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千山,古称积翠山,因相传有九百九十九座山峰,遥望若青莲接天,故又称千朵莲花山,简称千山。千山属长白山余脉,素有“东北明珠”之称。最早形成于38亿年前,最高峰仙人台海拔708.5米,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p><p class="ql-block">千山峰峦奇秀,林壑幽美,美景佳境四季分呈。明代张鏊的“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清代姚元之的“欲向青天数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都是对千山最美好的赞誉。历史上,西汉辽东郡守丁令威、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帝、清乾隆帝、清嘉庆帝、清太史王尔烈、《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等帝王、游侠、文人、墨客,或游历过千山,或给千山留下了诸多诗词歌赋和历史典故。</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后走过一段长长的步道,我们先看到了财神庙,这就将开启登山之旅啦。</p> <p class="ql-block">藏真塔,又名许公塔,千山道教中兴之祖、无量观监院许信有大师的羽化藏蜕之处。建于一九九五年,塔身六角十三级,塔高十三点三二米,河北雪花玉雕刻而成,巍然屹立,精美庄严,是千山塔林中的精品,塔名系中国道教协会闵智亭会长所题。</p> <p class="ql-block">拴马石底座二米方圆,顶部有三寸见方的小石孔,古人经此朝山礼圣、游览名胜古迹时拴马于此。在进入洞天福地之前,须“锁心猿、 拴意马”调整身心,消除杂念,洗心涤虑,气定神闲,以感受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机和活力。 </p> <p class="ql-block">八仙塔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千山道教最悠久的一座古塔。 塔高十三米,六角十一级,密檐砖结构, 门楣上雕有寿星像, 四周是八仙浮雕。传说为刘太琳祖师的俗家师弟盛京将军乌库里为刘祖修真养性、 清修养静所建。</p> <p class="ql-block">祖师塔,系全真教龙门派第九代玄裔,无量观开山祖师刘太琳大真人的羽化藏蜕之塔。塔为六角九级,高约七米,由千山粗粒花岗岩筑成,结构简洁,古朴雅致。 </p> <p class="ql-block">无量观门前的左边崖壁上有一颗可怜松,高一点三米,直径仅六厘米,在没有任何土壤的峭壁上已生存五百多年,又名顽强松。诗人蓬莱子赞道:"莫把岩松号可怜,空山涵养已多年。频看乔木催斤斧,是彼真成地上仙。 </p> <p class="ql-block">沿着无量观往上走,我们来到了玉皇阁旁的夹扁石,大家都在这里排队等着通过。</p> <p class="ql-block">一步登天,身手矫健的可以尝试一下。😃旁边还有安全的缓道可以继续向上。</p> <p class="ql-block">路上保护游人安全护栏是由共和国长子鞍钢生产的第一炉钢制作,是极其具有纪念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五佛顶。</p><p class="ql-block">五佛顶位于千山北沟,海拨554米,是千山第二高峰。历史传说,又名五佛山。据碑文记载,五佛顶开发于明代(西元一五六七年,明隆庆元年) 。龙泉寺僧人普安隐居滴水洞,后期外甥宏光来此洞苦修。一十余载募化筹资建庙,并于一五九六年(明万历二十四年)建成西明庵。西元一五九七年普安逝后,为纪念普安,将西明庵改为普安观,并在峰顶设佛五尊,高不过一米,坐北朝南,故又称五佛顶,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因石佛屡遭破坏,为此干山风景区管理局于一九九一年由河北省曲阳重新雕刻五尊墨玉石佛,高一点七米,造型生动,姿态自然, 为五佛顶又增加了新景貌。 </p> <p class="ql-block">信徒与游客们是摩肩接踵。</p> <p class="ql-block">朝拜完就开始从另一条路下山,途中经过普安观。</p> <p class="ql-block">又看到一片塔林。</p> <p class="ql-block">到山脚时我们来到了龙泉寺。</p><p class="ql-block">龙泉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之首,始建隋唐之际,明代皇家寺院,国家文保单位。明·万历九年(1581)敕建山门及六百七十八函大藏经和毗卢遮那鎏金铜佛。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3)四月二十日率皇后、太子及王侯、大臣等游览千山祖越寺、龙泉寺名胜,作有《千山人》、《祖越寺》《龙泉寺》等诗篇。这里有清嘉庆帝师关东才子王尔烈秉烛夜读之处,为书房。龙泉寺景色优美, 著名的龙泉十六景名扬中外,是中国第一部反特故事影片《古刹钟声》拍摄地。 </p> <p class="ql-block">“南有黄山,北有千山”,黄山有迎客松,千山有迎宾石。“钟灵毓秀”四字意为“天地间灵秀之气均会聚于此”。 </p> <p class="ql-block">龙泉寺依山而建,其山门重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 , 正面匾额题有“敕建龙泉”四字,据载这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御笔亲题。 </p> <p class="ql-block">龙泉水从汉白玉的龙头里流出,潺潺有声,故称“龙泉演梵”,是龙泉寺十六景之一。人们都纷纷在这里品尝龙泉水,表达心中美好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为龙泉寺的正殿,建于明代,歇山建筑。 殿中供奉横三世佛,中间为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左、右分别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寺中王尔烈的书房。</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龙泉寺,我们继续沿着步道返回正门,欣赏着沿途美景,结束了愉快的千山之旅。</p> <p class="ql-block">龙潭,又名碧水龙潭,始建于1956 年,为龙泉寺十六景之一。潭水碧绿如琼,与观龙亭、三孔桥交相辉映。此处是87版《红楼梦》的外景拍摄地之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