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宝石公主邮轮南极半岛、南美五国之旅(三、智利)

月季

<p class="ql-block">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浩瀚无垠的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南北长约4352公里,东西宽仅为180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智利的文化融合了西班牙和原住民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民俗和传统。</p> <p class="ql-block">1月19号上午7:50的航班从库斯科起飞,经利马转机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p><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机场行李检查非常严格,拿到行李大多数都贴上了红标签或蓝标签,这就意味着需要填写申报单,开箱检查。等一个团队检查完走出机场近晚上八点了。用了晚餐后入住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1月20日游览智利第二大城市瓦尔帕莱索 。瓦尔帕莱索位于圣地亚哥西北部120公里,曾是南美最重要的商业港口之一,称作“小旧金山”和“太平洋明珠”。船只途经这里,穿越麦哲伦海峡,往返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但随着巴拿马运河的开通,这里辉煌不再。但依然是智利最重要的港口和智利海军的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的索托马约尔广场位于瓦城的中心,广场正中是纪念1879年5月21日智利战胜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伊基克战役的智利海军英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顶部,是智利“海军第一英雄”阿图罗·普拉特塑像,纪念碑下面的地下室里安放着海军阵亡将领墓。</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蓝色的建筑是智利的海军大楼。门口有军人守护。</p> <p class="ql-block">索托马约尔广场正面对着港口,码头上整齐堆放着大量的集装箱(也有中国)的,等待着新的旅程。也看到了几艘智利军舰。守护着这片海域。</p> <p class="ql-block">瓦尔帕莱索老城区的房屋依山沿海而建,为了方便居民上下山,在1883年修建了轨道式缆车。索道名为康塞普西翁缆车 索道,这种像电梯又像列车的迷你式车厢悬挂在轨道之上,有车轮有铁轨,大都呈30度以上的倾斜,已有150多年历史的特殊缆车,199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瓦尔帕莱索的缆车系统成为世界一百个濒危历史文化宝藏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条百年历史的木质缆车带我们登顶,俯瞰城市与港湾,老城、新城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随着老式缆车缓缓爬升,眼前是一场色彩的狂欢。红橙蓝绿的房屋层层叠叠地点缀在陡峭的山坡上,远远望去仿佛童话世界般绚丽。但走近细看,又能察觉到破败房屋与贫民区的真实存在。漫步于起伏不定的巷弄之间,有时能透过豁口眺望太平洋的湛蓝,有时则钻入被涂鸦与欧式建筑环绕的小径,每一步都藏着惊喜。</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涂鸦不是边缘文化,而是一种被整座城市所接纳与拥抱的表达方式。它成为城市精神的一部分,展现出瓦尔帕莱索的自由、多元、大胆与生命力。瓦城也是波西米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小城处处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在浓浓的艺术氛围前,使人陶醉,深陷其中。</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手工制作的冰箱贴,与众不同很有瓦城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老城区后,地接导游给我们安排智利海鲜餐,品尝南太平洋海鲜美食。</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在瓦尔帕莱索西北面的博尔德安查海滩戏水,岩石突出海面,湛蓝的南太平洋海水,在阳光映照下,泛起闪闪银光,真不愧是度假胜地。</p> <p class="ql-block">“摩艾”巨石像,是从复活节岛运来的巨石,现成了打卡景点。</p> <p class="ql-block">城市花钟已有六十多年历史了,至今仍走时精准,也是瓦城网红打卡地。瓦城游览结束。下午五点多返回圣地亚哥。</p> <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是智利的首都,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古城,也是智利的政治中心。因1月21号中午的航班飞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没时间深入了解这座城市,只能利用上午匆匆的游览一下武器广场周边的一些西班牙的殖民地建筑,“中央邮局”、“历史博物馆”、“神圣主教堂”。