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州

园丁

<p class="ql-block">这次自驾游的最后一站(2025.4.27~28)就是有“月亮城‌”美称的扬州。</p><p class="ql-block">这个美称得名于唐代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因月色皎洁、夜景诗意而获此美誉,现代仍以明月湖、二十四桥等景点延续这一浪漫意象。其实扬州也不知来过多少次了,将这里作为最后一站的原因想去东关街的个园和品尝早茶,再说离家不远(不到200公里)</p> <p class="ql-block">扬州,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城市,总能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它的独特韵味。走在古街上,江南水乡的美景、美食与现代气息相交融。就像这幅渐变色的背景色仿佛诉说着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一座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矗立于街道旁,其独特的飞檐翘角设计与周围的现代高楼形成鲜明对比。建筑物周围绿植环绕,增添了生机活力。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扬州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存。她就是闻名的文昌阁。</p><p class="ql-block"> 文昌阁高约24.25米14,三层三重檐,圆顶,上盖筒瓦,上置葫芦顶。阁身为八角三级砖木结构建筑,底层四面辟有拱门,与街道相通。明弘治九年(1496年)在河上建文津桥直达府学,万历十三年(1585年)于文津桥上增建文昌阁,祀文昌帝君,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阁遭火焚,次年重建,清代重修。至今是扬州府学建筑群仅存文昌阁。</p><p class="ql-block">扬州文昌阁作为明代古建筑,其寓意与象征主要围绕儒家文化、科举功名及城市文脉展开。</p><p class="ql-block">但扬州文昌阁的象征意义随时代变迁,从最初的宗教祭祀、科举功能,逐步转化为城市文化地标,但其“崇文尚学”的核心寓意始终未变。</p> <p class="ql-block">就在文昌阁旁边就是扬州著名的早茶怡园餐厅,的外观传统典雅,门口悬挂着一块黑色牌匾,上面写着金色大字“怡园”。怡园饭店(四望亭店)秉持“传承淮扬经典、致力健康饮食”理念,在淮扬菜传承、餐饮服务及酒店管理领域持续深耕。门内可以看到一些顾客正在用餐或等待服务。</p> <p class="ql-block">一道装满各种食材的大煮干丝汤摆在桌上,虾仁、木耳等配料在黄色汤汁中显得格外诱人。这样的美食,让人感受到扬州饮食文化的丰富与多样。</p> <p class="ql-block">还有必点的烫干丝等</p> <p class="ql-block">三丁包和五丁包</p><p class="ql-block">三丁包和五丁包作为扬州传统名点,更是深受食客们的喜爱。这两者虽同属包子系列,但在馅料、口感及制作工艺上却各有千秋。</p><p class="ql-block">三丁包以猪肉丁(最好是猪前腿肉)、鸡肉丁(常用鸡胸肉)和鲜笋丁为主要馅料。</p><p class="ql-block">五丁包在三丁包的基础上增加了海参丁和虾仁丁,因此得名“五丁”。</p><p class="ql-block">三丁包:由于馅料相对简单,更注重食材本身的味道,因此口感更加质朴、纯粹,适合喜欢原汁原味的朋友品尝。</p><p class="ql-block">五丁包:由于加入了海鲜元素,整体口感更加鲜美、丰富,海鲜的鲜甜与肉类的醇厚相互映衬,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东关街,这条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道,承载着扬州的过去与现在。石碑上的文字记录着它的荣誉,红色灯笼的装饰更添几分喜庆。行走在这条街上,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座城市,总会遇到一些有趣的瞬间。在一处圆形窗洞前,停下脚步,举起手中的手机或相机,记录下这一刻的美好。仿佛与这古老的建筑融为一体,成为扬州风景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小巷深处,墙上的红色灯笼随风轻轻摇曳,小巷尽头的绿色植物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扬州的每一处细节。</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痕迹在东关街随处可见。一扇古老建筑的入口处,悬挂着红色牌匾,上面写着“文保重地 严禁烟火”。石碑上刻着的文字,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故事,提醒着每一个路过的人,这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间古色古香的屋子,木质家具与屏风相得益彰。墙上的红色牌匾“清美堂”显得格外醒目,旁边摆放着精美的瓷器和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扬州的美食文化同样令人难以忘怀。“扬州三把刀”店铺的招牌醒目地挂在门楣上,店内陈列着各种小物件与工具。门口摆放的商品展示架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挑选,热闹的景象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谢家老鹅坊的店铺门口,食物展示柜里摆放着“纯手工狮子头”。一名顾客正在店内挑选商品,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扬州美食的魅力,也让人对这座城市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东关街上的建筑古色古香,街道两旁分布着多家商铺。行人悠闲漫步其间,有的撑伞遮阳避暑,显得十分惬意。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扬州生活的悠闲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穿过古镇,两岸绿树成荫,石桥横跨其上。远处可见传统建筑点缀其间,这样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标志牌上刻着“中国大运河”字样背景图案展示了大运河的地图轮廓。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扬州作为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的独特魅力与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边上住宅就是东关街上著名的私人住宅“个园”。原址为明代“寿芝园”,到清代康乾年间归两淮盐商马氏兄弟所有,即“街南书屋”,嘉庆年间被盐商黄至筠购入,并扩展为前宅后院式住宅园林。个园之所以叫“个园”,是因为园主人黄至筠生性爱竹,园中植有万竿绿竹,且竹叶形似“个”字,半个“竹”字便是“个”,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个园”现在是东关街上一个网红打卡点。门票🎫48元/人。其实也是扬州的一个私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一座传统的中式建筑旁,假山景观与池塘相映成趣。游客们正在欣赏美景或拍照留念,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扬州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一幅充满古典韵味的画面展现在眼前,画面中央有一座精致的小亭子,周围环绕着假山石堆砌而成的景观。池塘清澈见底,金鱼悠然游弋其中。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扬州园林文化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一个宁静的池塘边,周围环绕着奇石怪岩与古树,水面上漂浮着荷叶和游鱼,远处有一座小亭子点缀其间。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受到扬州园林文化的诗意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受到扬州园林文化的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一处独特的天然岩石结构,其表面布满了自然形成的洞穴与孔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扬州个园的鱼骨石已悄然苏醒。这座高逾三米、孔窍通透的太湖石,被《扬州画舫录》称为“窍穴连环,望之若鱼骨空悬”。三百年间,它以残缺之姿静立于此,却承载着苏东坡的赏石哲思、盐商的雅俗之辩、文人的物我之叹。地质学家说它是太湖浪涛千年雕琢的杰作,而文人更愿相信这是天地以水为刀、以风为笔写就的狂草。</p><p class="ql-block">“石文而丑,一丑字而石之千态万状备也。”苏东坡在《怪石供》中的论断,竟被鱼骨石以形证道——若虚掩其下两孔,石体赫然呈现“丑”字轮廓。这看似悖谬的形态,恰是中国美学“大巧若拙”的绝佳注解。</p> <p class="ql-block">一块形状奇特的大石头,表面粗糙,纹理复杂。这样的景观,让人感受到扬州自然景观的多样与丰富。</p> <p class="ql-block">一座装饰精美的牌坊位于一条古色古香街道入口处,上面悬挂着灯笼,并写着“这里有局 你有故事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