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一节,陆公发贴来,邀我去常州天宁宝塔参观他捐赠的“十八罗汉”元青花瓷器的开馆特展,作为常州天宁禅寺的五一节重点项目。</p> <p class="ql-block"> 我俩相约上午十点在天宁宝塔门口会合。</p> <p class="ql-block">特展设在天宁宝塔二楼(二夹层),艺术品特展主题为“5.1劳动节十八罗汉打工日记”。</p> <p class="ql-block"> 捐赠者陆胜祥先生。他所乐捐的元青花“十八罗汉”18尊塑像、18只花口大盘和一对“十八罗汉”大瓶,均有相关藏品证书资料和背景。</p> <p class="ql-block"> 大瓶和立像的鉴定证书。</p><p class="ql-block"> 一对大瓶曾在上海南京西路的(静安区政协大厦)临街橱窗展示数月。</p><p class="ql-block">《十八罗汉立像》被例入《中国民间籍藏珍品》档案。</p> <p class="ql-block">中国收藏家协会对“十八罗汉”大盘的物理鉴测报告,经X射线荧光分析仪测试结论:符合元青花瓷釉成份。</p> <p class="ql-block">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证书。</p> <p class="ql-block"> 中国民间艺术收藏珍品。</p> <p class="ql-block"> 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热情介绍了天宁禅寺对捐赠品的重视程度,上从方丈会见,到项目主持的任务布置方案,下至项目组全体成员的数月努力,终于在“五一”顺利出展。实属辛苦了他们,讲述完后,还为我俩在特展幕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高约70公分左右的罗汉立像的完美展出确属不易。从陆公的历年收藏,到预先人员的登门测量、展台设计制作、包装运输、及现场就位中不能有半点闪失,瓷器是不易擦碰的。</p> <p class="ql-block">《十八罗汉》艺术特展。</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藏家陆胜祥先生的无私捐赠,证明了他的多年潜心收藏巳成正果,功德无量!</p> <p class="ql-block"> “十八罗汉”现场拍摄视频。</p> <p class="ql-block"> 每尊罗汉肩臂,均有陆公按照罗汉名的排列顺序而亲笔题写,如同他多年的孩子出嫁般的留恋和倾心。</p> <p class="ql-block"> 《“十八罗汉”花口大盘》也是难得一见的元青花珍品,古相博陵第(五单联回纹)牌记款,系于元代至正年间的制作工艺,不失为我国元青花瓷中佛学文化之精品。</p><p class="ql-block"> 根据五代“十六罗汉”之粉本,借助画师的艺术构思,将汉族文人画风渗透于瓷画中,亦是时代造就了这些文人画师。他们一反元代异族之画风,将特殊时期下的艺术情感,注入了自己多年被压隘的心气,一涌而倾。以高超的绘饰造诣和精湛的制作技艺,烧制成如此精美、浑然一体的元青花载体。这对我们系统了解和研究元代佛学人物画形象,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罗汉是小乘极悟之位名,是小乘修行的最高品位。列以宾度罗跋罗(宾头卢)惰阁尊者为始,受佛教敕,永住此位,普渡众生。逐以形成十八罗汉之说,还有一段故事。</p> <p class="ql-block"> 唐天祐元年(904年),在明州(宁波)的惠安院所在的青山顶上,某一日有“十六罗汉”的灵异天象显现。众僧随即膜拜作场,寺院因此而闻名,时称“罗汉院”。此后,院内之夜常有灵光氲现,香火逐以旺盛。到了南宋,惠安院主持義绍特邀佛像画家周季常、林庭珪俩位居寺院多日,以十六罗汉为范本,画制百幅罗汉图,以作供养。其罗汉风格是众家信佛居士的真实写照。道释人物画的描绘,从单纯的人物塑造,向情节性描述发展;对肃凝气质的刻划,转向人物内心世界的描述,从中能解读到更深远的蕴藉和历史载体深处的丰富信息。到了宋元之际,在十六罗汉基础上,加入了迦叶和庆友,始称十八罗汉(即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到元时,又将庆友尊者改成军屠钵美,逐以形成较为稳定的“十八罗汉”人物。以本十八只青花大盘中的罗汉定位排序,沿流变绎至今。</p> <p class="ql-block"> 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颇有生活情趣的“十八罗汉”绘画风格在大盘中得以充分体现,亦是我国罗汉演绎的历史佐证。