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82年,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代。这一年,我们县的水稻良种场落实了责任制,分田到户。父母亲工龄长,工资高,分田按工资额计算,我们家分得了10.52亩水田,还有两亩旱地。父母都已年过半百,作田种地是力气活,让他们承受如此大的负担,我们实在不忍。更何况母亲一直体弱多病。高考后,我离录取分数线差了20分,没选择重读,毅然回到家里,与父母一同肩负起生活的重担。</p> <p class="ql-block">大年三十,风和日丽,气候宜人。父亲早早起床,忙着做饭弄菜。老家磨塘胡有吃早年饭的习俗,还得赶着姐姐的时间。姐姐8:10到,她今天要在三处吃年饭:我们这边、县城家中,还有姐夫的升丽姐家。今年姐夫和外甥小周健没来,派姐姐代表。姐姐到时,父母已将年饭菜弄好。</p>
<p class="ql-block">吃年饭前,我将自己写的一副对联贴到门框上,红彤彤的对联,令门前增色不少。爆竹历年少得放,今年为图吉利,父亲买了封“千子头”。爆竹是庆弟燃放的,往年是开门吃的年饭,按姐姐提议,今年关起门吃年饭,说是这样可以留得住财。姐姐嫁到县城,跟亲母学了不少老规矩。</p> <p class="ql-block">母亲几天前,老病气管炎又犯了,今天稍好些。一家六口人围拢一桌,又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了。新糯米酒还未做好,我们就喝姐姐送来的红葡萄酒。菜基本上还是老样子:肘子、鸡、鱼、笋子、煎豆腐、腐竹、红枣等。母亲还尝试做了蛋松,香甜酥脆,口感极佳。</p>
<p class="ql-block">我们随意地吃着菜,饮着酒,其乐融融。家和万事兴,虽说我家暂时还比较困难,相信只要全家人齐心协力,未来总会过上好日子的。吃罢年饭,快十点了,姐姐喝了杯茶,便骑自行车匆匆地回县城去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邀了几个人“打升级”。那时还没兴“拖拉机”,只是一副扑克牌的那种,大光、小光、35分,到A,都得钻桌子。许久没打扑克,偶尔打一下感觉挺有趣。大过年的,就得过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娱乐也是享受人生快乐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现在,农村实行了分田到户,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了。看看年三十晚上的夜空,燃放的烟花便略见一斑。那一颗颗红色闪亮的冲天炮,刺向夜空,发出“啪!啪!”的声响。市场开放了,物资丰富了,今年的烟花爆竹品种繁多,有冲天炮、花炮、彩鞭、地老鼠、孙悟空、仙女散花、大地红……村民们手里有了钱,也都舍得花上几十百把块钱,买上它放一放,给节日增添热闹喜庆的气氛,让年味更浓些。</p><p class="ql-block">远远看去,一团团光亮在移动,那是村里的小孩子提着小灯笼,走家串户玩耍嘻戏,他们闹到半夜也不困倦,这也是近两年复兴起来的习俗。一团团火球在村中穿梭,村子欢腾活跃了。再近瞧,孩子们欢乐的表情,漾溢在他们的小脸蛋上。</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