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非洲一一记摩洛哥、突尼斯之旅(一)

刘明仪

<p class="ql-block">今年4月14日至26日,我们参加携程阳光俊园门店组织的摩洛哥、突尼斯13天旅游团,完成了因新冠疫情影响推迟了5年的北非“双子星”之旅。</p><p class="ql-block">我们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发,第一站2个多小时飞到上海,转乘上海飞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的航班,13小时后经停法国马赛,再飞2个多小时到达卡萨布兰卡。3段航程合计近15000公里,飞行时间超过18小时,加上3次候机时间,总耗时超过26个小时,让人深感路途遥远,身体疲惫。其间,又在马赛被“折腾”了2小时,更让人心烦体累。本来在马赛只是经停,我们还打算洗洗漱漱,好好休整一下。没想到只在机场航站楼停留还要安检,而且安检场地窄小,设备只有1台,工作效率极低。2小时的经停时间就在拥挤嘈杂的环境里、排队等待安检和安检的过程中消耗殆尽。真想不到法国会做这种无聊又伤人的“无用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卡萨布兰卡机场对中国旅游团免除安检程序,友好姿态一展无遗。</p> <p class="ql-block">一、摩洛哥、突尼斯之旅总体感觉</p><p class="ql-block">1、这是一次颠覆认知的旅行</p><p class="ql-block">说起非洲,脑海里出现的一定是黑人、贫穷、落后等词语。没想到这两个国家是“别样非洲”,只有白人、黄种人,没有黑人;我们所到之处,有沙漠、戈壁,也有平原、森林;城市里既有老街古巷,也有现代建筑,还实现了全民公立教育、医疗免费,国家发放养老金。旅行途中,我们常常忘了自已身处非洲。</p><p class="ql-block">2、这是一次吃、住、行、游都堪称完美的旅行</p><p class="ql-block">我们多次国外国内旅游,这次摩洛哥、突尼斯之旅遇到了4个第一次:第一次旅行社配发当地手机数据卡;第一次20人的团队配50座的大巴;第一次水果吃不完;第一次矿泉水喝不完。除了个别酒店床上用品没做到一客一换外,吃、住、行都无可挑剔。游的方面,13天行程揽括了这两个国家必打卡的景区景点,其中有摩洛哥的4大古皇城,两国的10大世界遗产,收获颇丰。还幸运地看到沙漠海市蜃楼、地中海日出和大西洋日落,深感难得,此行完美。</p><p class="ql-block">3、这是一次团队和谐,旅友团结互助的快乐旅行</p><p class="ql-block">此行也非常幸运地遇上了一位好领队,三位好地导,他们认真负责,和蔼可亲。发生有人走失、有人生病、有人提要求等问题,领队徐佳都会尽心尽力地圆满解决。三位地导都经验丰富,知识过硬,时间安排恰当,讲解深入细致。大家对他们都非常满意。团友们互相关心、爱护、谦让,没有发生任何纠纷。特别在必留影的景点,我们的美女领队小徐和团队里的几位摄影高手就会主动为大家拍照,大家也不争不抢,轮流上去展现自已的美姿,众人还时不时指导、点评,欢声笑语不断。既照顾了每一个人,照得尽兴,又节约了时间。领队、地导都感叹这个团队好带,旅友们都觉得此行非常愉快。</p> <p class="ql-block">二、摩洛哥简况和行程纪要</p><p class="ql-block">摩洛哥全称摩洛哥王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国家,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国王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元首、军队统帅。</p><p class="ql-block">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端,东接阿尔及利亚,南部为撒哈拉沙漠,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人口3780万。</p><p class="ql-block">考古发现,距今4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摩洛哥活动。摩洛哥的土著居民是白色人种的柏柏尔人,他们以部落形式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约公元前3世纪,毛里塔利亚王国统治了摩洛哥。公元40年,罗马帝国吞并了毛里塔利亚,摩洛哥也随之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份。公元429年,汪达尔人横渡直布罗陀海峡征服非洲,占据了摩洛哥部份地区,其他地区仍由柏柏尔人部落控制。公元7世纪起,大批阿拉伯人进入摩洛哥,并于8世纪建立了第一个阿拉伯王国。1660年,世袭的阿拉维王朝建立并延续至今,现任的穆罕默德六世国王已是该王朝的第27任君主。从15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先后入侵摩洛哥。1904年,西班牙和法国瓜分了摩洛哥,法国占据了大部份摩洛哥土地。上世纪50年代,世界各地被殖民的国家要求独立的斗争风起云涌。1951年,时任阿拉维王朝君主的穆罕默德五世也提出了独立的要求,被法国殖民者废黜并放逐国外,激起摩洛哥人民的激烈反对,有的地方还发起了武装斗争。