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碌炮台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光绪五年竣工(即1874-1879年),历时五年,耗资八万银元,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旧汕头的东南角,为环圆形城堡建筑。 炮台分上下两层,各设18个炮位和若干枪眼,底层的炮巷4.1米,长约300米深邃迂回。炮台内有一道27极波纹型石阶,设计巧妙实用,便于炮械循级推上台面。<br> 炮台上面有72个通风报话塔,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型鼎立。它是炮塔上下传达信息及供底层的通风采光之用。炮台东北面有一月牙型点将台,用于指挥及观看兵丁操练,在点将台的西北角有一条螺旋石台阶通往炮巷。台阶较隐蔽,便于作战时疏散及向台面运送弹药。 炮台广场东北角有一口淡水井,是当时清兵生活饮用水。虽然水井离海边只有数十米,但水质却很甘甜清纯。 炮台总面积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积10568平方米,有一条宽23米、水深3米的护台河环绕炮台一周。炮台内广场直径85米,全台直径116米,外墙高6米,内墙高5.15米。 崎碌炮台主要以贝灰砂、煮烂糯米饭及红糖浆调廿夯筑而成。大门、炮巷均采用规格花岗石块砌筑,因而俗称"石炮台"。 石炮台坚固严密,炮台里的火炮最大的一座为五千斛前膛洋炮,射程可达十五、六华里,对入侵者有一定威慑作用。 崎碌炮台与隔岸苏安山上的炮台现呼应,扼住汕头海湾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 华为手机摄影(华为Mate50pro)<div> 本篇文字资料摘编于网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