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再探我的宝藏花园

大计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去哪儿?出名景点人从众,我还是去那条幽静的小河边吧,终点是良渚博物院,那里有个新展。</p><p class="ql-block"> 果然,宝藏花园总是带给我意外的惊喜。各色的鸢尾花开得多漂亮啊!</p> <p class="ql-block">  这条河边小路走了无数遍了,但我还愿意拍它。每次的感觉都似不一样呢。</p> <p class="ql-block">  今天气温猛增到31度,我穿上了凉薄的衣衫。太阳很大,但大树遮荫,风也很大,吹在身上很爽。</p> <p class="ql-block">  今天来小河边玩的人还是满多的。英雄所见略同啊!</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良渚博物院。现在进去,既不要扫码预约,也无需出示身份证,确实开放了。</p><p class="ql-block"> 假日里的博物馆,参观者很多,大多是青少年,也有老师带学生来的。</p> <p class="ql-block">  柳村,原名柳遵韩,字景文,浙江浦江人,是中国现当代书画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头衔和经历这里就从略了,网上都能查到。</p><p class="ql-block"> 引用一段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的一段话:“柳村先生是我们所尊敬的艺术界前辈,是我们学校引以为荣的老校友,他的艺术精湛,人品高尚,深得人心。他早年遇到恩师吴茀之先生,国立艺专复员到杭州以后,又受到潘天寿先生的器重,来到我们学校任教,直到解放以后。他是美院在国立艺专时期的教师,现在仅存于世的几位之一,本身就是遗产,就是国宝。”</p><p class="ql-block"> 这幅《东风绽繁华》原是他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1989年又重新创作。</p> <p class="ql-block">  柳村先生在余杭工作六十余年,画了一系列“良渚风物”的主题画,我猜这也是他改名柳村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幅牡丹画的是普宁寺的古牡丹。把介绍的第一段文字记录在此。</p><p class="ql-block"> “有志书记载,余杭东塘普宁寺牡丹,为明代爱国名将于谦手植,即便以“牡丹之都”之称的洛阳,也见不到如此苍老高大的古牡丹。柳村先生性本爱自然,常赴普宁,领略牡丹丰姿,且观察甚微,胸中有深意,尽染笔墨,妙显其态。”</p> <p class="ql-block">  他还画良渚鱼鹰。</p> <p class="ql-block">  金华斗牛。</p> <p class="ql-block">  农家小鸭、鸡群、河蟹、葫芦、塘栖枇杷熟等等。</p> <p class="ql-block">  《丰收在水乡》。这种场景现在很难看到了吧。它具有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  《杏花春雨江南》。典型的江南区域自然风光。一句古诗自然吟出。</p> <p class="ql-block">  潘天寿说:“知画者,必知书”。(《听天阁画谈随笔》)柳村把书法特点浸淫到他的画作意蕴之中。</p><p class="ql-block"> 看到柳村书画里这些熟悉的地名,作为新良渚人的我,很觉亲切。</p> <p class="ql-block">  他也画瓷盘、扇面、条屏等。</p> <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院出来,见到这棵大树,觉得真是根深叶茂啊!</p> <p class="ql-block">  这个地方,我的好友也来过。</p> <p class="ql-block">  再从小路走回去,又是别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不是花红,是叶红。</p> <p class="ql-block">  如此波光潋滟,树下清流,徐志摩们见到了,是不是又该写首诗了。</p> <p class="ql-block">【坚持原创。不使用A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