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湘人路》连载——父亲身上那道伤痕

小平先生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放假五天,人们都去四处游山玩水,吃喝玩乐;而我却宅在家重新整理自传的童年部分,记忆深刻的涟漪,又一次翻卷奔涌在我的眼前。父亲为共和国钢铁事业拼命炼钢的故事,值得我在五一劳动节做一次深情的回顾。也让我们家的后人好好学习了解先辈们创业艰苦的故事,同时也会对我的读者有个交待。父亲对我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其精神价值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 1959年夏天,在抚顺北台我的家里,父亲破天荒竟然会没去上班,他竟然却躺在床上,我很奇怪,从来没有在大白天看见父亲躺在床上的情景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趴在他肚子上玩,撩起他的衣服,突然发现他肚子上有一长条4寸长的紫红道道,有手指肚粗。我疑惑地问:“这是咋地了?是长虫子了?”父亲说:“儿子,爸爸开刀了,这是刀口留下的疤痕。”还只有5岁的我,不明白父亲是在哪里碰着了,竟有这麽长的刀口,后来才知道原来父亲那天半夜和工人们一起在一炼炉前炼钢因用力过猛将肠子梗阻而手术所致。</p><p class="ql-block"> 1956年3月,父亲在北京参加重工业部第一届先进生产者会议,见到了毛主席,回到抚顺钢厂后成为了一位“红色工程师”,党组织要吸收他加入共产党,他说,自己愿意做一个党外“布尔斯维克”,他有点“小布尔乔亚”,喜欢无拘无束,他不愿意干行政管理工作,属于吃技术饭的书呆子。现在的人要是像他当年那样去北京见过毛主席走红后,肯定回来会削尖脑袋入党、提干、当官、发财,眼看到手的大好机遇却被他轻易放过了。</p><p class="ql-block"> 他从北京开会回来,工作比以前更卖力气了。每天早出晚归,我都看不到他的影子。1958年2月28日,中共中央要求干部下放劳动锻炼。下发《关于下放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文件指出,干部队伍中的大多数年轻干部,一般没有经过或基本上没有经过战争、群众斗争和劳动锻炼。为了建设一支有阶级觉悟和业务才能、经得起风险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动员大批知识分子干部到工厂、农村去参加体力劳动。</p><p class="ql-block"> 1958年大跃进,父亲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还有妹妹到台湾,属于有海外关系,这样的小资知识分子,自然被看作需要思想改造的对象,必须限制使用改造,让他们下去劳动锻炼,对他们灵魂进行一番脱胎换骨地彻底的改造,走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1959年——1960年干部下放劳动锻炼,父亲在下放名单之列,。这两年,父亲天天在车间和工人一起炼钢,在炼钢炉前,他头戴柳条帽,身穿工作服,忍受着上千度钢炉的高温,挥动钢锹,单纯的机械劳动,往钢炉里加料;这两年,他脸,黑瘦黑瘦的,灰土土的,没有了光泽。他经常要加班,而且很晚很晚才下班。</p><p class="ql-block"> “1958年毛主席树起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并提出全年要完成1070吨钢的任务。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在此形势下,抚顺钢厂也有着一些违背经济规律作法,做了一些拼体力、拼设备、杀鸡取卵的事,使生产遭受严重受损。”(摘自《抚钢史》)父亲就在那个年代靠拼命大炼钢铁患了肠梗阻。</p><p class="ql-block">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1959年夏天,父亲刚吃完饭就和工人们一起挥汗如雨,抡锹送料,由于用力过猛,造成肠梗阻。霎时,父亲痛疼难忍,工人们马上把父亲用带车子推着送到二院,医生检查,发现他患的是——肠梗阻,必须马上开刀手术,医院马上给母亲打电话,要母亲连夜来医院手术签字。</p><p class="ql-block"> 那一夜,父亲躺在手术台上,平生第一次做手术,他开始有点害怕,血压升高,可后来他想:发昏当不了死,要勇敢,要坚强!父亲默默强忍着剧烈的疼痛,头上豆大的汗珠劈里啪啦地掉,手术长达三个多小时,肠子里面梗阻部分被外科刘大夫顺利理顺,光刀口缝合就花了大半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为了给抚顺钢厂国防军工炼出优质钢材,“抚顺钢厂当时流传这样的口号:“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醒了就干。”“拿黑天当白天,以雨天当晴天。”“为钢而战,分秒必争”。”(摘自《抚钢史》)</p><p class="ql-block"> 父亲这一代热爱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是这样,为建设新中国,与帝国主义争分夺秒,完全置个人生命安危而不顾,日夜奋战在钢铁生产第一线。