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30日,一早步行到孩子学习的地方参观一下。</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杰里米.边沁先生真身躯体和蜡像头,边沁著名功利主义哲学家、社会改革家,他去世前要求死后永久保留其衣装和躯体,并安葬在学校。UCL的医学系对其尸体进行了防腐处理。</p> <p class="ql-block">路经《哈里波特》国王十字车站9¾站台,排队打卡的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自学</p> <p class="ql-block">午饭时间,同学们在美食售卖点购买便当,随便坐在学校草坪上解决一下,顺便晒会阳光浴</p> <p class="ql-block">离学校步行20分钟,到大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外国人眼中的china</p> <p class="ql-block">罗塞塔石碑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的著名石碑。</p><p class="ql-block">1799年8月,法军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小镇罗塞塔附近修筑工事时发现,后因法国战败,1802年被英国运往伦敦,英王乔治三世将其捐赠给大英博物馆,一战期间曾被移藏至地铁站内,战后重回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高112.3厘米、宽75.7厘米、厚28.4厘米,材质为花岗闪长岩,是一块残存部分,原碑刻有托勒密五世诏书。</p><p class="ql-block"> 1802年4月,英国学者斯蒂芬·韦斯顿首先把古希腊文字译成英文。1802年5月,法国东方学家德·萨西找出了代表“托勒密”和“亚历山大”的象形文字符号。</p><p class="ql-block"> 1822年9月14日,法国学者商博良凭借科普特语知识,逐渐读懂象形文字内容,他意识到部分符号是字母、音节和限定符号,破解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奥秘。</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罗塞塔石碑是研究古埃及语言和历史文化的关键,它让近代考古学家得以破解失传千年的埃及象形文字,为了解古埃及的宗教、政治、社会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线索。</p><p class="ql-block">它象征着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桥梁,也代表了人类对未知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对古代文明的尊重与传承,其名字也被用于欧洲航天局的太空探测器,寓意解开宇宙奥秘。</p> <p class="ql-block">大英图书馆原址</p> <p class="ql-block">文创店的宝剑,女儿拿起充当摆拍神器,在我们互相拍照时,一位金发碧眼的白人女士主动提出帮我们合照,友好的世界人民…</p> <p class="ql-block">我们国家的国宝级文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