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闽之旅

一剑飘香

<p class="ql-block">2025-4-20号新天辰国旅一行21人,凌晨两点乘坐商务车前往沈阳桃仙机场,搭乘厦门航空:沈阳-福州(MF8845 0655-0955)次航班,开启了环游大福建之旅。</p> <p class="ql-block">82号登机口开始登机。</p> <p class="ql-block">飞机上也要美美的秀一下🉑🉑💗💗</p> <p class="ql-block">我在云端之上,真🍰😁</p> <p class="ql-block">地接导游陈聪。🤙🤙🤙</p> <p class="ql-block">雨中打卡福州博物馆。福建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常设展览包括《福建古代文明之光》《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等,涵盖历史、艺术、自然等多个领域。馆藏文物丰富,如商周青铜器、宋代瓷器、明清书画等。</p> <p class="ql-block">福州福道3号入口。</p> <p class="ql-block">福道3号入口就是梅峰山地公园入口。</p> <p class="ql-block">福州福道(Fuzhou Fudao)是福州市的一条著名城市森林步道,全称为“福州城市森林步道”,也被称为“福道”。福道全长19公里,连接了多个公园,设计独特,蜿蜒于群山森林之中‌。我们从3号口梅峰山地公园进入,经过一段山路后到达5号口金牛山体育公园,全程6公里, 一路拍照打卡,用时两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福道偶遇讨要食物的小可爱,开💗💗</p> <p class="ql-block">打卡福州青年广场。福州青年广场是福州新晋网红打卡地,位于闽江之畔,拥有开阔绿地和智能停车库,适合观景拍照,充满历史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解放大桥旧称万寿桥。福州“万寿桥”,是闽江最早的跨江大石桥,据明代王应山《闽都记》载:“万寿桥,横跨台江,旧为浮桥,屡修屡坏。宋元佑间,郡守王祖道置田一十一顷七十二亩备修桥费。元时田入头陀万岁寺。大德七年(1303年),头陀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桥,酾水为二十九道,上翼以石栏,长一百七十丈有奇,南北构亭二。至治二年(1322年)落成。学士马祖常为记,刻‘万寿桥’三字于右”。1995年至1996年拆除重建为现代化大桥。</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是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梅坞路14号的山脉,海拔高41.6米,南望五虎,北眺三山,具有“苍山烟霞、高丘低江”的景色。烟台山是整个福州老城(鼓楼、台江、仓山)传统中轴线序列组织的结尾。</p> <p class="ql-block">转角遇到爱💐((🌺⥎🌺))🌹</p> <p class="ql-block">福州美国领事馆旧址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爱国路2号,是一幢典型的19世纪殖民地券廊风建筑,始建于1860年代,砖木结构,共有三层。该建筑曾为J. Forster洋行等所有,后于1891至1928年租借给美国作为领事馆。2016-2017年,该建筑得到了妥善的修复,现用作烟台山历史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福州美国领事馆旧址是19世纪殖民地券廊风建筑,融合西方古典主义和巴洛克元素,外立面有外廊和白色门窗,室内装修考究。</p> <p class="ql-block">服务区小歇也要美美的秀一下,开💗💗</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又名虎夷山。广义的武夷山,或称武夷山脉,指中国闽赣间纵贯南北的山系,属于新华夏地质构造单元南岭山系的东北延伸支脉。狭义的武夷山仅指其北段武夷山市所辖主峰地带的山地,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p> <p class="ql-block">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时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朱熹在此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等一批理学著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位于景区中心,东接仙游岩,南续清隐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高耸于群峰之上。徐霞客评之为:“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峰顶有胡麻涧,涧水从峰头直泻而下,如白练千寻,名为雪花泉,为山中一大奇观,北行可至天心等山北景区。</p> <p class="ql-block">隐屏峰,因峰峦方正如屏,故名。峰西有一尖锐直上且半腰有横裂三痕的奇石即为接笋峰。隐屏蹬道极为险峻,号为“鸡胸”、“龙脊”,原为明代道士汪三宝、刘端阳所开凿。峰顶有玄元道院、清微道院遗址,还有仙凡界、仙奕亭、南溟靖诸胜,古代号为“隐屏真境”。</p> <p class="ql-block">云窝位于接笋峰西壁岩下,周围环绕着响声岩、丹炉岩、仙迹岩、天柱峰、更衣台、苍屏峰。这里巨石倚立,背岩临水,地处武夷山风景区精华地带,为武夷首胜之区。</p> <p class="ql-block">仙浴潭位于武夷山市天游峰。茶洞较北面这个潭,称“仙浴潭”,从天游峰奇峰跌落下来的雪花泉就汇集在这里。相传该潭曾有仙女在此沐浴,故名。</p> <p class="ql-block">成功登顶天游峰!👍👍👍</p> <p class="ql-block">新天辰国旅成功登顶的5勇士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你1️⃣万年</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后山摩岩石刻。