法国殖民者被迫恢复了他的君主地位。1955年穆罕默德五世回国,组建了新政府与法国谈判,1956年摩洛哥宣布独立,改王朝为王国,穆罕默德五世就任独立后的第一任国王。在他领导下,西班牙占领的地区也回归了摩洛哥。从此摩洛哥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穆罕默德五世被尊称为“现代摩洛哥之父”。</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行程图。</p><p class="ql-block">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卡萨布兰卡下飞机后没有停留,乘大巴直奔马拉喀什,</span>按此行程图在摩洛哥走了一个环线。</p><p class="ql-block">下面按行程记录我们游览的城市和印象深刻的风光、风情、风味。</p> <p class="ql-block">一坐上大巴,就看到车前窗玻璃上贴着的中文标示,非常亲切,看来中国团队来得不少。</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摩洛哥有高速公路,而且车辆穿流不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摩洛哥的经济活力。</p> <p class="ql-block">道路两边是广阔的戈壁滩。</p> <p class="ql-block">这是摩洛哥人改造、开发沙漠、戈壁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1、马拉喀什</p><p class="ql-block">经过近3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此行游览的第一个城市一一摩洛哥著名的旅游城市马拉喀什。马拉喀什老城是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是柏柏尔语,意思是“上帝的故乡”,位于摩洛哥西南,素有“南方明珠”之称。</p><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始建于公元1070年,曾是阿尔穆拉比特王朝的首都,是摩洛哥的4大皇城之一,因建筑色彩多为红色,称红色皇城。马拉喀什还因历史上的“七圣徒”而闻名于世,是北非穆斯林的朝圣之地,素有“朝圣到不了麦加,就到马拉喀什”之说。</p> <p class="ql-block">建于11世纪的库图比亚清真寺的宣礼塔是马拉喀什的地标式建筑,不但高大挺拔,而且雕梁画栋,非常精美。这个宣礼塔的建筑材料中混合了大量的香料,又称“香塔”。据说历经千年,仍散发着香气。因为我们不是穆斯林,进不了清真寺,无法靠近塔身,闻不到香气,只能在外面看看。</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的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乘马车游览古城是马拉喀市旅游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乘马车转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马车上拍摄的马拉喀什古城风光清新漂亮。</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历史上是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贸易路线的起点,曾经商贾云集,形成了摩洛哥最大的柏柏尔人露天市场,也曾经是整个非洲最繁忙的市场。宽阔的市场人潮如流,从日出到深夜,热闹非凡,得了“不眠广场”的美誉。游览“不眠广场”是马拉喀什旅游的重头戏。</p> <p class="ql-block">不眠广场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有印度的舞蛇人、耍猴人;有穿着民族服装的柏柏尔人,观看和拍照都要付费。我们花1美元和一位柏柏尔人合了影。</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买卖商品的摊位众多,品种丰富多彩,摊主各色人种都有,仍保留着当年四方来客,商贾云集的景像。</p> <p class="ql-block">在马拉喀市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2个景点:马约尔花园和巴希亚宫。</p><p class="ql-block">一一马约尔花园</p><p class="ql-block">马约尔花园是马拉喀什的著名景点,建造于1924年,是由法国著名画家雅克.马约尔花费40年功夫倾其所有打造的。在他去世后多年无人打理几乎荒废。1980年,法国著名奢侈品牌“圣罗兰”的创立者、被誉为现代国际时尚大师的伊夫.圣罗兰发现并购买下来,进行了精心维修改建,成为自已和同性<span style="font-size:18px;">密友皮埃尔.博格的私家花园。</span>马约尔花园由此重获新生,并随着圣罗兰的名气和故事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走进马约尔花园,似乎走进了一个浓缩版的热带植物园。园内植物高大茂密,品种繁多,郁郁葱葱,繁花似锦。