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儿时的记忆(副本)

春晓

<p class="ql-block">说起来有些可笑,在我6岁之前竟然不知道我还有一个姐姐。那是在1950年朝鲜战争暴发后,在京的军事和军工单位接到命令,向大后方撒离和搬迁。我跟隨父母从北京丰台兵器部,也就是3302的前身。来到获鹿申后村。</p> <p class="ql-block">大概在1952年的开春。有一天听到街上锣鼓喧天,我跑出去看热闹。只見很多人排着長長的队伍,敲锣打鼓地向我家的方向走来。后来这些人居然都进入我家住的院子里,我挤到前面,看到爸和妈妈快步迎出来,其中一个穿制服的叔叔上前紧握爸妈的手,还大声地说着什么,看上去爸和妈妈非常高兴。隨后那个叔叔又把一个写有字的大鏡匾送到爸妈的手中。我看到妈妈手抚摸着镜匾好像流泪了……。</p> <p class="ql-block">也就是从那天我知道了那个我不知道的姐姐在朝鲜战场上(荣立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那个穿制服的叔叔是国家派来送立功喜报的使者。</p> <p class="ql-block">后来那个镶有荣获三等功.的大鏡匾被接回老家——白洋淀,在那儿为家乡光宗耀祖去了。</p> <p class="ql-block">大槪在1954年的2月份,申后村突然住进了很多解放军。听大人们说是刚从朝鲜撤回来的郑维山的63军,队伍里好像还有很多伤病员。军部就设在离我家很近的一处比较大的农家院里,没有站岗的。军部对面的农家院就是63军为伤员治疗的卫生所。我记得经常和小朋友到军部的那个院去玩,这里的几个叔叔都非常和蔼可亲,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是郑维山己经分不清了。但是对63军卫生所的赵军医记忆很深,因为他给我打过針,也是第一次尝受到打針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也就在同一年1954年的初夏,姐姐突然回来探親了。在她进门的那一刻我呆住了,一个一身戎装,军帽下两条长辨搭在肩上,满面春风微笑地看着二姐和我。二姐认出了是大姐,高喊着:妈!大姐回来啦!妈妈放下活计赶紧跑过来,姐姐向妈妈行了个军礼!和我们紧紧地抱在一起,我发现妈妈又流泪了!现在回想起当时姐姐进家门的情景,真是蓬荜生辉啊!</p> <p class="ql-block">姐姐是68军的,驻扎在无锡。后来听大姐说:在8年的抗日战争中,她和父母都在邯郸涉县老区刘伯承,邓小平的129师。由于父母忙于抗战工作无暇照顾她,把她寄养到涉县一个叫彭城的小山村里。那时虽然日寇进行了多次扫荡,哪里的乡亲很好的保护和抚养了她。1947年深冬由于父亲长期行军打仗,风歺露宿患上了严重的哮喘肺病,部队送他到天津协和医院治疗。1948年初姐姐到天津看望父亲,正好赶上征女兵,14岁的她应征入伍了。事隔两年的1950年她入朝参战了!</p> <p class="ql-block">姐姐是卫生兵。她荣立的三等功是在炮火中多次抢救伤员荣获得。姐姐常说:回国后她最怀念朝鲜战场上我军的冲峰号声。她说每当听到我军冲峰号响起!就会感到灵魂出窍,勇猛的冲向战场用生命保护和抢救伤员!每当我军辽亮的冲峰号响起时,而美军确吓的魂飞魄散,狼狈溃逃!这种战场上壮观的场面,是我们志愿军最感到自豪和光荣的时刻!姐姐说:我军的冲峰号声是她永远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大姐从无錫回来探亲没几天她生病了,高燒,呕吐。妈妈急忙找来了63军的赵军医,在他的治疗下姐姐很快全愈了。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启了她俩终身相守的里程!</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63军回到在获鹿方台迠成的营地,而我们也随着3302军工厂的迠成,搬迁到石家庄。离开了那个有我儿时纪忆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姐夫,赵恒江,63军.郑维山的隨军军医。</p> <p class="ql-block">1956年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1959年春节从青海回石探亲</p> <p class="ql-block">202O年10月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为抗美援朝老战士扮发的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