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丰镇市大庄科村史考略 解二虎

西尔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内蒙古丰镇市大庄科村史考略</span></p><p class="ql-block"> 集宁师范学院 解二虎</p><p class="ql-block"> 最近查看《丰镇市地名文化史料》关于大庄科的介绍,很有感触,曾经的辉煌现在只是过往。大庄科,据考证金代时形成村庄,称作猫儿庄。历史上的土木之变即是因明军在猫儿庄一带中了蒙古骑兵也先的埋伏而大败,在土木堡明朝皇帝英宗被俘到北国。清朝统一全国后猫儿庄成了较大的村镇。据地名普查资料,清顺治七年(1650年)更名为大庄科,管理丰镇厅放地后的升科(纳税)事宜。其距元山子东北5千米,占地面积22.4平方千米,现住608户,1691人。</p><p class="ql-block"> 由于和“土木堡之变“相关的一场战役叫“猫儿庄战役”,发生在丰镇境内,那么到底猫儿庄在哪里?史学界有争论,丰镇厅志(364页):“猫兒莊《省志》云在陽高縣北一百里,其北二十里有口子墙,以今考〔之〕,當在四美莊、大莊科之間,疑即俗名帽兒山”。帽儿山就是黑土台帽儿山村,北距隆盛庄边墙20里左右,东南距大庄科20里左右,我从感情上相信猫儿庄在帽儿山村。</p><p class="ql-block"> 但现在更多的资料说是猫儿庄是现在的大庄科,大庄科的史料丰富、地位突出,远比帽儿山,从史料更相信是大庄科。(下一篇介绍帽儿山)下面是大庄科的历史考略:</p><p class="ql-block"> 现在属于元山乡的大庄科村历史悠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金代,大庄科在金代已有记载,当时被称为“猫儿庄”。根据《大金国志》记载,猫儿庄是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贸易点,地处草原与农耕区的分界线上。元代时期,猫儿庄的商贸活动进一步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集散地。明永乐元年(1403年),阳和卫指挥使舒真在此创设猫儿庄堡,是明代前期大同镇三十一堡之一,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期间,猫儿庄是明军与瓦剌部交战的重要地点。(以上信息都是网上查询到的,本人没有亲自查询过史书,现在有的学者认为猫儿庄是帽儿山村,也有发表的论文)。</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大庄科被设为巡司,成为重要的行政管理点。丰镇厅由丰川卫和镇宁所合并成立后,当时的公署设置有:厅治、司狱署、巡检署、丰川守备署(在兴和高庙子)、把总署。其中二个巡检署,一个是大庄科巡检署(在大庄科村)另一个是丰镇厅巡检署(在兴和高庙子);二个把总署,一个是四美庄把总署,另一个是丰镇营把总署。当时只有丰镇城、高庙子、大庄科、四美庄是丰镇厅的主要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点。</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大庄科成为重要的行政区域,。1913年,丰镇划分6个区,其中第五区为大庄科区,管辖现在的浑源窑乡、元山乡、黑土台镇等丰东的大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至1953年,大庄科属于丰镇县的第五区——大庄科区。1953年至1958年,大庄科属于元山公社。1962年至2001年,属于大庄科人民公社或大庄科乡。2001年,大庄科乡并入元山子乡。成为大庄科村委会,管辖大庄科三队、大庄科四队、大庄五队、大庄六队、大庄科七队、三元井、饮马沟等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文化遗迹</p><p class="ql-block">1. 古佛寺遗址:大庄科村有一处辽金宋元时期的古佛寺遗址,遗址中的文物证明了其历史的悠久。</p><p class="ql-block">2. 古井:大庄科村有一口古井,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p><p class="ql-block">3. 大庄科河:金、明两朝称为阳河,或旋鸿水,清顺治七年更名为大庄科河。该河流经52千米,流域面积623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4. 盘羊山:大庄科村南面就是盘羊山,北魏时期重要的地理标志之一,与北魏皇帝的北巡活动有关。</p> <p class="ql-block">历史人物,丰镇厅志在孝子中记载:张仁,大庄科村民也。家甚贫,力耕自给。其父进财素患腿疾,艰于步履,每如厕,仁亲负出入。至于饮食,虽甚急迫,必亲侍之,久无倦色。里人(兢)[兢〕传其孝。年已八旬,犹健焉。</p><p class="ql-block">现代人物,本人没有研究,有知道的请留言</p> <p class="ql-block">大庄科老井</p> <p class="ql-block">大庄科东面的山,山下阳高守口堡来猫儿庄、隆盛庄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大庄科村全貌,背后的山酷像一只横卧的猫,猫头在右,还有胡须。所以叫猫儿庄。</p> <p class="ql-block">大庄科东面河流,已干涸,现在为季节性河流。</p> <p class="ql-block">这可能是瓦剌军攻击明军的地方,事先埋伏在山上,当明军经过时,他们居高临下,万箭齐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