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我们向吴桂贤大姐告别

记者 贡嘎尼玛

2025年4月25日凌晨5点分,共和国第一位女副总理吴桂贤同志因病在深圳逝世。噩耗传来,令无数与她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无不赶到震惊与惋惜。<br> 4月7日下午5:27分,吴桂贤大姐的女儿红红来微信,让选几张吴大姐的照片,让朋友李博稍微作了一些技术处理,就连同原片发了过去。<br> 记者爱人看到这种情况,就催促记者12日晚上前往咸阳国际机场,赶次日早上4时在第一时间领到登机牌,乘7:10分的川航3U4371次航班赶回深圳去看看吴大姐。此时的吴大姐这已在医院治疗,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说话也开始不清楚了,状态不是太好。没有想到12天后,她就闭上了疲惫的双眼,再也没有睁开。她,与我们就此永别了! 因为牵涉许许多多的情况,吴大姐的《讣告》27日才由她退休后建议组建的深圳市振兴陕西促进会组织发出。吴大姐生前所在的西北国棉一厂前党委书记陈光夷,副书记张凤英、王西京,赵梦桃小组原小组长王广玲接到消息於分别于29日和30日赶到深圳。<br><br><div> 赵梦桃小组原团小组长徐丽君和小组老组员为吴大姐送了花圈;远在上海的老组员夏心安当年专程赶到深圳看望吴大姐,并与吴大姐一家游公园拍照片,听到噩耗,也专门敬送了花圈。</div><div><br></div><div> 吴大姐在国棉一厂时最关切的文艺队老队员们,得知噩耗后,希望能够以全体队员的名义为其送上花圈和挽幛,但是,错过了时间,大家只好在群里推送留言与缅怀之情。<br><br></div><div> 按照中国习俗,吴大姐逝世后停灵七天,告别仪式安排在5月1日。当天刚好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也是上苍对工人出身的吴大姐最好的慰藉。</div> 2025年5月1日清晨,深圳市殡仪馆所在地的龙岗区上空薄雾蒙蒙,太阳挡在雾外,气候显得格外潮热。<br><br><div> 为了赶早,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的创会会长刘对现,早上7点就搭乘出租车来到龙岗区龙岗大道旁的深圳市殡仪馆。吴大姐生前所关爱的基建工程兵深圳老兵驿站(现今的红色驿站)的老朋友们都身着白衬衣、下着绿军裤,也都纷纷向殡仪馆集结。<br><br></div><div> 在大礼堂大厅里,“吴桂贤同志遗体告别仪式”横幅之下,吴大姐的大型彩色遗像安详依然,白色鲜花摆放的图案在绿植陪衬下显得格外青翠。一幅挽联“经纶报国披肝胆青史长铭金桂德,革新擎旗立潮头庶民永忆木兰风”分挂两侧,更显大厅宁静阔达。吴桂贤大姐身盖党旗,闭目长眠,神态自若,静卧鲜花从中。她的身后巨大的遗像下摆放着吴大姐爱人和儿女的三个花圈。<div><br></div></div> 大厅内外,220多个鲜白菊花制作的花圈和挽联,让来观看者目不暇接。<div><br></div><div> 大厅右侧,靠墙摆放着上下两层34个花圈,分别是亲属与世界吴氏宗亲总会以及香港、澳门、委内瑞拉、东莞等地的宗亲会的花圈;大厅左侧的上下两层34个花圈,分别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深圳市委老干局,中国兵器工业第205研究所,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陕西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陕西省贸促会,中国深圳对外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赵梦桃小组姐妹,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郭凤莲,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深圳市陕西咸阳商会,咸阳市原市长高存德,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主席,原一厂党委书记家族段培莫全体后代会,咸阳市总工会,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咸阳市人大常委会、咸阳市政协,全国先进知青代表董家耕等;大厅外两侧以及通往大厅大门的外面两侧全是绿叶白菊鲜花做成的花圈,按照上下两层摆放,使得大礼堂更加清新肃穆。</div> 告别仪式上,吴大姐爱人和孩子致辞后,先后对参加告别仪式的所有亲友同志深表感谢,并一再向大家鞠躬致谢。<br><br><div> 全体同志向吴大姐默哀3分钟后,依次缓缓慢步行进,分别向吴大姐敬献白菊,瞻仰遗容,向吴大姐爱人及家属握手告慰,节哀顺变。</div> 告别了吴大姐,记者与前老领导陈光夷、张凤英合影留念。<div><br></div><div> 张凤英还特意把带来的自己撰写的《有苦有甜》一书赠送给记者,以示纪念。</div> 记者是1968年12月由“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大专院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办公室”分配到西北国棉一厂参加工作的,一到厂就被军宣队和厂革委会选进厂文艺队,开始与吴大姐一起进行拥军慰问演出,接着又被军宣队授权接受摄影暗房和照相机,为全厂接待外宾拍照,并开始向报刊杂志投送新闻照片和新闻报道。记者先后在工会、宣传部工作,后调往厂武装部、咸阳预备役师通讯营营部担任新闻干事,吴桂贤大姐担任厂党委副书记时,记者是她主管部门的下属。 1998年,记者离厂正式受聘《企业信息报》担任记者和咸阳记者站站长,又先后在《西北信息报》《陕西广播电视报》《旅游》杂志《摄影沙龙报》《咸阳广播电视报》当记者,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担任首任宣传科长,在陕西服装艺术学院担任《广告与摄影》课老师。2011年11月担任中央电视台央视网交通频道陕西工作部副主任,2015年担任香港《丝路》杂志总编辑,2016年起担任丝路发现专刊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编辑至今,同时,从2004年起一直连续四届担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常务理事,并一直兼任西部工作站站长。此间,一直与吴大姐保持着联系。 与陈光夷书记交谈中,提及大姐那次回陕西上华山,让人记忆犹新。大家坐缆车上华山,本来到北峰观赏一下,再远眺山下即告结束。但吴大姐坚持要去登其它几个峰,在记者陪同下,大姐凭借在纺织厂练就的脚力功夫,居然一个不剩,把华山大小五个峰全跑了一遍。 记者无论在陕西还是在深圳期间,一直受到吴大姐关照,她也是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西部工作站和《丝路发现专刊》杂志的顾问,对于她的突然离世,不胜悲痛。 在此,记者向吴大姐深深鞠躬,祝愿她驾鹤西游,一路走好! <br><br><br><br><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