🐂🍺</p> <p class="ql-block">九曲溪是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因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峰岩交错,溪流纵横,九曲溪贯穿其中,蜿蜒十五华里。又因它有三弯九曲之胜,故名为九曲溪。它全长约10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形象地勾画出了九曲溪的秀丽轮廊。</p> <p class="ql-block">崇阳溪九曲泛舟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宛若仙境!送你🌸🌸</p> <p class="ql-block">打卡印象大红袍演出剧场。</p> <p class="ql-block">传说大红袍是仙鹤从蓬莱岛叼出来的种子遗落在武夷山上的这处悬崖上长成的。另有一种传说,从前天心寺和尚曾用这几株茶树上产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帝的病,皇帝将状元穿的红袍披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于是红袍将茶树染红了。该处山壁有“大红袍”三个朱红大字。大红袍枝叶密集,叶梢向上斜着伸展开去,叶子是宽椭圆形的,尖端向下垂,边缘则往里翻卷,叶子颜色深绿有光泽,若是新芽则带紫红色。每年早春茶树发芽的时候,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存在在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中。里面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长数百丈,高千仞,名“灵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为灵岩洞,中为风洞,右为伏羲洞。从伏羲洞而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的由来,民间传说颇多。有的说这是桃花女用绣花针划开的;有的说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据科学分析认为,武夷山的红色岩层,是由砂岩、砾岩和页岩交间成层的,岩性比较松脆。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岩层受到不均匀的应压力的影响,就产生轻微的断裂,形成所谓的“节理”。这种垂直的节理,也就是微小的裂隙,在流水的长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蚀下,就逐渐地扩大,延长。而岩层底部质地松软的页岩,也就逐渐侵蚀而去,成为扁浅的岩洞。于是,三洞并列,一线见天的自然奇观就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景区偶遇赤链蛇🐍</p> <p class="ql-block">神仙楼阁。</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南面,与之相对立的,是楼阁岩。这是一座壁立如屏的石岩,半壁上有几处洞穴,相传这就是所谓的神仙楼阁。在它左边,又有一岩,名兰岩。岩壁石刻纵横。岩下一石,倚于崖壁,石径伸入其间,如同一道关隘,号称天门。岩前的乱石堆中还有一个妙趣横生的螺蛳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玉女峰,在二曲,奇峰亭亭玉立,插花临水,有姝丽之态。在溪流中仰视,宛然是一位秀美绝佳的少女。“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峰岩奇秀,俨然是武夷山水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大王峰,位万年宫西侧,雄跨九曲溪口,是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峰。海拔530米,上丰下敛,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宛如擎天巨柱,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称。</p><p class="ql-block">大王峰又称纱帽岩、天柱峰,因山形如宦者纱帽,独具王者威仪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团餐。</p> <p class="ql-block">武夷文公宴,开炫🍊🍊🍊</p> <p class="ql-block">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起源于夏商周、晋、宋中原黄河流域中华饮食文化,在民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著称。沙县小吃是1000多年前客家移民的面食文化,是与福建三明闽越族的稻作文化相融合的产物。8</p><p class="ql-block">中原的饮食文化随着中原人民的多次南迁传播到沙县。使沙县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汇集地,这是沙县小吃闻名全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沙县小吃继承了来自中原黄河流域的饮食文化传统,蒸、煮、炸、烤、腌等各类技艺手法流传至今,被称为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同时,它又兼具闽南一带的独特饮食基因和客家的饮食文化风格,口味丰富而多变,清鲜淡甜与咸辣酸爽并存。绝绝子🎶📢</p> <p class="ql-block">永定土楼,即永定客家土楼,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龙岩市永定区,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p><p class="ql-block">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1/3,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近3000座。