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正的美篇

舟正

高语罕 <p class="ql-block">  高语罕(1888—1948)曾名高超、雨寒、高巍,字语罕,出生于安薇寿县正阳关盐店巷。祖父是正阳税关的账房,父亲是有名的塾师。自幼随父读私塾,禀赋聪颖、勤奋,矢志报国向往革命。17岁到凤阳府经世学堂读书一年,18岁回正阳关考中秀才,是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接触新思想。1907年毕业回国,在安庆参加反清活动,为督练公所韩衍手下文事。次年.历经熊成基的马炮营起义后,1910年在安徽芜湖及家乡正阳关羹梅学堂教书。其间与陈独秀等人有交往。</p><p class="ql-block">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与韩衍、廖海粟等,常在萃萃楼聚会杨氏馆筹划革命事。测绘学堂、警察学堂、陆軍小学青年组成青年軍后,在軍营里担任文化教员。民国元年3月(公元1912年3月),韩任秘书长兼青年軍总监,协韩工作。韩被害后到青岛教书谋生。至民国3年(公元(1914年)离青岛回沪,经济窘困、卖文度日,常在《神州日报》、《民主报》、民呼报》、《民时报》上发表文章。民国5年秋(公元1916年秋)离沪至芜,在省立五中任学监兼教英语。次年与同仁刘希平组织了“学生自治会”。当时.皖西教育极为落后,高语罕、朱蕴山等从改革教育、培养青年入手,通过普及国民知识提倡新文化。同年夏(公元1917年夏)办起了“平民学校”;1919年又筹资在芜湖开办了商业夜校,招收商店学徒,高语罕自编《白话书信》五篇,作国文教材,向学员灌输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成立“安社”、创办《自由之花》报。积极宣传新文化。这一系列活动影响很大,引起旧派极大不满。是年,5月5日凌晨,接北京学生运动信息电传芜湖后,高语罕立即响应,次日,在西门詹家巷召开芜湖学生联合会、教职员工联合会。担任两会会长,组织芜湖各校的两会师生员工游行声援北京“五四爱国”运动。高语罕走在队列前面宣读消息、发表演讲。当女校学监姚慎思反对说:“鄙人好文,身为学监,女生与男生一起游行,有违男女生授受不亲之古训。”高语罕挺身而出道:“鄙人好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男生爱国,女生也是国民,也应爱国,为什么男女生不能同时游行示威?若说男女生不能在一起,请问姚先生,你是男还是女?你的年龄也不大,胡子也不长,你为什么天天和女生在一起?岂不应避嫌!请姚先生慎思、慎思、再慎思!”学生鼓掌高喊:“姚先生滚出去!”当皖南镇守知道后,拟寻机杀害,高语罕闻讯,被迫离芜回故乡正阳关。1920年初受陈独秀影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早期共产党组织北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中央直属的上海党组织工作,是陈独秀在南京、安庆、芜湖等地物色的青年,发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党组织的联系人;毕生知已的代言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高语罕为早期党员之一。</p><p class="ql-block"> 1925年5月高语罕赴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回到上诲,参加了五卅运动,任上海总工会宣传科主任,先后向陈独秀推荐吸收朱蕴山加入党组织、培养发展了张秋人入党,并安排张到芜湖建立共产党组织。是年12月,高语罕受党的指派到广州担任黄埔軍校政治总教官,与周恩来、恽代英等共事,聂荣臻说:“你是黄埔軍校最受学生欢迎的政治部主任”。1926年1月担任中共出席会议代表的党、团书记,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国民党中央侯补监察委员,并为国民党二大的宣言起草人之一。是年2、3月间,在芜湖主持将一些优秀团员直接转为党员,由王坦甫`(寿县人)、胡浩川(芜湖人)等,至1927年为皖西在上海、南京、安庆、武汉等地工作的同志,介绍加入党组织二十余人。这些旅外的党员与家乡经常保持联系,有的被派回原籍工作,学生中的党员利用寒暑假回乡活动。不仅增强了寿县、六安、霍邱党的组织活动,而且为党建培养了骨干。是年8月1日,时兼任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政治训练主任的高语罕,奋勇参加了南昌起义,并担任革命委员会秘书,次年转去上海。1929年11月陈独秀被开除中共党籍,高语罕深表同情,于12月15日随陈独秀等签名发表八十一人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自1930年渐疏远了共产党组织。</p><p class="ql-block"> 1945年高语罕撰写了《九死一生》回忆录。次年春,随《新民报》编辑人员,乘船回到南京,租住在城南一处低矮的民宅中,以著述卖文为生。高语罕凭着扎实的国学功底,以及在北京、上海大学任教的经历,著有20多本书籍,有的连续出版十余次,发行10万余册。</p><p class="ql-block"> 1947年患病卧床,无钱医治,贫困交加,一度靠学生接济,于次年春病故南京。学生王特华等将其葬于南京南门外的花神庙旁,与吳敬梓做了天上的邻居。今正阳中学师生,时逢校园梓树花季,在百年梓木下举办“梓树花开”活动。追思曾任教于正阳中学的新文化运动的政治思想教育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