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峰散文 梁春云,点评妙一一读梁春云《写的是南瓜,道的是人间情和义:读<奶奶的南瓜情结>有感》

杨安琪

<p class="ql-block">肖峰散文 梁春云,点评妙一一读梁春云《写的是南瓜,道的是人间情和义:读&lt;奶奶的南瓜情结&gt;有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 肖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梁老师,您好!我觉得,你现在所处的岗位很好。从事文学杂志、书籍编辑工作十多年,有丰富的惨淡经营的经验,在写作上有坚实的基础,可以做到“一举四得”:</p><p class="ql-block"> 一是作为编辑,乐为他人做嫁衣。你的点评写得好!奶奶的磁场强度很高。乡亲们常常找她倾诉不快,她总是耐心相劝:"想不通的时候呀,看看南瓜,满肚儿甜,从来都不争不抢,跟傻瓜一样,只知道一味往上爬,哪一种果实有它长得大呢?理这东西啊,越让越多,越争越少,爬得高才看得远……"奶奶超强的磁化作用,使得乡亲们犹如顺着磁场方向排列的分子共同作用,齐刷刷朝着正能量聚拢,乡亲们心里敞亮了,家庭和睦了,奶奶高兴了。</p><p class="ql-block"> 少年作者最渴望有编辑老师的指导。18岁时,我在枝江当知青。1975年寒假,新场公社党委秘书淡昭铣(后任宜昌日报副社长、纪委书记)热心快肠,在七星台公社小学教室,举办农民通讯员培训班,请来枝江县广播站编辑给我们讲《怎样写广播新闻?》、《广播通讯的写作技巧》,使我从农民通讯员一一广播记者一一新闻学者。 </p><p class="ql-block"> 二是,作为老师,可以带学生写范文。1982 年暑假,我在宜昌广播电台当记者,带北京广播学院大二学生刘庆云。新闻编辑陆先荣老师将市委组织部交办采访市一医院保管员、宜昌市特等劳动模范赵远寿的任务,交给了我。如果就事论事,就是一篇好人好事的表扬稿,怎么才能在中央和省以上报纸发表这篇通讯呢?陆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理论水平高,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针对一些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愿干的天真的想法,他说:“斯大林说,平凡的持续就是伟大。你们就按这个主题写,不要泛泛而谈。”这个主题就是画龙点睛、立意深刻。工人日报、湖北日报采用时,题目、构局都没有改变。省报还配了评论《想在远处,干在实处》。</p><p class="ql-block"> 三是,作为鉴赏者和朗诵者,向读者推荐、评析优秀作品。通过阅读大量优秀作品,吸取文学养分,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你写的书评:“韩云娥女士的《奶奶的南瓜情结》一文,于2023年3月26日刊发在《百姓作家》公众号上,当时好评如潮,现在再读,我依然感慨良多。”从作者的散文,从编辑的点评中,我从中明白了很多人情事理,得到了极大的美感享受。我必须对编辑、作者表示最诚挚地谢意和敬意!</p><p class="ql-block"> 四是,作为散文作家,你写的散文,温润、温柔、温情,不燥不娇,每一篇都如行云流水,舒展自如,不加雕饰,秀色天成。读的时候,你的思想,你的感情也都为文章所吸引,或卷或舒,得大自由,得大自在。</p><p class="ql-block"> 期待你的文集《春季的云野》出版后,我一定认真拜读,予以赏析推广。我的自传《追梦人生》内容简介、自序改好后,发给你请予指正,谢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肖峰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 .4.29 于长白云之乡 千帆之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