</p><p class="ql-block"> 我那时根本见不到爸爸的身影,只是有时想念爸爸了,在邻居王县长家借用一下电话,给在夜里加班的爸爸通个电话,听到爸爸的话语声,我就高兴快乐得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知道我想爸爸,爸爸手术终于可以休息的一天,她悄悄带着我和姐姐去第二医院看父亲,当时,医院管理非常严格,门卫不让进,父亲是身穿带蓝条的患者服将我裹在他的患者服里混进二院二楼201病房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如孙悟空在老君炉里炼出火眼金睛一样,两年来的艰苦炉前炼钢也磨练摔打出来了他更坚强的意志,他没有被肠梗阻所吓倒,也没因不被信任而因此气馁,而是继续积极为党为国家拼命工作。</p><p class="ql-block"> 此后,小时候, 我每次到洗澡堂洗澡都会看到父亲这处刀口,足有四寸长,为了给祖国多炼钢,父亲和战场上的战士一样冲锋陷阵,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喷酒在钢花四溅的钢炉旁,为了不辜负湖南老乡毛主席的鼓励,父亲拼了命的炼钢,简直就是《水浒》里的拼命三郎——石秀!</p><p class="ql-block"> 父亲有一句最闪光的誓言:“做为一名工程师,我要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祖国的钢铁事业,工程师要死在钢炉上!”这是怎样的豪言壮语啊!父亲说到做到,他真是为祖国钢铁事业鞠躬尽瘁。</p><p class="ql-block"> 限制使用改造下放劳动这两年,父亲没有被劳动所吓倒,反而是自觉积极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热的钢炉旁,他非常热爱劳动,他和工人打成一片,丝毫没有一点工程师的架子,工人们非常喜欢跟他在一起,刘柏林当时在一炼车间任段长,后任新抚钢厂副厂长,工会主席,当时刘柏林经常来我家串门跟父亲学技术,炼钢工人一来我家就是一大帮,柏林叔叔还跟我开过玩笑,逗得我哈哈乐。</p><p class="ql-block"> 1959年——1960年3月19日工人们给父亲一年来深入一炼车间班组劳动时是这样下的鉴定:“出勤率高,并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p><p class="ql-block">1、朱盾同志政治思想挂帅,在劳动锻炼中,能积极主动参加车间各种会议活动;</p><p class="ql-block">2、朱盾同志在劳动锻炼中,放下了工程师的架子,工作一向积极肯干,热情很高,不但自己专责工具管理得好,供应得很及时,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助旁的专责,并且给下一班创造条件,群众关系非常好。真正做到了与工人同甘共苦,密切联系群众;</p><p class="ql-block">3、朱盾同志在劳动锻炼中,不仅培养了工人阶级的感情,加深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他劳动热情高,干劲足,对于我们的鼓舞和促进很大,处处以身作则,同时也是我们班组一位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自从他来到我们车间,积极带动了我们,使我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好,他始终要求我们早期吹氧,使吹化期大大缩短,真正地帮助我们减少了化学分析,消灭了废品,他什么活都干,在身体不好有病的情况下还能够连续坚持上班工作,给我们树立了好榜样;</p><p class="ql-block">4、朱盾同志在劳动锻炼中,能甘心做工人的小学生,有不懂的能虚心向工人请教,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叫我们用手把着他的手拿着耙子除渣、取样等,同时他能很耐心地去帮助别人,给我们上课,给我们讲解一些我们搞不清的东西。”所以说,他在工人和干部中的威信很高,是一位人人称赞的人民工程师。”</p><p class="ql-block"> 读了工人们这些对父亲的劳动改造鉴定,我看到在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道路上父亲自觉接受思想改造,与工人们打成一片,干体力活也是把硬手,他干劲大,热情高,人缘好,当时工人们非常认可父亲的技术质量,称赞他炼的国防钢为“盾牌”钢。</p><p class="ql-block"> 但是小时候每次洗澡看到父亲肚子上那一道伤口,我心里都很不是滋味。现在再写时,想起父亲遭罪的那一夜,我不禁热泪盈眶,我的父亲真是一个钢铁锻造出来的硬汉子,大家都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就是这样用拼命硬炼出来的,好样的,我的爸爸!</p><p class="ql-block"> 2000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父亲当年参加的重工业部第一届先进生产者称号被认定为省劳模,并补发了奖金。父亲恰恰在八十二岁那一年得到这奖金,一年后辞世,可谓含笑九泉。</p><p class="ql-block"> 共和国没有忘记辽宁省抚顺钢厂这位劳模。父亲确实是一位爱岗敬业忠心报国甘洒热血写春秋我们伟大民族的脊梁,我要感谢共和国没有忘记他……</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人们多幸福啊,可是他们可曾想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呢?可曾想到在那个最艰苦年代我们的先辈含辛茹苦英勇奋斗的历史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