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徐氏~复立经十二府君祭典序

永康徐半县历史人文

<p class="ql-block"> 《复立经十二府君祭典序》 </p><p class="ql-block"> 经十二府君,为孟廿三府君之长子,盖五房、四房之共祖也。二房分派日久,而共祖合祭之典,久废不举。曾经屡议,而竟成。筑舍者虽限于亲尽之例,亦素乏公貯故也。稽家谱,府君葬老鸦堰,又有山一处,坐黄渡桥,乃两房公产。去冬,各房长公,禹九翁、怀盛翁及尊人广生翁,议将黄渡桥山木价创起,公貯于每岁清明修祭扫之典。有倾货其木,得價十金,设法生息,得子母稍丰,徐议所以举祀。呜呼!以府君之德,燕翼二房,人文之盛,甲于一邑,而绳绳子孙,曾不岁登墓而拜掃焉,当亦众心所恫也。自今伊始,永年祭典可以不替,府君有灵,其俯鑿之乎?是为序。</p><p class="ql-block"> 顺治丁西年夏六月朔日之吉</p><p class="ql-block"> 嗣孙之骏手题</p><p class="ql-block"> 译文</p><p class="ql-block"> 复经十二府君祭典序</p><p class="ql-block"> 经十二府君,是孟廿三府君的长子,是五房和四房共同的祖先。二房分派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而共同祭祀祖先的典礼,也废弃了很长时间没有举行。曾经多次商议恢复祭典之事,最终得以成功。没有建造祭祀房舍,一方面是受到亲尽之例(注:古代宗法制度中,亲属关系超过一定范围就不再举行祭祀)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向来缺乏公共储备的缘故。</p><p class="ql-block"> 查阅家谱,经十二府君葬在老鸦堰,还有一处山林,位于黄渡桥,是两房的公共财产。去年冬天,各房的长辈,禹九翁、怀盛翁以及我的父亲广生翁,商议用黄渡桥山林树木售卖的价钱,创建起公共储备,用于每年清明时节的祭祀和扫墓活动。卖掉了山林里的树木,得到了十两银子,想办法让这笔钱产生利息,等到本金和利息稍微丰厚一些,再慢慢商议举行祭祀的具体事宜。</p><p class="ql-block"> 唉!凭借着经十二府君的德行,庇护着二房,二房人才辈出、文化昌盛,在整个县城里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子孙后代众多,竟然不能每年都到墓前祭拜扫墓,这应当也是大家心里所感到痛心的事情。从现在开始,以后每年的祭祀典礼就可以持续进行不中断了,经十二府君如果在天有灵,应该会欣然接受吧?就写下这篇文字作为序。</p><p class="ql-block"> 顺治丁西年夏六月朔日之吉</p><p class="ql-block"> 嗣孙之骏手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