据说这些植物是前后两位艺术大师从世界各地收罗而来的。</p> <p class="ql-block">花园里最多的植物是沙漠之王仙人掌,据说有100多个品种,好多品种我都没见过。</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仙人掌花。</p> <p class="ql-block">不知名的花,开得好繁盛。</p> <p class="ql-block">圣罗兰和皮埃尔去世后,花园捐给了一个社会组织,得到精心养护。</p> <p class="ql-block">院内的所有建筑、墙壁、门窗、地面等色彩独特,绚丽非凡,尤以靛蓝色最为夺人眼目。而靛蓝色寓意着一种深沉、浓烈的情感。圣罗兰钟爱靛蓝色,是否表达了他和皮埃尔相互陪伴、相互成就的关系和情感?想到这里,我被他们50年的相厮相守深深感动。</p> <p class="ql-block">圣罗兰和皮埃尔先后去世后骨灰就埋葬在马约尔花园的一角,成为他们灵魂的安息地。墓碑是一块残缺的罗马柱,不知蕴含着什么意义。</p> <p class="ql-block">在马约尔花园与热情的法国游客相遇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马拉喀什一家庭院式餐厅吃午餐。浓郁的阿拉伯风情、美丽的庭院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品尝摩洛哥地道国菜一一塔吉锅。</p><p class="ql-block">是用一种称为塔吉锅的、造型独特的陶制锅焖煮的鸡或牛羊肉或海鲜的大菜,配以红萝卜丝等蔬菜、橙子等水果和面包的宴席。<span style="font-size:18px;">摩洛哥人要在婚宴、特殊聚会等场合才吃塔吉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品尝的塔吉锅煮的是鸡大腿和油橄榄,有点咖喱味,不太合口味。配的蔬菜、水果很受欢迎。</span></p> <p class="ql-block">一一巴希亚宫。</p><p class="ql-block">巴希亚是“灿烂”的意思。巴希亚宫是一位王朝重臣建造的宫殿,占地72公顷,还有6公顷的植物园。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装饰精美,据说超过了当时的皇宫,成为19世纪后期摩洛哥最好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参观者众多。</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参观巴希亚宫,让人不得不想这位重臣的建造资金从何而来?也许是一位象中国“和坤”式的富可敌国的大臣吧!</p> <p class="ql-block">走完马拉喀什的行程,我们又乘大巴去摩洛哥首都拉巴特。</p><p class="ql-block">沿途穿越了一个狭长的平原,这里是摩洛哥的粮仓,肥沃的土地,茂盛的农作物,又让人忘了这里是非洲。</p> <p class="ql-block">公路两边鲜花盛开,非常养眼。幸庆我们在摩洛哥最好的季节来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2、拉巴特</p><p class="ql-block">拉巴特是摩洛哥4大皇城之一,始建于12世纪的穆瓦希德王朝。自1912年以来,成为摩洛哥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地处摩洛哥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濒临大西洋,是旅游、消夏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大巴开进拉巴特,最抢眼的是修剪得像人行道上的纳凉棚式的行道树。</p> <p class="ql-block">这是拉巴特皇宫,游人不得入内,只能在距离几十米的警戒线外远观。</p> <p class="ql-block">在阿拉伯风格的皇宫大门前团队合影。</p> <p class="ql-block">皇宫里的清真寺,也只能外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代摩洛哥之父”穆罕默德五世的陵墓,位于拉巴特市中心。四方型的陵墓用白色大理石筑砌,金字塔形状的屋顶复盖绿色的琉璃瓦,庄严而肃穆。现内供奉着穆罕默德五世及其儿子、摩洛哥独立后第二任国王哈桑二世的棺廓。陵墓里还建有一个陈列室,收藏有阿拉维王朝历代君主的画像等历史资料与文献。</p> <p class="ql-block">陵墓入口处有皇家骑兵值守,他们身着鲜艳夺目的军服,高大威武,游客可以和他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陵墓内4个角也有卫兵站岗。</p> <p class="ql-block">陵墓的穹顶金碧辉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陵墓的外走廊上,可以看见摩洛哥最现代的摩天大楼,据说是目前非洲最高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与陵墓隔一广场遥相呼应的哈桑塔,塔身只有半截。哈桑塔前的广场上还有许多残柱。