</p> <p class="ql-block">承启楼,被誉为“土楼王”,是福建土楼中规模最大的圆形土楼,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土楼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4月入选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而后依次建造第二、三、四环,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才全面落成。在夯筑外墙时天气一直很好,工程进展顺利,因此又称为“天助楼”。承启楼共有402开间,最多时居住了800多人。</p><p class="ql-block">承启楼还有流传比较广的顺口溜:“高四层,内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套圆,圈套圈,历尽沧桑数百年;楼中楼,天外天,住上人口近一千;阴阳八卦布其间,天地人楼合为先”。</p> <p class="ql-block">圆楼是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曾厝垵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下辖区域,是厦门岛内的一个社区,被称为“中国最文艺渔村”。曾厝垵历史古迹丰富,有曾氏宗祠、福海宫、启明寺、曾厝按飞机场及国民政府海军航海处等景点,也有九架厝、期盘楼等古建筑,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曾厝垵现存的古民居里有6座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p><p class="ql-block">来这里的小吃街搞大肚子,吃🐳🐳</p> <p class="ql-block">去鼓浪屿登船排队中🉑🉑💗💗</p> <p class="ql-block">侯船大厅拍照打卡,绝绝子🎶📢</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是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境内的旅游景区,鼓浪屿面积1.88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景区的日光岩、菽庄花园、晧月园以及八卦楼、国际刻字艺术馆是岛上国有核心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外婆的澎湖湾!🐂🍺🐃🍺🐄🍺</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p><p class="ql-block">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p><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两旁有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虚大师纪念塔”。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主校区),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高校,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胡里山炮台,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2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竣工,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胡里山炮台依山临海,由南向北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有东西两门主炮、两门护炮,附属设施有作战室、供弹室、暗道、弹药库、壕沟、官厅、营房、瞭望台、军火库、城墙、观察所、射击垛口。胡里山炮台是保存较完整的海岸炮台,也是研究中国海防军事史、洋务运动史和兵工构筑技术的重要史迹。🤙🤙🤙</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榕树下🌿((🌑⥎🌑))🌿</p> <p class="ql-block">胡里山炮台的两尊克虏伯大炮,现仅存东炮,由德国克虏伯兵工厂1893年生产,每尊炮价约白银八万两,口径为28生(即280毫米),全炮重量为87吨,膛线84条,炮长13.13米,最大射程19.76千米,射角为360度。🐂🍺</p> <p class="ql-block">红夷火炮清兵操演项目以炮台后山区为表演场地,以胡里山炮台清兵操演红夷大炮作为切入点,反映了明清时期厦门港炮台当年的军事盛况。红夷大炮清兵的历史原型为清朝八旗军中正红旗、正黄旗仪仗队列和操炮演示。其内容和形式运用背景音乐、八旗服装、盔甲、佩刀、战鼓和青龙大旗等,通过情景表演再现清代红夷大炮炮兵操演及火炮发射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一国两制景点在厦门黄厝海边环岛路的中段,面对着金门岛的位置,广播山下的环岛路北侧路边,竖立着有“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大标语牌。</p> <p class="ql-block">对岸的金门岛竖立巨幅,内容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p> <p class="ql-block">一国两制沙滩上航拍。💗💗💗加速</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Kaiyuan Temple)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名为开元寺。</p><p class="ql-block">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开元寺发生火灾,公元858年-904年,重修开元寺。