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摩洛哥游记(1):

刚哥

<p class="ql-block">文案\刚哥</p><p class="ql-block">摄影\刚哥、科弟、小仲(拍摄于2024.10.4 ~6.)</p><p class="ql-block">配乐\刚哥</p> <p class="ql-block">  在英国🇬🇧游历期间,经来自于北京的王姐竭力推荐,于是乎,我、科弟及来自于西安驴友仲女士又邀约起,踏上了从伦敦直飞摩洛哥的7日游旅程:据王姐介绍:赴摩有三大好处:一是中国护照实行落地签,很友好;二是摩国有着独特的北非人文景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是伦敦距摩洛哥只需飞行近4小时,跨过地中海即达,相比较,比从国内去更正便,更省时间,也许还省些银两云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其实,真正使得这次启程的缘由,源自40多年前的学生时代,当时读了三毛写的那本炙人口的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影响久远,又记忆犹新。书中著者用轻松浪漫的笔触,对撒哈拉沙漠的人文风光、以及她与荷西那段刻骨铭心的罗曼蒂克的故事,挥之不去,难以忘怀,不由唤起对逝去青春的记忆与情愫。</span></p> <p class="ql-block">  10月4日下午,剩英航空客班机抵达摩洛哥🇲🇦马拉卡什,办好入关已是下午8点多,天色已是黄昏时。库图比亚清真寺刚作完祈祷,它是马拉喀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该城的中心和至高点。据说建于公元11世纪,以纪念击败西班牙人的战争胜利而建。清真寺的尖塔高67米,外表富丽堂皇,是北非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同其他清真寺相比,该清真寺的独到之处在于,当年修建尖塔时,在粘合石块的泥浆中拌入了大量香料,使清真寺至今仍散发出淡淡的芳香味,因而又有“香塔”之称。</p> <p class="ql-block">  次日的观光从进入马尔花园开始,园内随处可见棕榈树、仙人掌和其他热带植物。花园内部的绿色生机盎然,与沙土风情的黄色和马吉尔蓝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片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花园的原主人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马约尔。1924年,他几乎穷尽一生的时间来打造这座精美的私密花园。1980年,法国时尚大师伊夫·圣·罗兰在马拉喀什旅行时无意间看到了这座世外花园,从此便醉心于此,并获得“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也成了他灵魂最后的归属。</p> <p class="ql-block">  巴西亚皇宫隐藏在马拉喀什老城区的小街道里,外表平淡无奇,内有中庭、喷泉、花园和房间,装饰华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民族风格。</p> <p class="ql-block">  巴西亚皇宫建于19世纪,由当时最好的工匠耗时14年建成,是摩洛哥少数对外开放并且保存完好的王宫之一。整座宫殿透着浓郁的阿拉伯风情,不仅展示了王公贵族的奢侈和华贵,同时也集中展现了摩洛哥古代的建筑水平和艺术水准。宫殿内部雕花木材和华丽的天花板,精雕细琢穹顶、纷繁复杂的彩绘玻璃、细腻精巧的马赛克贴画、完美的石膏雕饰,每一处细节都值得细细欣赏。</p> <p class="ql-block">刚</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阿特拉斯山(英文名:Atlas Mountains),向着影城进发。阿特拉斯系非洲西北部山脉,名称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神阿特拉斯,山脉全长超过2000千米,起自西南的摩洛哥海港阿加迪尔,至东北部的突尼斯首都突尼斯。我们的行程是沿着山脉,探寻古老非洲历史的脉络。</p> 作坊制作香料产品的妇女。 <p class="ql-block">  骑着小毛驴的阿凡提大叔,见我在拍摄,向我们招手致意。</p> <p class="ql-block">  阿伊特本哈杜村。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阿伊特本哈杜村,小河从村边流过。</p><p class="ql-block"> 该村建于公元8世纪,由6座被成为"卡斯巴斯"的建筑群组成。"卡斯巴斯"是这一地区十分流行的一种奇特的建筑形式。</p><p class="ql-block"> 阿伊特本哈杜村建有护墙,护墙内的房屋都是泥砖筑成。村子建于山坡上,山顶上建筑有全村的粮仓,建造得十分坚固。有外敌人侵时,全村人可以退守到这里进行防御。</p> <p class="ql-block">  瓦尔扎扎特地区是一个著名的电影拍摄地,拥有摩洛哥最大的摄影棚,吸引了许多国际公司在此工作。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角斗士》,电视剧《权力的游戏》等影视剧的部分场景也在此取景。</p> 瓦尔扎扎特城堡 <p class="ql-block">  下午到达住地酒店。这儿设施很好,建筑具有异域风情,且光影很好,于是乎到周边逛逛,用镜头记录下所见所闻。</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3日 整理于成都寒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