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起扁鹊纪念馆,西安市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哪里。馆址地处西安临潼区南陈村,占地35亩,馆内有扁鹊堂、扁鹊墓等七、八处馆藏景色,馆内陈列了大量经典中医学器械,如针灸铜人,近代的药碾器等,还有历代的中医药典籍,供社会各界人士免费参阅,全面反映了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和博大精深。其间,展出的有中国自原始社会至今的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药器、医药典籍和珍稀中药,最让观众大饱眼福的就是有“千年太岁”之称的肉灵芝,该馆是全国最大的中国医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是在扁鹊墓原址上建立的,意在纪念春秋时期伟大的医学家秦越人扁鹊,弘扬祖国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该馆的建立,是和原陕西省中医研究院米伯让先生的努力分不开的,神医殿里有专门的介绍。</p><p class="ql-block"> 扁鹊纪念馆前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 扁鹊纪念馆主要建筑以南北为轴、东西为辅,神医殿、扁鹊堂、杏林,由南至北,排列有序,东西配殿与主建筑精妙布局,相互衬托,浑然一体,构成了中医药的“中”字。在神医殿前,耸立着一尊扁鹊的铜像,高约2.7米,重约10吨,是由西安美术学院陈启南教授,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形象设计、雕塑的。扁鹊手持拐杖,腰悬药壶,长须飘然,一幅古代神医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神医殿陈列扁鹊行医故事挂图和扁鹊所著中医文献等,在这里,观众可以详细了解扁鹊的生平和医学成就。此外,还展出了砭石。砭石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是针的祖型,这是中医界的共识。神医扁鹊因善用砭石声名鹊起,因此,砭石也称为扁鹊石。</p> <p class="ql-block"> 砭石是一种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呈微晶结构的片岩,因其天然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素有“稀如钻石,贵比黄金”的说法。砭石含有人体所需的43种以上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和人体接触时可产生超声波脉冲和远红外热。这种超声波脉冲和远红外热会循经而行,导气行血,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调和阴阳,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微循环状态,排除体内垃圾和毒素,从而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这就是扁鹊用它来给人治病的原理所在。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p><p class="ql-block"> 神医殿后面就是扁鹊墓</p> <p class="ql-block"> 秦越人被称为扁鹊,是因为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p><p class="ql-block"> 在远古轩辕皇帝时期,山东海岱地区崇尚鸟图腾,他们把闻名天下的扁鹊神医,构想成鸽眼羽衣、普救苍生的吉祥鸟。</p><p class="ql-block"> 神医殿里的“吉祥鸟”图腾</p> <p class="ql-block"> 扁鹊(公元前407年—310年),真名秦越人,战国时医学家,战国初年齐国渤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承前启后、大有成就的著名医学家。扁鹊曾学医于长桑君,不仅精于内科,而且精通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等。相传,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本上,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医史馆里,和真人一样大小的针灸铜人。</p> <p class="ql-block"> 扁鹊每到一地,都注意了解当地的习俗和多发病、常见病情况,为百姓解除病痛。他到邯郸时,曾为许多妇女治病。到周国都城雒阳(今洛阳)时,就为老年人治病,到秦国咸阳,又为小儿治病。晚年时,在秦国为秦武王治病,受太医令李醯(读西)忌妒,被李醯派人杀害于临潼南陈塬上。两千多年来,扁鹊一直受到人们的怀念和敬仰。</p><p class="ql-block"> 扁鹊纪念馆道路两边,有些常见病的药方,这是肠炎、慢性肠炎、肠梗阻药方。</p> <p class="ql-block"> 扁鹊年轻时,师从长桑君学医,尽得其传,善于诊断,尤其精于望诊和脉诊。史载,其以望诊判断齐桓侯病征,由浅入深,并预言其预后不佳,齐桓侯因拒绝接受诊治,果然不起。又曾从脉象判断虢太子之“尸蹶证“为假死,并据此以针熨诸法而救活。</p><p class="ql-block">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药方</p> <p class="ql-block"> 扁鹊墓东边是“中国古代医史”馆,西边是“中国古代十大神医”馆,中间绿化带里有“中国古代十大神医”塑像及简介。他们是战国时期的扁鹊、东汉时期的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华佗、唐朝时期的孙思邈、东晋时期的葛洪、魏晋时的皇甫谧、北宋时期的钱乙、金元时期的朱震亨、明朝时期的李时珍、清代名医叶天士。</p><p class="ql-block"> 扁鹊纪念馆里的石龟驮石碑</p> <p class="ql-block"> 2003年3月29日,辽宁沈阳市农民赵伟在种树时,发现了一个神秘“肉团”,经测量这个神秘的“肉团”高20公分、直径55公分、周长170公分、重23公斤。</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古籍书中,有“肉芝”、“封”、“太岁”的名称出现和记载,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研究资料与科学依据。已有五千岁的《山海经•海外南经》将其称之为“视肉”;《山海经•图赞》将其视为“聚肉”;《太平广记》、《抱朴子》、《本草纲目》将其称为“肉芝”;《宣室志》将其称为“太岁”。</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十大神医展馆里,展出的“千年太岁”——肉灵芝。肉灵芝是一种活体粘菌,靠水生活,放在水中不会腐烂,也不会变质。</p> <p class="ql-block">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听闻东方有一药,食后能长生不老,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率将东行,到达山东的琅琊镇,命当地名医徐福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徐福众多人力、财力。徐福即远赴山东蓬莱,却寻仙药未果。徐福又造船舶,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瀛洲、方丈一带(今日本包新宫市、左贺市),名为寻找仙药,实则躲避秦始皇追杀。</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秦始皇当年命徐福寻找的长生不老仙药即“肉灵芝”是也。而其苦苦寻求的仙药,历经两千多年后的今日,却“出现”在被秦始皇祖上一辈帝王所杀害的神医扁鹊之地,这对当年祈求长生的他来说,实乃因果之报也。</p><p class="ql-block"> 扁鹊纪念馆景观</p> <p class="ql-block">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事迹中,影响最大的是庐山行医故事。据《神仙传》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重病治愈者,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得杏十余万株而成林。后人把医家们,称为杏林中人。</p><p class="ql-block"> 扁鹊纪念馆的杏林</p> <p class="ql-block"> 在扁鹊纪念馆参观人不多,看到有些游客拿着手机,在拍道路两边的石碑药方。</p><p class="ql-block"> 到扁鹊纪念馆,从西安坐地铁一号线到终点站纺织城下车后,再坐地铁九号线到东三岔下车C出口出站,到马路对面坐临潼——铁炉的公交车,车费四元(节假日五元)到南陈村下车。因车上没有报站名的设施,上车后,告诉司机或售票员到扁鹊纪念馆,司机会把车停在纪念馆门口。参观扁鹊纪念馆免费,但要刷身份证。纪念馆里没有售卖吃、喝的店铺,去时记着带上些,可以和华清池一起来个一日游。</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