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p><p class="ql-block">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p><p class="ql-block">人人能背的这幅对联,却不知其背景,洋火文化曹老师推荐的《风声. 雨声. 读书声》,作者朱学勤,当代学者,自由主义者,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文字中有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针见血,有面对现实,坚持追问的决不放弃的问题意识,“迟到的理解”写到大学文家顾准遗篇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编辑者陈敏之先生(顾准六弟)介绍先生蒙冤受难、妻离子散、直到晚年,临终都不能见到自己深爱的母亲和子女,直到先生离世十年后子女才真正理解父亲“英雄肝胆、儿女心肠”,读得满眼泪水,叹息啊!</p><p class="ql-block"> 我家先生大孃孃,也是我爸的表姐,在世时经常跟我唠叨,大姑夫是人民教师性格硬直,敢说真话,四清运动被划成右派,当时学校让身为小学教师的大孃孃跟右派划清界线,不然就劝退回家,大孃孃回家跟大姑夫商量,大姑夫一拍桌子:“回来,盐没得吃么吃淡!”</p><p class="ql-block">一身正气!</p><p class="ql-block"> 爱因斯坦悼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