“皇家法院”、“宪法广场”“总统府”等。</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的塑像是佩德罗瓦尔蒂维亚,是智利的征服者。</p> <p class="ql-block">智利的总统府又称为拉莫内达宫</p> <p class="ql-block">游轮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经3天的海上巡航 ,于1月26号早晨7点左右抵达麦哲伦海峡岸边的蓬塔阿雷纳斯。船没能直接靠岸,通过游轮放下的小艇接驳上了岸。蓬塔阿雷纳斯位于智利南部,南纬53°10′,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大陆城市,也是智利最靠近南极的地方。距离南极海岸线仅约1418.5公里,是“飞越德雷克海峡”的南极旅行前站,也是各国科考队补给站,地理位置十分重要。</p> <p class="ql-block">游轮停在了海上,由小艇接驳上岸。我们在小艇上拍下了蓝宝石公主游轮在海上的英姿。</p> <p class="ql-block">穆尼奥斯山观景平台(是城市最高点)能俯瞰整个城市及麦哲伦海峡,停在海上的游轮也清晰可见。这座城市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观景平台旁竖着两块指路牌,路牌上标注着世界各城市至此的距离,有一块路牌上显示北京的距离一万八千多公里。我们很惊喜,飞越了大半个地球,来到了离祖国最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520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首次通过该海峡进入太平洋,故命名为麦哲伦海峡。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绕了大半个地球来到了这里,通过这里前往南极探险好期待呀!</p> <p class="ql-block">蓬塔阿雷纳斯的海滨大道充斥着自然和历史文化气息。可以看到各种雕塑和纪念碑,这座城市充满了探险精神,更显现了这座城市为航海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沙尔克顿爵士雕像。沙尔克顿英国皇家探险家,以卓越的胆识、无畏的勇气和丰富的航海探险经验、为人类留下了四次南极极地探险的经历,为后续的南极科考事业垫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1900年建造的栈桥残垣,至今仍屹立在麦哲伦海峡边,她是世界航海发展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2014年智利总统建的纪念碑。纪念蓬塔这座城市的勇敢无畏的探险精神;永远传颂着人们与荒野、与极地的探索故事。</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500年,塑造了这个地球的造型,500年前航海家麦哲伦率领5艘船和265名船员,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之旅。以证实地球是圆的。</p> <p class="ql-block">萨拉斯·布拉瓦尔博物馆(维多利亚号博物馆)这里展出了麦哲伦探险队的旗舰船维多利亚号1:1的仿制船,以了解当年的航海历史。</p><p class="ql-block">麦哲伦,萄萄牙探险家、航海家,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离开西班牙,开始环球航行,1520年10月到达蓬塔阿雷纳斯,1520年11月底麦哲伦船队驶入太平洋。1521年4月麦哲伦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船队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于1522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出发时5艘船200多人,回到西班牙只剩维多利亚号一艘船和幸存的18人,很悲壮。由于前人的付出,成就了伟大的航海事业。</p> <p class="ql-block">登上维多利亚号木船,仿佛时空穿越,在500多年前就这艘木船在惊涛骇浪,变化无常的大海中完成了绕地球航行的伟大创举。感叹前人的勇敢、不折不挠的勇气、无畏无惧的牺牲精神为世界航海史立下丰碑。</p> <p class="ql-block">在市中心的武器广场,耸立着一座麦哲伦纪念碑,纪念这位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的伟大航海家。</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基座上,雕刻着一个赤足而坐的印第安土著雕像,因其巨大的双脚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大脚汉”。出发前往南极的船员们,都会在航行前来到这里,亲吻或触摸雕像的大脚,祈求航行的顺利和平安。</p> <p class="ql-block">大家祈求南极探险平安顺利,大脚被摸的锃亮。</p> <p class="ql-block">蓬塔的萨拉布劳恩市政公墓,为世界十大最美公墓之一这座公墓因为历史意义和建筑价值都非常突出,成为智利南部的四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智利的整个游程结束了。行程中没有安排复活节岛和百内国家公园还是很遗憾,这是二个非常值得游览的景点。下午三点半返回游轮,继续下一程的旅行。敬请关注下篇(四海上巡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