</p> <p class="ql-block"> 该“十八罗汉”青花花口大盘中的罗汉,在仙山圣境中场景中,融入了更多的日常生活元素,出现了抓痒搓背的诙谐动作而栩栩如生,极为感人。</p> <p class="ql-block"> 附上清代十八罗汉的命名:布袋、长眉、芭蕉、沉思、降龙、伏虎、过江、欢喜、静坐、举钵、开心、看门、骑象、探手、托塔、挖耳、笑狮、坐鹿罗汉。不难看出,是传承于该“十八罗汉”青花盘中罗汉形象之粉本,则是象形的一种通俗叫法。</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后,再次与捐赠者陆胜祥先生合照留影于展厅。</p><p class="ql-block"> 顺便一说,这十八只青花罗汉盘,差一点与常州天宁宝塔擦肩而过,这“十八盘”被布达拉宫佛像藏品馆看中,当年还签署了“有偿捐赠”协议(有偿额数百万),由于抄办此事的北京办事处钱主任突然中风而终止,这或是天意吧!陆公不为私利之义举,值得吾辈称颂。</p> <p class="ql-block"> 工作人员热情地带我俩来到高层的《十方圆融殿》,殿正中陈列着“镇塔之宝”——传世水晶佛像。</p> <p class="ql-block"> 捐赠者居泰华裔高培芝先生,也是我的一位藏友。当年在网聊时曾数次邀我去江阴宅处(证券大厦)交流收藏心得。我由于天天上班,拖了半年之久而未能赴约,一日接到高培芝先生来电,约定次日上午八时许到常州,在我办公室相见。第二天晨,我在商场门口等候不久,他与泰国夫人来到我处。见我后第一句话就是“请你不来,只能登门造访了!”他性格豪爽,广交好友,为人真诚。趁他夫人逛商场之际,我和高培芝先生来到五楼的办公室仓库,闭门膝聊起来。他看了我的一些琉璃藏品,点名要看汉代的“绞胎琉璃龙”,可惜此物在我家中(他若早一天讲,我便会带到商场办公室),未能如他之愿,实是遗憾。他拿出他的琉璃藏品询问年代,我如实告诉他,这是国外的琉璃料,年代应在唐至五代(我对流璃器的研究较深,在常州846电台做过一小时的现场直播,能直接回答听众们的各种提问;拍过电视琉璃专辑,在江苏电视台放过。可能他得此信息后,才赶到常州来的)。聊得投机时,只嫌时光短。他告诉我捐赠天宁宝塔水晶佛像之细节,是从尼泊尔请回的,价格不菲。我赞赏他爱国,爱家乡地的赤诚之心!这时他太太(佛教徒)赶到五楼来催高培芝先生回江阴。离别之时,夫妇俩拿出一张经天宁禅寺高僧开过光的“护身符”卡片,赠送于我(亦是进天宁禅寺和宝塔的通行证)。並叮嘱我一定要天天放在身上…送走他俩后,我才仔细看清,就是他捐赠的水晶佛像所得的回馈品。我放入皮夹之中随身带着,直到退休离开商场。</p> <p class="ql-block"> 佛历二五四七年,应该就是公元2003年。</p> <p class="ql-block"> “镇塔之宝”今又瞻仰,记得当年我凭着该“护身”卡片免费登塔,出入自由。不知道他夫妇俩近况如何!多年不见,甚念。</p> <p class="ql-block"> 高培芝先生想看的汉琉璃龙。</p> <p class="ql-block"> 夜明珠为泉州庄志铭所捐赠。2019年宝塔落成开放十二周年,是颗硕大的天然莹石球。</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高钟 悬于《梵音阁》位于宝塔顶层。</p><p class="ql-block"> 龙城传梵呗、天清地宁。</p><p class="ql-block"> 象教显宝塔、普觉有情。</p> <p class="ql-block"> 寓意“高中第一”,莘莘学子高考之前,会来“撞钟”盼以高中、除夕守岁迎新时富豪们会来“一撞千金”,期盼生意兴隆,人丁兴旺。</p> <p class="ql-block"> 撞第一高钟、积无量功德。捐300元至500元撞三声。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萨增。</p> <p class="ql-block"> 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p><p class="ql-block"> 全家福泽康泰,吉祥圆满、</p><p class="ql-block"> 学子金榜题名,学业有成。</p> <p class="ql-block"> 刚下顶层,便听到梵音三声洪钟音响,应该是四人以内撞三声的三百元一档。</p><p class="ql-block"> 来到整根《檀香木雕》傍,陪同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镇塔第三宝……走出宝塔大门时,陆公的心情由不舍转向淡定。有舍便有得,舍小我而成大就!