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的3月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返乡时间。近几年的候鸟生活我们习惯了途中旅游,算起来这两年我们顺路去了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武汉、长沙、张家界、韶山、凤凰古城、芙蓉镇、桂林、阳朔……!这次我们打算去昆明、成都、西安、太原。确定了旅游目的地,我们计划是4月中旬从三亚飞昆明,然后从昆明乘火车去成都,从成都乘火车去西安,再从西安乘火车到太原,然后从太原飞哈尔滨结束这次返乡旅程。确定了旅游时间和路线,我便开始在网上预定机票、火车票和酒店,还要查看小红书中旅游城市的重点旅游景点。出去旅游就需要提前做好攻略!还要研究地理和历史!这样才能在身临其境时!在古往今来的时光中穿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5日我们乘飞机来到了春城和花城昆明!入住酒店后我们马不停蹄的开始游览!</p> <p class="ql-block">这是昆明孔庙。昆明孔庙,又称昆明文庙,是云南第一座孔庙,始建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由元代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主持修建。昆明孔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具体位置在人民中路,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昆明孔庙的建筑风格典型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特征,红墙、黄琉璃瓦、歇山顶等元素体现了其历史背景。孔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是供奉孔子及儒家圣贤的地方,象征着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尊崇。大成殿前的广场开阔,殿内雕梁画栋,匾额上的画作工艺精巧,带有吉祥寓意!</p> <p class="ql-block">孔庙视频</p> <p class="ql-block">昆明文庙,辛亥革命以后,文庙辟为昆明老百姓的大众乐园,设有大众茶馆、棋艺室、报刊阅览室、戏曲花灯室和灯光露天球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部门曾多次修葺,一度易名“大众游艺园”和“昆明市群众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昆明步行街(老街)。昆明老街光华街,东起正义路,西至五一路,全长435米,是昆明城中仅存的具有昆明古朴风貌的老街。可以吃到口味正宗的小锅米线,可以淘到光怪陆离的云南古玩,可以找到历经百年的药铺。光华街用他斑驳古朴的胸襟包容着昆明的古今!</p> <p class="ql-block">昆明老街的建筑群落中,最古老的有近900年历史,这些建筑承载着这座城市太多的记忆与故事,同时又承载了当代人太多的童年欢乐和当下的生活趣味。</p> <p class="ql-block">昆明老街</p> <p class="ql-block">昆明老街中的老宅</p> <p class="ql-block">昆明老街钱王街,将潮流与历史在此对撞,这里有老宅子中的星巴克,有英国专业的电音酒吧,还有很多手工艺人的精品商店,在这里街拍的美女帅哥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昆明著名的甜点鲜花饼!鲜花饼是以面粉、玫瑰,玉兰、菊花等为主要原料的中国传统小吃,以油酥面皮包裹烤制而成,具有酥脆爽口、花香浓郁等特点。晚清时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四月以玫瑰花为之者,谓之玫瑰饼。以藤萝花为之者,谓之藤萝饼。皆应时之食物也。”</p> <p class="ql-block">藏在昆明老街中的音乐家聂耳故居!</p> <p class="ql-block">昆明聂耳故居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甬道街73、74号。始建于光绪十年(1884),原系重檐店铺房。1986年7月,盘龙区人民政府将其命名为“聂耳故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聂耳故居进行了修复。2004年区划入五华区,2011年成立昆明聂耳故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聂耳亲笔书写的笔记</p> <p class="ql-block">1912年2月15日,聂耳出生在一个中医家庭。1916年,聂耳的父亲病逝,他由母亲抚养长大。1927年,聂耳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次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7月,聂耳毕业后前往上海。同年11月,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群众组织“反帝大同盟”。1931年4月,聂耳成为联华影业公司音乐歌舞学校的乐队练习生,期间他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大有进步。1932年1月,他开始尝试音乐创作。1933年初,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先后出任了中国电影文化协会的执行委员兼组织部秘书、联华公司一厂音乐股主任等职位。1934年,聂耳进入东方百代公司,并创作了《毕业歌》《大路歌》等歌曲。1935年,他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同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p> <p class="ql-block">聂耳父母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聂耳故居内的小小院落</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昆明西山风景区内的聂耳墓</p> <p class="ql-block">在老街品尝昆明美食,每人一碗米线,再来一簸箕各种小吃</p> <p class="ql-block">咪西一顿花了53元</p> <p class="ql-block">游览昆明翠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园是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城区的中心地带的景区,五华山西麓。占地面积0.21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0.06平方千米,水面约0.123平方千米,容积15.1万立方米,呈长675米、宽500米的椭圆形。翠湖公园南眺碧鸡,与云南省科学技术馆相依,北瞰蛇山,与云南大学相邻,西南与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相接。</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园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公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享有春城“绿宝石”美誉。元末称为“菜海子”,因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又称“九龙池”。明朝沐英在翠湖“种柳牧马”,清朝吴三桂将其更作新府“洪化府”。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云南巡护王继文在湖心岛中建“碧漪亭”,遂僻为风景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云贵总督阮元修筑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堤,名“阮堤”。民国八年(1919年),唐继尧修筑一条东西走向的长堤,名“唐堤”,两堤十字相交于湖心岛,将湖分为四片。