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2025春公交游日记19

畅想无限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9日周六池州阴5/12;天柱山阴5/1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池州到潜山的高铁次数不多,十点前有几趟,过后就是15:00以后的车了。我们十点多到池州站,不想等那么多时间,买池州到安庆的车,再转安庆到潜山的车,下车坐8路公交车,十二点之前就到了目的地,住在潜山汽车站附近。</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潜山市中心的边缘,周边酒店很多,距天柱山旅游客运站步行二百多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柱山在潜山境内,潜山属安庆辖。潜山特产瓜蒌子和珍稀食材天柱山石耳。</p><p class="ql-block">“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乔的娘家就是潜山,当地传说大乔叫乔贞,小乔叫乔婉。在同时期,潜山还有个焦仲卿,娶了一河之隔的刘兰芝,二人为爱双双赴死。其事令人扼腕唏嘘,后人写出长诗《孔雀东南飞》,流传至今。近代京剧鼻祖,徽班领袖程长庚、现代言情小说大家张恨水、当代杂技皇后夏菊花和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都是潜山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柱山旅游客运站到天柱山景区客运中心——茶庄游客中心的班车很多,第一班7:20发车,之后是8:00、9:00等整点发车。返程末班车17:10从茶庄游客中心发。“要提前一点来。”售票员兼管理员这样叮嘱我。</p><p class="ql-block">今天剩余时间休整,为明天上山做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30日周日天柱山镇多云5/1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晨8:11汽车从天柱山旅游客运站出发,开往茶庄游客中心。班车是二十人的中巴车,乘客除了游客,本地人也不少。到达游客中心前几百米是茶庄村,有很多民宿。住在这里的好处是不用担心班车的时间,特别适合徒步登山者。我在网上看了一下,住宿费不高。</p> 班车下车点——茶庄客运中心 <div><br></div><div>客运中心旁边有块大牌子,印有三条推荐的上山线路和五条推荐的下山线路,也就是说,推荐的游览线路就有15种组合方式。根据自己的体力,我们选择了最短的上山和下山线路组合。<br></div><div><br></div> 推荐的上、下山路线 票价 <div><br></div><div>景交车票统一30元。大龙窝是西关的最后一站。天柱山景区于前两天,也就是3月27日刚刚开通了东关部分。</div><div>据说,天柱山有“东关险,西关秀”的说法,那我们就选择西关方向。<br></div><div><br></div> 景交车下车点——大龙窝 <div><br></div><div>索道上山。这条索道每个轿厢限乘八人,上、下乘客时速度很慢,给人充分的安全感。不像千岛湖黄山尖的缆车,上、下乘客时速度快,老年人腿脚不灵便的就感觉很紧张。<br>天柱山是光溜溜的石头山,几乎是黄山的复制版。只是不如黄山的石头怪。<br></div><div><br></div> 振衣岗 山顶有块飞来石 一路山景 <div><br></div><div>上下山最短路线的最惊险路段是百步云梯。<br>从缆车上站振衣岗向上爬一段后,就到了环线的交结点高奔台。指示牌指示,向右走上山。走这条路的话,百步云梯在下山的路上,60度的坡向下走,虽说不太费体力,但正是属于“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状态。一个从山上已经走下来的姑娘建议我们先走百步云梯,也就是从左边上山。我欣然采纳。她们只用了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就转了一圈,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br>这样,根据天柱山导游全景图我们的行程路线就成为:索道上站——振衣岗——高奔台——总关寨——百步云梯——古炮台——天柱松——天池峰(最高点)——天宫——神秘谷——象鼻石——高隐亭——高奔台——振衣岗——索道上站。<br>回来后对照全景图才发现,这个上山路线与推荐的最短的下山路线不一样。难怪在高奔台看到一块警示牌和一个铁网门,在天气不好的时候,这段上山路是不让走的。因而,没有作为景区推荐的路线也是合理的。</div><div>但今天门是开着的,许多人从上面走下来。<br></div><div><br></div> 一路山景 <div><br></div><div>总关寨是天柱山最险要的雄关要隘,位于断层形成的悬崖绝壁之间,地势奇险,易守难攻。