</p> <p class="ql-block">回顾《十八罗汉》艺术品特展。</p> <p class="ql-block"> 随着工作人员陪同,前往《天宁禅寺》大雄宝殿参观,沿廊经过天宁禅寺历代方丈介绍图窗,从祖师达摩到已故松纯。当走到“大晓实彻禅师”的生平介绍栏时,我便停了下来。这不是曹雪芹的叔父吗!详细阅后,得知其母亲为祟明陈氏,他名实彻、字大晓,为何他名在后,字在前,他父亲姓什么,是谁呢?觉得事隐蹊窍,明明是姓曹,父亲是曹寅,为何只字不提呢!阅其经历中,曾当过金陵香林寺主持十二年。(香林为曹家的家嗣寺庙。雍正初年、曹雪芹家抄家时,其叔叔被朝廷驱逐出香林后,便来到镇江金山江天寺。)“力振祖道十六春后退隐润州”(其实是四年加原来的十二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来到常州天宁寺当主持法席。入院后百废俱兴…这一切记载均与曹雪芹叔父经历所相符。不是我一人怀疑,就连当年的乾隆皇帝都怀疑。乾隆十六年辛未年(1751年)清高宗乾隆南巡幸寺问:“如何是你本来面目?”大晓实彻”曰:“但见皇风成一片,不知何处是封疆。”表面上看,是问得离奇、答非所问。其实是乾隆问得真实,曹雪芹叔叔答得完美(意思是都是你乾隆的天下、只有封疆之外我才能讲真话。)俩人心知肚明,乾隆得知他己承认曹姓后,便不再追问。赐佛前素帕一幅……赐方丈实彻银牌荷包(自前实彻即升方丈)。事还没完结,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年),乾隆复幸天宁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问得更是直接,你到底归于谁)师曰:“第二次南巡。”(回答得更巧妙:我归于面前的你圣上、归于天宁禅寺)乾隆又追问:“第二次南巡何关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义?”曹雪芹叔叔顿首曰:“莫瞞臣僧。”(我已俯首于臣,不要追谜再打问于臣僧了)乾隆大笑(俯首便好),又赐紫色法衣(意为紫色的三品以上佛官),大晓实彻优渥复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仲夏疾,写完书偈而终。世寿七十三年…临终还是不服,偈曰:“未入娘胎恁 么来,湛然正眼古今开,了知非我非世界,无边无际乐无涯”。</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叔叔大晓实彻僧涯四十九年,为曹雪芹幼时佛学啟蒙老师。塔葬于金陵紫金山之麓,也算是回曹家祖祠坟地了。</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下的“龙城象教”匾额为乾隆帝所题。</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所题。 回忆当年他来常州,住在“长生巷宾馆”总统房的木质地板房内。受邀为天宁禅寺写书法手稿而来,难怪当时看到笔墨宣纸置于案上,当时未敢求取墨宝。同时解决一些天宁寺外属皇塘庵堂的产权归属问题。我是随江苏省政协王长生副主席拜访了他。</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天宁禅寺时,陪同人员邀我俩共午餐进素食,只是陆胜祥先生午餐早已有约,便婉言谢绝,我等三人分手于天宁禅寺大门外。</p><p class="ql-block"> 陆公收藏已成正果。而我的“唐三彩”藏品则是在《东坡公园》展出过数月,虽然也拍过《周德行与唐三彩收藏》专辑,作为中国黄河电视台“神州瞭望”栏目专题,对美国作为民间文化交流的节目,那已是2006年3月的陈事了!</p> <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我的唐三彩藏品收展那天,还有学校组织的“红领巾”学生们排队前来参观。恰巧遇到常州市政协主席吴振祥先生(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夫妇俩位前来参赏,甚是幸慰。</p> <p class="ql-block">结语:万事均有机缘巧合,陆公的藏品起初是想捐赠于常州博物馆。在我的劝阻下,凭着高培芝先生送的那张“护身符”,作为现身说法,改变陆公之初终。能永驻于常州天宁宝塔,让常州本地大众及外地游客观赏,远比深藏于常州博物馆要好得多!大爱无疆,我的收藏之路与陆公相比显得式微了。他已成正果,我却还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随心所言,不成文章,欠妥见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