到了元代,开元寺内集合了佛教众多宗派,形成了“千人共住”的盛况。</p><p class="ql-block">元末时期(约1357年),由于战乱,开元寺再次被损毁。</p><p class="ql-block">自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至1981年后,陆续翻修了大殿、后殿、东西塔等建筑。5</p><p class="ql-block">现存大殿为崇祯年间(1628-1644年)郑芝龙重修。中轴线由紫云屏、天王殿、拜庭、大雄宝殿(又名百柱)、甘露戒坛、藏经阁组成。副轴线包括东廊、檀越祠、小开元寺(准提禅林)、西廊、功德堂、尊胜院(弘一法师纪念馆)、水陆寺。两轴线及镇国、仁寿二石塔组成福建最大的佛教建筑群。</p><p class="ql-block">2000年后,增建安养院,并将准提禅寺改建为泉州佛教博物馆和弘一大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南侧,洛江区北侧,北起蔡襄路、昭阳路、江城路交汇口,上跨洛阳江出海口,南至桥南街、堤岸路交汇口,是中国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p> <p class="ql-block">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桥的两侧建置石塔,用以镇风,桥旁扶栏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图案;桥上筑石亭,供率骑休息,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有许多艺术石碉,造型美观,有昂首挺拔的石狮,有口含石球的球狮子;桥中央碑亭刻有明万历年间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周边有所代碑刻12方,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亭东侧有“万安桥”及“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一为“西甘露”碑亭,在中亭右侧为古时祈雨所在。</p> <p class="ql-block">海坛古城位于中国·福建·平潭县·坛南湾。</p> <p class="ql-block">龙凤头海滨浴场,又名龙王头海滨浴场,现也称为龙王头海洋公园,因传说中龙公子和凤仙子的爱情故事而得名(故也名龙凤头),是平潭国际旅游岛核心景点资源之一。位于福建平潭岛东部海坛湾,距城关1.5公里。海滩宽500米,连绵9.5公里长,坡度仅2.2度,是全国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砂粒晶莹洁白,星罗棋布的岛礁,后有茂密的森林。☃️((❄️⥎❄️))☃️</p> <p class="ql-block">好大的海风8️⃣🅱️Q了</p> <p class="ql-block">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Tourist Area,Fuzhou),又称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区,是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境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及旅游景区,地处营房里10号,总占地面积约40公顷。</p><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其中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发轫于晋朝,成形于唐、五代,完善于两宋,鼎盛于明清,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以南后街为中轴,西侧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侧七条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合称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福州最具代表性也是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基本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其中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家。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其中159处被列为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冰心故居、严复故居等15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月,福建省人大批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文保护“三坊七巷”和朱紫坊的传统坊巷格局和典型明清民居。</p> <p class="ql-block">福州南后街北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p> <p class="ql-block">有福之人自在福州!💗🐯🈶</p> <p class="ql-block">让一切美好定格在这一刻!🉑🉑💗💗💘💘💘</p> <p class="ql-block">福州三坊七巷街区内,其中一棵大榕树植于南后街的南侧,经过十余年时间生长,它蓬勃生长的树冠宛如一颗爱心,被游客亲切地称为“爱心树”,已成为三坊七巷拍照打卡C位树。“爱心树”高近30米,冠幅约25米。</p> <p class="ql-block">爱心树下比个心❤️开💗💗</p> <p class="ql-block">航班延误中。😅😅😅</p> <p class="ql-block">终于在2025-4-27号晚上20:20分登上:福州-沈阳 (MF8846 )次航班,踏上回家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