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村印象

老笨

<p class="ql-block">  九年前,生奇想,觅一有山有水农家乐,且路程不远,静住几日,聊度六秩之辰。于是,自驾走进了大山村。</p><p class="ql-block"> 深秋时分,皖南山区,一片郁郁葱葱。下国道,过省道,至石台县道,在一个标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方,下车询问,得知大山村还有十多公里的盘山路。</p><p class="ql-block"> 沙石路面,九曲蜿蜒,时坦时簸,忽上忽下,时闻底盘吻地的叹息。小半个时辰后,至一山坡平地,数辆小车停泊。俯视山脚下,一座徽派建筑村庄,似一颗硕大的珍珠,深嵌在群山环抱之中。大山村到了。</p><p class="ql-block"> 问“熙硒农家”怎么走?村民手一指,沿这段盘山路,径直向前,约六七百米就到了。悬崖峭壁上的羊肠道,看得心颤,岂敢通过。房东来人代驾至楼前。入住此户缘于停车方便。</p><p class="ql-block"> 晚上吃了蛋糕,喝了红酒。众游客纷纷赞许,这样过生日新颖别致。</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游览了神龙谷。它是村里当家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拾级而攀爬上了村里的最高点,在这个不是很高的山顶上,便看到山崖下流淌着一条溪流,对岸树木葱茏,飞流直下,看似平凡无奇的小山,竟孕育着如此惊艳的山涧风景,很是令人称奇。</p><p class="ql-block"> 沿着扶手栈道,缓缓前行,款款欣赏,看溪流迂回,听鸟儿鸣唱,不知不觉到了沧溪廊桥。依桥小憩,继续前行游赏将军岩。</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神农谷象小家碧玉,则将军岩犹如大家闺秀,多了不少气势和壮阔。岩石陡峭,山路崎岖,怪石嶙峋,飞瀑轰鸣,吊桥诡异,三步一景,冠之以将军岩还是贴切的。</p> <p class="ql-block">  几天里,周边景点游逛,村里村外转悠,早起晨走,夜观星斗,大饱秋色,大口吸氧,自在惬意。有时中午加个菜,喝碗大山土鸡汤,喝着啧啧嘴,就是与家乡的鸡汤不一样,这里是满满的硒元素啊。</p><p class="ql-block"> 闲暇,与房东聊了几次。王大爷年近古稀,精神矍铄,退伍回村里,村干部的岗位都干过,现在的楼房是从迁出户手里买的房基,率先搞起的农家乐,庄上的老屋办起了茶厂。王大爷说,听老人们口口相传,我们是西汉末代皇帝王莽的后裔,为躲避刘秀追杀,逃到皖南深山,最终定居在这里,但无从考证。村里的王家是大姓,长寿老人很多,没听说什么人得过像癌症这样的大病。他笑着说,我就喜欢喝茶,整天泡在茶水里,没什么毛病,浑身有劲。看着王大爷,也确实不像古稀之人。</p><p class="ql-block"> 离开的前一天早晨,被清脆的鸟鸣声唤醒,推门惊现一个白茫茫的世界,雾霭把整个村庄包裹的不见真容,远处的山峦,好像在腰间系了条银色的飘带,露出时隐时现的峰巅,一片海市蜃楼般的仙幻景象。房东说,这个季节看到如此景象,算是运气了。我们感到特别走运。</p> <p class="ql-block">  两年后,自驾游回程时,顺道与朋友再游大山村,依然住在熙硒农家。</p><p class="ql-block"> 几天下来,大家远离喧嚣,放空自我,尽享氧吧,对大山村渐生情愫。原生态,硒含量,性价比,三个词串起了生动而美好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与大山村毗邻的祁门县低岭村,有个条件简陋的教学点。退伍军人叶兴旺义务教学三十多年,硬是用一根扁担挑起了深山教育的一片天,被中央电视台推崇报道。我们徒步三公里,慕名参观。</p><p class="ql-block"> 结束时,刚刚走出村口的牌坊,突然,身后窜出两条大黑狗,径直冲到我们前面,身躯健壮,眼神犀利,吠叫低沉,我们不自然的互相靠近,警防不测。两位“不速之客”,稳稳的走在前面,时不时的回头看看。正当疑惑不解之时,又有两条黄狗,悄然的跟在我们身后。</p><p class="ql-block"> 前有大黑狗开道,后有黄狗断后,我们忐忑不安,脚步慌乱,生怕他们突然发起围攻。走走停停,前后观察。它们也停停走走,不紧不慢。似乎并无攻击之意,眼神里也没有凶狠,吠叫声也比先前温顺了,我们的心情渐渐的放松下来。忽然生出戏谑,它们莫不是出来幽会野合的?</p> <p class="ql-block">  在这大半个小时的行程里,黑狗和黄狗与我们默契同行,它们时而在草丛中穿梭,时而停下来等我们赶上。虽然没有语言交流,却能感到彼此的善意,仿佛我们不再是单纯的过客,而是融入了这片山水之间,彼此都是大自然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终于,我们要到大山村边界了。顷间,后面两条黄狗箭一样窜到前面,与两条大黑狗汇合,它们停下了脚步,一字排开,蹲坐在路口,目光和善,张嘴伸舌,目送着我们走进大山村。它们可是清一色的纯爷们啊,分明是尽地主之谊,专程护送我们抵达边界的。</p><p class="ql-block"> 瞬间,我们的眼睛湿润了,向它们挥手致意。