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北陵公园

潘子菁

<p class="ql-block">雨后的北陵公园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一边走扑鼻而来一股股松针和花混合的味道,瞬间让我想起了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一起在北陵公园里游玩,看着路人总有种熟悉的感觉,像邻居,像同学,像童年的玩伴……</p> <p class="ql-block">北陵公园后山的松鼠🐿不怕游客,经常有游客带一些坚果喂它</p> <p class="ql-block">沈阳北陵公园(清昭陵)内拥有大量古松,其中树龄超过300年的古油松是重要的历史遗存。根据公开资料和园林部门的统计,目前公园内明确标注树龄达到或接近370年的古油松约有30余棵。这些树木主要分布在神道两侧及陵寝周边,是清初建陵时栽植的,具有极高的历史与生态价值。</p> <p class="ql-block">看到熟悉的昭陵西门,想起了曾经早起晨练从北陵西门进来遇到的第一个门就是这个西门</p> <p class="ql-block">昭陵核心建筑-隆恩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始建年代:1643年(崇德八年)与昭陵同步建造,现存建筑经康熙、乾隆朝修缮,保留清初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1、橙黄色琉璃瓦为清代皇家陵寝主殿专属(黄色象征皇权),檐下青绿彩绘的"旋子彩画"是清代官式建筑的典型装饰。</p><p class="ql-block"> - 御路石雕:石阶中央的龙纹御路石(五爪龙)为帝王陵墓独有,龙首朝向殿宇,体现"御龙升天"的寓意。</p><p class="ql-block"> - 规制等级:宽阔的三出陛石阶(正中御路+两侧台阶)与石护栏,符合《大清会典》中帝陵隆恩殿的建造标准。</p><p class="ql-block">2. 隆恩殿的功能与象征</p><p class="ql-block"> - 祭祀核心:清代帝陵中,隆恩殿是举行大祭(清明、中元等)的场所,殿内原设神牌、供案,现陈设已调整。</p><p class="ql-block"> 3. 历史与保护现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内的赑屃(bì xì)驮柱,龙首赑屃(bì xì)是清代皇家御碑的专属基座,此处的驮柱设计极为罕见,推测为祭祀仪轨中的特殊构件,可能与"御足本"(帝王仪仗用品)的安放有关。</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门前的守陵石狮1643年始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右侧为雌狮踏幼兽(象征子嗣昌盛)</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月牙城</p><p class="ql-block">又称哑巴院,形状如同一奇新月,故名月牙城高约6米,边长约96米,北墙正中有彩色玻璃照壁。城是陵寝建筑布局中方城与宝城中间出现的一个特殊空利用两侧磴道上下方城和宝城</p> <p class="ql-block">这个昭陵地宫前的石壁,据说上面有机关可以打开地宫大门,也有可能打开以后会有很多弓箭🏹放出来</p> <p class="ql-block">昭陵正门外的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p><p class="ql-block">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因其地处沈阳城之北,俗称北陵。</p><p class="ql-block">清昭陵始建丁清崇德八年(1643年),同年葬太宗皇太极于陵内,顺治元年(1644年)定陵号称昭陵,顺治七年(1650年)孝端文皇后入葬,顺治八年(1651年)陵制初备,此后,康熙、乾隆、嘉庆等朝又多次增建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清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清昭陵古地16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38座(组),作为清朝兴起之初营造技术水平的代表建筑,清昭陵基本沿袭了明代的皇陵规制,建筑形式又融入了满族兴起时期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是皇陵建筑中满汉文化融合的典型范例。</p><p class="ql-block">1927年清昭陵对公众开放,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昭陵悠久的历史文化、精美的皇陵建筑,令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现已成为沈阳知名的清文化旅游品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