翠湖公园由水月轩、海心亭、九龙池、观鱼楼、莲华禅院、西南岛、竹林岛等景点组成,以“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为景观特色。</p> <p class="ql-block">2002年9月25日,翠湖公园成为昆明市首家免费开放公园;2018年12月,翠湖公园被评为云南省精神文明单位;2020年,翠湖公园被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4月,翠湖公园获得昆明市第三批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4年8月,翠湖公园被授牌为“云南省科普基地”。</p> <p class="ql-block">翠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昆明老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老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老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老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老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昆明人民中路</p> <p class="ql-block">昆明解放纪念馆!站在云南解放纪念馆的展厅里,历史的硝烟仿佛从未散去。那些泛黄的照片、斑驳的文献,还有墙上陈列的革命文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关于信念、牺牲与重生的故事。这里不仅是一个纪念馆,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采取场景复原、实物资料和展板相结合的形式,从云南起义与昆明保卫战、滇南追歼战、解放大军入昆、昆明军管会、建立新政权、翠湖南路65号宅院等六个部分展现了云南解放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绥靖公署主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在昆明率部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动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昆明起义加速了西南解放战争之进展,昆明随之宣告解放。卢汉起义通电的电文,经过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的修改,其中朱德三次修改起义通电,最后的通电定稿于1949年12月24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修改电文</p><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9日晚10时,卢汉在昆明率部起义,同时向全国发出起义通电。</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已自行成立云南临时军政委员会并任主席的卢汉,就暂组临时军政委员会、派代表赴京等事,致电向毛泽东、朱德等作请示:“汉于十二月九日率滇省全体文武官员、全省民众起义,宣布云南全境解放,并暂组临时军政委员会,维持地方秩序,听候钧令处置。曾经电达,计邀钧鉴。兹特派龚自知、周体仁、林毓棠代表赴京晋谒请训,敬祈指示一切为祷。”</p> <p class="ql-block">云南省昆明市翠湖路65号的院落中,一栋灰白色的两层法式小楼静静的伫立着,为来往的人讲述着72年前云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伟大革命斗争史。</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签发给陈赓的任命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翠湖边的卢汉公馆!</p> <p class="ql-block">昆明卢氏公馆,原名卢汉公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翠湖南路社区翠湖南路4号。昆明卢氏公馆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昆明卢氏公馆由新公馆和老公馆两个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该楼房系两层,砖墙、木屋架,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陡坡硬山平瓦的屋顶,山尖侧面皆为正三角形;墙体立面及窗体十分讲究几何构图,东西侧为三面体立面凸窗。卢氏公馆老公馆主要建筑营建工艺采用法式建筑风格,结构上采用的是典型的法式别墅建筑形式。卢汉公馆老公馆、新公馆、水塔、围墙、树林及周围的空间格局完整地保留下来,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2003年,昆明卢氏公馆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昆明卢氏公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卢汉(1895年2月6日—1974年5月13日),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民国三年(1914年),卢汉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滇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任卢汉为六十军军长,率部参加台儿庄等著名战役,升任军团长,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日军投降后,率部赴越南受降。1945年10月,龙云被蒋介石解除军政大权后,任云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二、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常委。1974年5月13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卢汉在中华民国时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4年多,被称为最后一任云南王,后发动昆明起义,为云南解放、西南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卢汉宣布起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盟军最高统帅部1945年8月17日发布第一号命令,规定“除满洲外中国境内的所有日本部队,包括空军、海军、陆军和后勤部队,以及台湾和北纬16度线以北法属印度支那的全部日军,都由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受降。”划分的由中国受降的印度支那区域包括越南北方、老挝大部及泰国北部,而且在开罗会议上决定将越北由中国托管。这表明对中国反法西斯巨大贡献的承认,以及中国在战后世界的重要地位,因此全国上下极为振奋和重视。中国政府决定将驻云南的第一集团军扩编为第一方面军,辖滇军的第60军、93军,中央军的第52军、广东的第62军,及三个独立师,由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卢汉任第一方面军司令和受降主官,承担入越受降的历史重任。</p> <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9日,卢汉决定发动起义。为了制服李弥和余程万,他设下鸿门宴。当晚,卢汉以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张群的名义发出邀请函,邀请李弥和余程万在卢公馆召开军事会议。由于邀请函上加盖了张群的公章,李弥和余程万毫无防备地前往了卢公馆。结果,他们被卢汉扣押,起义随即爆发。</p><p class="ql-block">非常遗憾的是卢汉释放了时任国民党重庆“绥靖”公署的主任张群,否则可以用张群换取张学良!