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三层360度俯瞰公园全景与武汉城市风景,还有长江美景,一览李白的送孟浩然诗,与众多吟唱黄鹤楼的优美诗句。</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上四层360度俯瞰美丽的风景,欣赏黄鹤楼图画。</p> <p class="ql-block">登上黄鹤楼上五层,纵观大型壁画《江天浩瀚》,该壁画共100平方米,气势磅礴引人入胜,描述了浩瀚长江万里纵横的历程、大浪淘沙的壮观景色,还有黄鹤楼从军事用途到民间故事1800多年来兴衰与坎坷的历史,让人们更深刻了解到黄鹤楼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不仅可以俯瞰龟蛇锁长江的壮丽与长江大桥的雄伟壮观,还可以360度纵览秀美迷人的春天色彩,与城市高楼大厦的人间烟火和谐相容,所有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叹为观止,让人神往而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我不禁赞叹,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从黄鹤楼出来,走下台阶一路向东,“西爽亭”似乎在向人们招手,向人们讲诉着它重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西爽亭位于黄鹤楼公园西区,靠近黄鹤楼东南约50米的通道旁,白云阁西南247米处。该亭始建于宋代,并在清代得到记载。1987年重建时,由于“西爽”石刻无法复原,便以清符秉忠联中的“爽气西来”句意命名此亭。亭子坐南朝北,长、宽各4米,高6.75米,呈十字型,12柱,八角重檐攒尖顶,顶尖呈葫芦形,仿青砖地面。亭中立有武汉市人民政府纪功碑,碑高2.16米,宽0.8米,碑文由朱劲书写。</p> <p class="ql-block">跨鹤亭</p> <p class="ql-block">看过“西爽亭”,路过“洞天别境”,从“跨鹤亭”脚下走过去,一路来到了“紫竹苑”。</p><p class="ql-block">紫竹苑连着“落梅轩”,漫步在这风景美丽如画轩苑里,一蔟蔟嫩绿色翠竹挺拔优雅,在微风吹过时婆娑摇曳,展示着美丽的腰姿;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桥横跨在碧绿的湖水上,留下了那倩丽的身影;湖水里粉嫩色荷花正在怒放,用她那妩媚动人的靓丽,点燃了碧绿的湖水;岸上粉壁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掩映在春姑娘的绿色下,与蓝天白云倒映在湖水里,显得分外妖娆。这如诗如画的景色,简直就是展现给你一幅幅绝妙的画卷。</p><p class="ql-block">漫步在湖水边观赏完美丽的风景,再去穿梭在碑廊里,欣赏着古人的书法石刻,有的如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仿佛每个字都活起来,充满着无限生机与活力;有的如大家闺秀,庄重而典雅,有的似切金断石钢劲有力,动人心魄……。一幅幅字篇都让你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静静地穿过月亮门、棱形门,慢慢走近一丛丛靓丽的鲜花,一股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让你陶醉其中,仔细观赏这春天的万紫千红,可以醉了你的眼睛;轻轻地靠近春姑娘的嫩黄色与翠绿色,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春天这个多姿多彩的季节,在黄鹤楼公园里让我迷了,也使你醉了。</p> <p class="ql-block">古韵清漪</p> <p class="ql-block">走进黄鹤楼,如同穿越在充满神奇的故事里,穿越过黄鹤飞去又归来的神秘传说,穿越过历朝历代的兴盛衰落,穿越过战火纷飞的毁坏,透过历史的烟云,又走到了现实里繁荣的世界与游客人群。看过了长江的壮丽与自然风光的旖旎,看过了黄鹤楼的雄伟壮观与美丽,让人深刻体会到国泰民安的重要与旅游的美好感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