南宋(公元1127-1279年)抗元义军首领刘源在此建立大本营,筑有东关寨、南关寨、西关寨、北关寨、山麓前哨野人寨等防御工事。<br>百步云梯就在总关寨,只有136级台阶,上山的其它路段还很长。到最后才知道,我们直到爬上超过飞来石的高度才能看到天柱峰。<br></div><div><br></div> 百步云梯 百步云梯的下口就是总关寨 百步云梯旁的这块山石如同滚滚波涛 从这个角度看,百步云梯也不是很陡 岩石下沿还悬挂着冰凌 <p class="ql-block">石茨菇?</p> 龟爬山? 天柱山古炮台 回望来时路 极目远山间 石、雪、松 山下的一块巨石观景台 <div><br></div><div>天柱山上的松树也属于黄山松,但这里的松树却没有黄山上的那么高大,说明这里的自然条件比黄山更恶劣。山上以松树为主,且大多生长在石缝当中。黄山松的顽强生命力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br></div><div><br></div> 天柱山的黄山松 埃及艳后? 俨然一个美女 夹缝中生存 钻出个马来貘? 石、松、雪 这棵最漂亮的松被称名为天柱松 平视飞来石 <div><br></div><div>过了天柱松再向上,就到达了飞来石的高度。<br></div><div>再向上,离天池峰一步之遥,有一块巨石顶部的观景平台。<br></div><div><br></div> 平台观景 狗头、鸭屁股 天柱峰顶的石刻 <div><br></div><div>天柱峰顶石刻字:第一行等线体“中天一柱 张济公”;第二行楷书体“孤立擎霄”<br>文载:<br>咸丰年间清军都统李云麟在药农的帮助下爬上了峰顶。下来后写了“孤立擎霄”四个大字,让药农贺良谋、贺良佐爬上峰顶,刻在了石壁上。他还写了一篇《天柱山刊崖记》,记述爬山与刻字的经历。<br>1944年原桂系将领、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张济公(张淦)雇佣药农贺良谋的曾孙贺来朝、贺来宾去将“中天一柱 张济公”这几个字刻在了峰顶的石壁上,且刻在了“孤立擎霄”的上边。而他本人并未登上峰顶。<br></div><div><br></div> 天柱峰 <div><br></div><div>两个小伙子在天池峰顶操控着无人机自拍。</div><div>他们告诉我,无人机已经仔细查看过了,没有发现有登上天柱峰顶的路。但是,两行字明明白白地刻在那里,肯定是有人上去过。</div><div>对照历史记载,我想起了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br></div><div><br></div> 天柱峰前打卡留念的人们 下山一路景 又见飞来石 石缝中穿行 这块巨石似灰鸽抱窝,俗称鸽子下蛋,又称“三月鸟” 石间松 石上刻有“天宫”二字 洞外雪,洞中冰 天宫中也有太监?术后没接住,掉这儿了! 石间松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唐白居易 顽强地生存 最神奇的天然造像 皖公神像——此地春秋时属皖国,皖也成为安徽的简称 从天宫到皖公神像这一段都属于神秘谷 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绿枝芽 二师兄? 另一山头,有人在挥舞彩焰留影 面壁 <p class="ql-block">声声血泪真情断,字字珠玑荒唐言,雪芹审定石头记,奇缘皆因未补天。</p> 象鼻石 汉武南岳碑 <div><br></div><div>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封天柱山为南岳。</div><div>原来的五岳都在江北。到了隋朝,因国家疆域向南方扩大,就把江南的衡山封为南岳。但后人仍尊称天柱山为古南岳。<br></div><div><br></div> 山下回望——在电脑上才看出来,左边的尖顶是天柱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天爷再次给我们以惠顾。3月28日景区下了大雪,昨天阴,今天我们来则是阴转多云。下午还出了太阳。上山时积雪留在松枝头,如同朵朵小白花。下山时,所有的白花全然不见。</p><p class="ql-block">我们用了六个小时走了一圈,慢慢走,边走边歇,没有感觉很累。</p><p class="ql-block">回程坐的是天柱山景区到潜山高铁站的车。它先把部分游客送到天柱山站,再把要在城里下车的游客送到管委会,最后直达潜山高铁站。管委会和我们去时乘车的天柱山旅游客运站是一个地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柱山爬过,本次行程的最后一个目标顺利完成。感谢老伴为本次旅行的日记提供了许多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柱山站有绿皮车,卧铺终点北京丰台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