</p> <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一面稳定云南局势,一面与中国共产党联系,准备起义。12月9日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近云南的情况下,卢汉将在昆明的国民党军队、宪兵、特务首脑全部扣押,并率云南军政系统5万余人发表起义通电,宣告脱离国民党反动政府,接受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起义加速了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在大陆的灭亡。</p> <p class="ql-block">这是卢汉公馆内模拟当年扣押在昆明的军警宪特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陆军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并称四大讲武堂。1935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改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由龙云兼主任。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9月,第五分校奉令停办。</p> <p class="ql-block">晚清编练新军,计划在全国编三十六镇(师),其中第十九镇建于云南。新军编练亟需新型军官,清政府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作出统一的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云南于1899年设立陆军武备学堂,这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前身。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经向清廷奏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校址设在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万余平方米。1909年9月26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创立并开学,高尔登为首任总办(校长)。学堂开办之初,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三班。课程仿照日本士官学校加以调整而成,分为学科、术科两项。讲武堂聘用了一批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日本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任教。</p> <p class="ql-block">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一座极其标准的“走马转角”式的建筑,其东、南、北楼备两层均高10米左右,南楼上有一座阁台为检阅之用,面对着讲武堂操场;东楼为3层高16米,曾为校本部办公所用。4面楼房浑然连为一体,层高通透,错落有致,各长120米,周长480米,占地宽大,四面都有拱形门洞出入。东、西两楼看上去大致相同,两楼备宽11米,但由于东楼距离翠湖和附近的沼泽地带较近,为了防止水浸受潮,墙体全用大青石砌成,而西楼距离水域较远,就用土基而建;南楼和北楼各宽9.4米,墙体则是青砖夹层!</p> <p class="ql-block">这个铜像中的知名人物有蔡锷、李经義(李鸿章侄)、卢汉、唐继尧、李烈钧、龙云、崔庸健、杨杰等</p> <p class="ql-block">清代讲武堂中的将帅!朱德老总名列其中</p> <p class="ql-block">讲武堂颁发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讲武堂学员将帅名录!叶剑英元帅名列其中</p> <p class="ql-block">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民主革命家、爱国将领。他早年师从梁启超,参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在云南的统治,后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被孙中山誉为再造共和第一人。视频中的录音是蔡锷的原声!</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面视频蔡锷讲话的原文</p> <p class="ql-block">云南陆军讲武堂、讲武学校共办22期,包括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队、班,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云南讲武堂不仅培养了中国自己的军事人才,还为朝鲜、越南、韩国等国家的领导人培养了杰出将领。这种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使得云南讲武堂在国际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参观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旧址。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成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三校南迁至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存在了八年!</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旧址坐落在昆明师范大学院内!西南联大成立于1938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教育内迁,旨在保存中华文化教育命脉!</p> <p class="ql-block">昆明师范大学院内的闻一多塑像</p> <p class="ql-block">昆明师范大学校内闻一多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成立的历史背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南侵,平津危急。原在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的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于当年11月1日上课。继而上海、南京陷落,武汉震动,1938年1月20日,临大正式宣布迁云南。数百名师生徒步3000余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4月26日抵昆明,设理工学院于昆明,设文法学院于蒙自,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上课。同年冬,增设师范学院。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回昆明。直到1946年“五四”,联大结束,三校分别迁回平津,历时整整8年。</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博物馆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校园内,是纪念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期间在滇八年的办学历史而建的博物馆,隶属于云南师范大学,属于国家行业性博物馆1。</p><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博物馆展示了西南联大在抗战期间的办学历史和师生们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详细记录了联大师生的艰难与困苦、成就与辉煌。