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上三晋大地,风里都飘着历史的墨香。从古城墙的斑驳到古刹的钟声,山西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千年故事,这场旅程,会让我受益无穷的”</p> <p class="ql-block">第一顿晚餐在太原山西会馆,餐间有歌舞表演和拉面表演,其中拉面小哥的拉面技艺让我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集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于一体,拥有众多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晋祠的古建筑在娇艳的红色桃花映衬下,古朴与柔美交融,宛如一幅穿越千年的诗意画卷。</p> <p class="ql-block">晋祠回来的路上,道路两边都是成片的梨花,下车快速来几张</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城西凤凰山巅,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创建于明崇祯二年,原名千佛庵,后因重门额题“道入西天”,且为区别于城南的“大西天”而更名。</p> <p class="ql-block">山西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p> <p class="ql-block">黄河奔流至壶口,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在不足500米距离内,河宽从300米压缩成20-30米,河水从20多米陡崖以每秒1000立方米水量落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景观。</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商业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整体建筑依山就势,顺坡而建,高低错落有致,采用了黄土高原特有的窑洞式建筑与晋中平川一带的青砖瓦梁柱式木结构建筑相结合的方式。院落内房屋有单层窑洞外罩柱廊和二层窑楼两种结构形式,门窗为拱券状,窗棂窗格多样。同时,大院的木雕、砖雕、石雕“三雕”艺术精湛,题材丰富。</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的明清街,又称南大街,是古城的精华所在。街道两侧店铺皆为明清风格建筑,高屋连脊,飞檐斗拱,青砖灰瓦尽显古朴韵味,古市楼贯穿南北,为三重檐木构架楼阁,黄绿琉璃瓦顶,庄重而典雅。平遥古城明清街夜景璀璨,古建在灯火中更显韵味。</p><p class="ql-block">街道两侧明清商铺被灯笼、灯带勾勒轮廓,青砖灰瓦泛着暖光,飞檐斗拱在夜空下层次分明。古市楼亮起点点灯火,三重檐琉璃瓦顶流光溢彩,宛如穿越百年的繁华重现。酒吧、茶馆透出柔和光晕,与街边非遗手作店的暖黄灯光交织,映照着熙攘的人群,古老街巷在夜色中焕发勃勃生机,尽显晋商故里的典雅与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在平遥古城民宿的院子里留个温馨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国票局博物馆位于平遥县西大街日昇昌票号旧址,于1995年10月18日建馆开放,馆内展示了大量与票号相关的文物和资料,生动再现了古代票号的运作模式,是了解中国古代金融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的钱庄博物馆即协同庆钱庄博物馆,位于南大街45号,在原协同庆票号旧址基础上于2000年10月修复整理而成。馆内有30个展室,通过大量史料和现代手段展示了钱庄文化和协同庆的兴衰历史,其七进院落布局独特,地下金库尤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雨后的街道很清新</p> <p class="ql-block">平遥县衙位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占地2.66万平方米。县衙建筑群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中轴线上有大门、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和大仙楼等建筑,是我国现存极少的、完整的古县衙之一,有“平遥县衙,古衙之最”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重筑扩建,现存多为明清建筑。城墙周长约6.4公里,高约12米,平均宽5米,墙身内填土夯实,外砌青砖,顶部铺砖排水。</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原名“中都寺”,推测始建于北魏年间至北齐武平年间,北宋时因“双林入灭”典故改名“双林寺”,明清时修缮颇多,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产物。</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乔家基业创始人乔贵发发家后开始修建,后经乔全美、乔致庸等几代人在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扩建,修建时间跨越两个多世纪。总占地面积2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由“四堂一园”,即18座大院、41个小院、731间房屋组成。其中,在中堂是核心部分,呈双喜字型布局,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宅相连,是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是世界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部分,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古称北陵,夏商周称西隃关,春秋称句注塞,魏晋分成西陉关、东陉关,唐时始称雁门关,明洪武七年复建东陉关关城于今址。</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即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老城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为7400多吨。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共九层。各明层外柱均立在下层外柱的梁架上,并向塔心收进半柱径,使塔的外观轮廓构成一条优美的逐层收分的曲线。</p> <p class="ql-block">在大同369饭店吃到当地特色的美味佳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大同古街古城华灯初上,灯光勾勒出古建筑的轮廓,使其古韵尽显,与星空交相辉映,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东西绵延约1公里,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与“印度阿旃陀石窟”和“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列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其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历经150多年,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佛龛约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景区两边有成片的桃树,必须留影</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唐、金、元、明、清历代屡有修建,现存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的。是木质框架式结构,以半插横梁为基地,借助岩石作为暗托,运用力学原理使建筑稳定,远看仿佛半悬在悬崖上。寺庙矗立在悬崖壁的半腰位置,嵌入岩层断裂所形成的凹陷之中,沿着山峰的南北走向逐渐升高,完美地呈现了道家修炼境界逐渐提升的神圣过程。</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地质历史悠久,绝对年龄超过25亿岁,地层齐全、岩性典型、露头连续、构造特殊,展示出中国大陆基底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组成,被誉为“中国地质博物馆”。境内保存着北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寺庙建筑68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如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等。</p> <p class="ql-block">山西的美,藏在砖雕木刻里,落在山川古刹间。挥手作别后留下这篇美片,能让自己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厚重与温柔,期待下一次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