随后,它们一转身,飞也返程,不一会便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这一刻,仿佛尘世凝固了,我们久久的站立在那里,静静的默念,灵犬护途,山水共情,这种超越物种的和谐共生,该是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普世大爱啊。</p> <p class="ql-block">  今年季春,受朋友相邀,第三次来到大山村。</p><p class="ql-block"> 大山村变了,变于道路。先前的县道乡道,铺设了沥青,路面平坦,标线清晰,犹如一个人穿上西装系上领带,变得气貌堂堂。还是那条路畔河流,还是那座路贯村庄,出落得楚楚可人了。</p><p class="ql-block"> 大约距大山村十公里处,崇山峻岭下的一片空旷地,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的仙寓山旅游服务中心,进山入口处耸立一座高大的牌楼,“中国富硒第一村大山村”金光夺目。乌黑油亮的沥青路,曲贯大山村。初来村里,那段从停车场到熙硒农家的盘山路,水泥浇固,畅通无虞。</p><p class="ql-block"> 村容村貌,今非昔比,几乎家家户户办起了农家乐,楼房鳞次栉比。村中央建起了市民广场,王氏家祠焕然一新。尤其是盘绕山体旧宅基上,新楼迭起,气势盎然。熙硒农家原在山坡上是一枝独秀,现已相形失色。</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硒源康养度假酒店,扬帆启航,改写了农家乐单一的旅居模式。眼下,两座大型旅服工程火热施工,均耗资过亿。可以预见,大山村的康养舒适度,正日新月异的擢升着。</p><p class="ql-block"> 当然,青山绿水,沁人心脾,依然故我。空气中的清新,神龙谷的冽静,周边景区的各领风骚,愈发洋溢着富硒之村负氧之庄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中国富硒第一村,虽为溢美,但与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齐名,实为上苍恩赐。硒为生命必须之微量元素,无比稀缺。寒来暑往,天南地北的人们,慕名向大山村聚拢,休养延年。</p><p class="ql-block"> 清晨时分,举目四顾,山道上,楼宇间,田埂边,溪流旁,人流如织,有的快步健走,有的太极健身,有的放声呐喊,有的注目远眺,一些年老体弱之人,也是手拄拐杖,蹒跚而行,一幅倾巢而动,皆有所好的晨练图。</p><p class="ql-block"> 暮霭沉沉,每户农家乐灯火通明,几乎每个房间都闪光亮。登高俯视,大山村成了流光溢彩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住的熙硒农家,天天爆满,不提前半月预订一房难求。北京的两位老夫妻,每年驱车几千公里,专程来大山村静养。畅言山水怡人,妙不可言,慢病缓解,神清气爽,一改以往每年住院保健的惯例,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前后近十年,三游大山村。从感官上,每次都有新的冲击,新的嬗变,这些冲击和嬗变,尤以徽派建筑的日渐式微为代价。第一次来大山村,粉墙黛瓦马头强还依稀可见,四犬陪伴的那一段路程,还是山清水秀,民居散落在峡谷之中,自然风光十分诱人。今天变成了另一番景象,徽派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城市宾馆的山村版,占据了一个个利好地段,原先的寥廓与静谧之气,已大势远去。</p><p class="ql-block"> 诚然,游人青睐大山村的不是粉墙黛瓦,而是富硒含量和负氧离子,又何必纠结于马头墙呢?</p><p class="ql-block"> 徽派建筑是江南民居的文化符号,绝非简单的居住容器,每一处细节都镌刻着地域文化密码,是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是凝固聚结的乡愁情怀。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就这么烟飞灰灭了,怎不令人惋惜呢?</p> <p class="ql-block">  乡村建设中的徽派古宅何去何从?是不是可以寻找第三条道路,既不是固守不变,也不是全盘推翻,而是在推陈出新中守住灵魂。</p><p class="ql-block"> 相邻的黟县的做法很值得深思。他们对百年老宅卢村的改造,坚持“活态保护”的宗旨,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留天井、马头墙等核心元素的基础上,巧妙地植入地暖、卫浴等现代设施,这种新旧共生的模式,让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而非解体。</p><p class="ql-block"> 愿古老而年轻的大山村,在推倒旧屋,建起新楼之前,是不是应该想一想,我们究竟为后代留下一个怎样的故乡,是外表光鲜却灵魂空洞的旅游景点,还是一个传承徽派基因,能够安放乡愁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