通过这些展品和资料,游客可以深刻感受到“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和爱国奋斗的光荣传统。</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传承和弘扬西南联大精神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教育初心使命,努力当好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者,为国家培育时代新人。</p> <p class="ql-block">李公朴生平简介</p> <p class="ql-block">闻一多生平简介</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师生留影</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中介绍西南联大的院系设置及导师</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旧址纪念馆中用图片记录了联大艰苦卓绝的八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我国原子弹的研发主要科研人员均来自西南联大</p> <p class="ql-block">我国核领域的大多杰出人才均来自西南联大。培养杰出人才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元勋、八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74位两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当年清华大学主要教职员工介绍</p> <p class="ql-block">介绍西南联大教学成果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当年南开大学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当年北京大学介绍</p> <p class="ql-block">介绍西南联大当年的艰苦生活!教育救国 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实践教育救国、读书报国,成为教育抗战、文化抗战的一面光辉旗帜。</p><p class="ql-block">1</p> <p class="ql-block">美国投放日本广岛与长期的两枚原子弹“小男孩、胖子”图片</p> <p class="ql-block">八年间,西南联大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学者,写出中国教育史上最绚烂的一页。在联大招收的8000余名学生中,已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3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6位两弹一星元勋屠守锷、郭永怀、陈芳允、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以及8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1983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被列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属文物。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为土坯墙,铁皮顶,东西向,长条形,长16米,宽5.8米,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艰苦办学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1939年10月4日,西南联大新校舍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西南联大博物馆馆区内至今仍保留着西南联大新校舍北区第19号教室。2006年5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当年的教学课堂</p> <p class="ql-block">视频还原西南联大当年校园环境。参观完西南联大的八年历史,让我想起“南渡北归”中的许多感人场景!</p> <p class="ql-block">又咪西了一顿米线</p> <p class="ql-block">感觉物价比家乡的便宜,而且味道也非常不错!</p> <p class="ql-block">游览昆明西山风景区!昆明西山景区(全称昆明西山森林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郊滇池湖畔,距市区约15公里,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等山峰组成,最高峰海拔2511米,总面积约889公顷。景区以森林植被、湖光山色和人文古迹著称,包含龙门石窟、聂耳墓、华亭寺等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站在西山上鸟瞰昆明市区及滇池!地理位置:景区东濒滇池,西迤长坡,绵延约35公里,形似“卧佛”或“睡美人”,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特色风光:登顶可俯瞰滇池全景,感受“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的宜人气候,沿途可见云海、松涛、山花等四季景观。</p> <p class="ql-block">西山景区上的石碑!其实滇池的面积现在已经缩小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清代匠人历时72年开凿的石雕工程,含浮雕、石刻和达天阁观景台,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西山景区许多景点要通过人工开凿的洞穴,这些洞穴最窄处只能一人通过!</p> <p class="ql-block">西山景区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西山上俯瞰滇池</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打车来到西山景区南门,这已经是接近山顶!然后我们是从山上向下走游览各景点,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从山下向上攀爬游览景点!所以省力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佛教与道教和睦共存</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西山景区后乘缆车跨过滇池</p> <p class="ql-block">乘缆车来到滇池景区!遗憾的是错过了景区人员投食喂养海鸥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滇池海鸥(红嘴鸥)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从西伯利亚迁徙至昆明,飞行距离达数千公里,穿越中亚地区。</p><p class="ql-block">生态意义:海鸥数量从1985年的9000只增长至近年4万只,反映昆明生态环境改善。</p><p class="ql-block">栖息习性</p><p class="ql-block">海鸥以滇池鱼类、昆虫及游客投喂的鸥粮为食,常见于海埂大坝、翠湖公园等地,飞翔姿态优美,常低空盘旋或俯冲争食。</p> <p class="ql-block">结束昆明的旅程两位古稀老人在滇池来个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流经昆明市区的盘龙江,盘龙江是滇池的主要水系!要我看来这条江也实在是小了点儿!</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昆明的游览,4月18日一早乘火车赴成都!这是我多年的夙愿!即将领略成昆铁路的美景!</p><p class="ql-block">要知后事如何,请看返乡旅程第二站《天府之国成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