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遐想

童心未泯(栗子)

<h3>  如果让我在结伴与独旅之间做出二选一决择的话,其实我内心更偏爱于独自一人来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 虽然结伴而行可能消除旅途中的无聊和寂寥,因为独自旅行可以让你完全自由地决定旅程和行程的安排,没有其他人的限制和约束,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独立思考一些问题;独旅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独处环境,让你与大自然和人文历史更好地互动,找寻灵感和进行内心的冥想和对话。这种体验,就像自己内心深入与外境之间的一场深层次对话,既充满了挑战,又充满了乐趣!所以这一直以“独行侠”自诩,并积极主动付出行动实践,独旅让我学会了静下心来深刻反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把这个美妙独旅过程中所见所闻以所想,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h3>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天朗气清,风和日丽,我闲来无事,兴致所驱,独处一人来到了隐于晋陕峡谷间的吴王浮桥古渡,站在黄河西岸,此时夕阳晚照,黄河水平静而缓慢地流淌着,河面波光鳞鳞,像是有人在河面上撒了无数碎小的水银镜片,每一个镜片都发射着太阳光线,极目望去如同着了火似的,耀眼夺目。不远处的芦苇丛在微风中翻涌摇曳着,不时有不知名的鸟儿出入其中,时隐时现,叽叽喳喳鸣叫着,这是鸟儿求偶之声,时而短促,时而悠长,像是在唱着韵味十足、动听悦耳的老情歌。我脚下的这片那片“河之洲”正是《诗经·关雎》的诞生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传周文王与太姒在此相遇,上演了一出美好而浪漫的爱情故事,雎鸠的鸣唱穿越三千年时空,至今仍在黄河浪涛中回响。</p> <h3>  遥想当年晋国公子重耳,结束流亡十九年后,正是从这里踏上晋国土地,为表示对秦穆公感恩之情,他将玉璧投入黄河盟誓表示要与秦国永结友好同盟关系的场景,被司马迁记入《史记》,成为“秦晋之好”的最早注脚。古渡西侧的韩信点将台,巨大的青铜塑像直指苍穹,仿佛在诉说着楚汉相争时“木罂渡河”的传奇——韩信在此佯攻临晋关,实则偷渡夏阳川,一举击溃魏王豹,为刘邦平定三秦奠定根基。“吴王古渡”浮桥之美名便由此而来。眼前的这架吴王浮桥在新中国成立后旧貌换新颜,是在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此浮桥让天堑变通途。这座由600米浮舟连接的钢铁巨龙,每日承载着千余辆汽车往来晋陕。站在浮桥上,黄河水在脚下湍急而过,远处的鹳雀楼与黛青色的巍巍华山依稀可见。<br>  浮桥东南端地处山西的吴王村,至今保留着明清时期的码头建筑群。村东头的“魏王寨”遗址,残存的夯土城墙高约五米,城墙上的箭垛与瞭望孔清晰可辨,这里曾是战国时期魏国抵御秦国的前沿阵地。这里黄河如玉带,在冷兵器时代,这天堑成了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而吴王古渡自然成了历来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都说战争犹似一台绞肉机,它无情冷酷,杀人如麻,不知有多少鲜活的生命长眠在此!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战争无疑是促进的社会向更加文明的方向前进……</h3> <h3>  “想亲亲想得我手腕那个软呀呼嗨,拿起个筷子我端不起个碗呀儿哟!想亲亲想得我心花花花,乱呀呼嗨呀呼嗨……”,爱情永远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眼着的浮桥古渡分明是专为天下有情人设立的相思的渡口,河的对岸似乎有妹子在清唱着山西民歌《想亲亲》,歌声悠扬,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这山西民歌酸曲中透着丝丝甜蜜,是这人世间食色男女彼此爱恋,直抒胸意的真情留露,此情此景此曲,使人荡气回肠,扼腕长叹,大有“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之感慨由然而生。爱情是什么?也许是一次风花雪月的浪漫旅行,也许是一场无疾而终的悲情故事,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其中有消魂蚀骨,也有痛彻心扉……真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人生不如意常八九,能与人言不过二三”有些人有些往事只能自己咬断牙往肚里咽,不可与外人诉说,说出来即是错。<br>  往事悠悠随风遁去,渐行渐远渐无影,留下来的只是浓浓地回忆和淡淡地忧伤,是的,人生如大梦,岁月太匆匆。有时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岁月就成了风景。我站在这相思的浮桥渡口想起了在曾经的那个面若桃花,使人魂牵梦缠的你,不知你此刻是否还会想起那个曾经沉默寡言的少年儿郎来?</h3> <h3>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曾经那个怀着武侠梦的少年郞,已被残酷的现实社会磨平的棱棱角角,变成了旁人眼中的圆滑世故的油膩大叔,是的,那个爱做一些不切实际的美梦痴想,笑傲江湖的少年儿郎的万丈豪情只剩下眼前的这一襟夕阳晚照了。<br>  吴王古渡,这座流淌着历史与诗意的渡口,在落日的余晖映照下,愈发妩媚生动,光彩迷人,它等待着每一位热爱生活的游人用脚步丈量的其厚度,用心聆听其彭拜脉膊跳动之韵律!<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