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同事——老三届知青绿宝石婚所思

石安源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普天同庆,愿朋友们节日愉快!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也是同事结婚55周年——绿宝石婚的纪念日。岁月如梭,回首往昔,不禁感慨时光飞逝。</p><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5日,他们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踏上了下乡的征程,来到普兰店双塔公社永宁大队马庄生产小队的青年点,投身于插队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时,青年点的12名同学,平均年龄尚不足18岁,远离家乡和亲人,满怀理想与激情来到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p> <p class="ql-block"> 回首往昔,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响应号召,踏上上山下乡之路,笑容里满是无畏与坚定,那是青春奔赴广阔天地的豪迈。</p> <p class="ql-block">  在马庄青年点,大家亲如一家,简陋的房屋见证了无数的欢笑与汗水。</p><p class="ql-block"> “青年点”是20世纪60~70年代的产物,12人共同居住生活在这五间房内,中间(又称外屋地)是烧火做饭的地方,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左右两侧各一个大锅灶。大锅灶的烟道和左右两侧房间的大炕相通。男女生分开,各住在进门左右侧两间房内。有一名女生做饭,还有一名“点长”负责这里的一切事情。</p> <p class="ql-block">  他说:“当年我独坐花生堆,望着蓝天,心中思绪如麻,丰收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交织。这些画面,是一代人用热血与激情书写的青春史诗,虽已远去,却永远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这张结婚照,定格了他们的爱情瞬间。彼时,他们身着朴素衣衫,神情庄重又带着一丝羞涩。没有华丽的背景,没有繁复的装饰,却有着对彼此的坚定承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这简单的画面,承载着他们携手相伴、风雨同行的开始,是岁月中最温暖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  在马庄,这处三间草房是岁月深处的温暖港湾。斑驳的墙壁,爬满藤蔓的屋顶,见证了无数平凡又珍贵的日子。站在房前,往昔的劳作与欢笑仿佛就在眼前,它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是那段扎根农村岁月的永恒记忆,承载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深情。</p> <p class="ql-block">  这两张照片,如同一本时光之书的两页,记录着岁月的变迁与深情。当年,在乡下这间质朴的婚房里,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开启了生活的新篇章。简陋的石墙、质朴的陈设,见证了携手相伴的承诺,那是爱最纯粹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30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再次站在这熟悉又略显沧桑的房子前,往事如潮水般涌来。脸上的皱纹,是岁月的刻痕;心中的感慨,是时光的馈赠。曾经的青春年少,已化作成熟稳重;曾经的懵懂憧憬,已成为现实的柴米油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重返这里,脚下的土地、眼前的房屋,每一处都藏着回忆。那些一起劳作的日子,那些在窗前共赏日落的时刻,那些在屋内互诉衷肠的夜晚……都在提醒着,这段婚姻走过的路,有艰辛,更有幸福;有风雨,更有彩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岁月改变了容颜,却让这份爱愈发深沉。站在这里,百感交集,是对往昔的怀念,是对彼此坚守的感恩。这不仅是一座房子,更是爱情的堡垒,承载着一生的记忆,在时光里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农友并肩坐在谷堆旁,看夕阳把场院涂成金黄——原来丰收的喜悦,是汗水的回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些老照片,串起了一段段难忘岁月。在马庄,那间草房是青春的驿站,承载了十年的时光与梦想。与农村朋友的合影,定格了质朴纯粹的情谊。沈阳故宫、老虎滩,留下了足迹与回忆。和家人的照片,满是温情。往昔如诗,虽已走远,却在记忆中永不褪色,那是一代人独有的青春注脚,是岁月深处的珍贵宝藏。</p> <p class="ql-block">  车轮碾过蜿蜒的土路,扬起的尘埃裹着十年的光阴簌簌而落。1970年那个槐花沁香的五一,红绸扎就的花轿颤巍巍穿过田埂,将我和这片土地永远系在了一起。当同窗们乘着绿皮火车奔向远方,或是背着行囊踏上求学、军旅之路时,我只能站在晒谷场边,看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金灿灿的麦浪里。暮色中,我攥着粗糙的锄头,望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酸涩的泪滴在沾着泥土的衣襟上——原来扎根的不仅是双脚,还有祖祖辈辈都挣不脱的命运枷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直到1979年深秋的某个清晨,一纸回城通知如惊雷劈开阴霾。收拾行李时,泛黄的结婚照与孩子们的虎头鞋在木箱里静静相对,恍惚间才惊觉,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早已在岁月的磨盘下,淬炼成能撑起四口之家的脊梁。站在村口老槐树下回望,斑驳的树影里重叠着无数个挑灯夜织的夜晚,和孩子们跌跌撞撞奔向我的模样。热泪突然夺眶而出,这漫漫长路,载着多少未说出口的委屈,又盛满了多少重燃的希望啊!</p> <p class="ql-block">1980年1月,我正式被招工进入大连轻工机械总厂,彼时已届而立之年。一晃眼,又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了30年,如今已退休,步入75周岁的高龄。人生短暂,古稀之年更应珍惜当下,愿自己能够健康、平安、快乐地度过余生,享受这来之不易的晚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  岁月的风掠过记忆的荒原,那些被时光浸染的往昔,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那些浸透汗水与泪水的日子,那些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瞬间,早已成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烙印。</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望,我们没有丝毫怨怼,反而眼眶发热、心潮澎湃。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我们比任何人都更懂得生活的分量,更珍惜平凡中的珍贵。这份独属于知青的记忆,是岁月赠予的勋章,值得我们永远骄傲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满江红·绿宝石婚感怀</p><p class="ql-block"> 五一良辰,逢双庆、心潮翻浪。忆往昔、青春年少,志凌霄上。响应号召离故里,扎根乡野情高涨。马庄处、十二少年郎,同欢唱。</p><p class="ql-block"> 结连理,情难忘;迎岁月,何辞怆。历十一载风雨,终成佳酿。昔日孤身来僻壤,今朝四口归城巷。暮年至、且踏遍山河,休虚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