</p><p class="ql-block">这是将近970多年前,当地的统治者决心建设一座雄伟的清真寺,建了一半,统治者就亡故了,这项浩大工程就停顿下来,原计划80米高的哈桑塔只建了44米,支撑清真寺的石柱刚立起来。又过了约600年,一场大地震折断了300多根直立石柱,半截的哈桑塔却屹立不倒,成为了拉巴特人的精神支柱。这些残缺的建筑保留至今,成为了拉巴特的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巴拉特的乌达雅城堡,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建设拉巴特的初衷,是为了抵御海盗和来自海洋的侵略者,在大西洋岸边悬崖高地上建立了乌达雅城堡,后发展为一座城市,最终成为摩洛哥首都。</p> <p class="ql-block">毕业60年的4位初中老同学还能相约远行,十分难得。</p> <p class="ql-block">城堡里的建筑基本为白色,所以拉巴特又称为白色皇城。</p> <p class="ql-block">和后来我们游览的古城相比,拉巴特古城区街道较为宽敞,商家摊位较为稀少,行走其间感觉清爽宜人。</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来到大西洋岸边,浩瀚的大西洋惊涛拍岸。</p> <p class="ql-block">勇敢者们迎风搏浪,让人佩服。</p> <p class="ql-block">岸边休闲的当地人也不少。</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大西洋岸边的一个餐厅品尝了大西洋海鲜餐。来自大西洋的肥美鱼虾都炸得外酥里嫩,非常可口,而且数量充足,可以满足每个人的口福。鱼是我的最爱,只可惜肚量太小,吃了2条就没有战斗力了。</p> <p class="ql-block">地导小白的时间安排非常恰当,我们刚刚吃完饭,就在餐厅阳台上迎来了灿烂的大西洋日落。</p> <p class="ql-block">在朋友们的导演下,我们在大西洋落日的余辉里留下了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3、丹吉尔</p><p class="ql-block">丹吉尔是摩洛哥北部的古城。位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入口处,坐落在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东进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只都要在这里经过或停泊。大西洋东岸南来北往的船只,也要在这里调整航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人始建丹吉尔城,市区分布在海滨山坡上,海滩绵延10多公里,风景秀丽,气候温和宜人,是摩洛哥全国最大的旅游城市,旅游休养胜地。</p><p class="ql-block">在丹吉尔,我们游览了三个景点:非洲之洞、灯塔和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一一“非洲之洞”,也称“大力神洞”。洞不算大,但非常神奇,洞口酷似一幅非洲地图,甚至连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都在内,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p> <p class="ql-block">非洲之洞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一一斯巴德尔角卡斯巴大灯塔。斯巴德尔角是非洲大陆最北的西点,高耸的灯塔面对辽阔浩瀚的海洋,来往船只都要在此调整航向。而且,灯塔下就是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交汇处,灯塔的东边是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p> <p class="ql-block">站在灯塔旁,看不出大西洋和地中海交汇处的海水有什么差别。</p> <p class="ql-block">一一丹吉尔老城区,古堡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古堡上就是城区,给人古代与现代交融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街道也和拉巴特古城一样宽敞、干净。建筑色彩丰富漂亮,游客很多。</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是欧洲人旅游休养的胜地,街道上咖啡馆很多,高朋满坐。</p> <p class="ql-block">各种特色商品琳瑯满目。</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有个观景平台,在这里能看到与丹吉尔隔海相望的西班牙。</p> <p class="ql-block">还能看到繁忙的丹吉尔港。</p> <p class="ql-block">在丹吉尔,我们品尝了西班牙海鲜饭,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大盘蔬菜为主的沙拉,吃得心满意足。</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