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暮色漫过窗棂时,檐角风铃轻响,恍惚间竟忘了今夕何夕。蒋捷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啊,岁月总在不知不觉间在指缝悄然流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唯有心中那盏明灯,始终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也守护着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安然。</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犹如置身灯市,千盏万盏的明灯竞相闪烁,或明亮耀眼,或色彩斑斓。名利之灯、欲望之灯、虚荣之灯……它们以绚丽的外表吸引着芸芸众生的目光,引无数人趋之若鹜,在灯影幢幢中迷失了自我。然而,这些外在的灯再璀璨,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心灯,是由内而外自然生长的光芒,它纯净、柔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动摇。一盏心灯,便能驱散心中的黑暗,照亮灵魂的角落,给予我们真正的力量和慰藉。</p><p class="ql-block"> 人若无争江湖自远,放下争名逐利的执念,远离勾心斗角的纷扰,江湖的波澜便难以触及内心的宁静。不争,是一种豁达与智慧。当我们不再执着于与他人一争高下,不再为了眼前利益而费尽心思,便能发现,生活原本可以如此简单而美好。山间的溪流,从不与山石争强好胜,只是默默流淌,却在岁月的磨砺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蜿蜒之路,最终奔向大海的怀抱。</p><p class="ql-block"> 人若守拙世事皆浅。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被后世之人奉为经典,其处世之道是“抱朴”,而“守拙”则是他的为人之道,他认为“一味浑厚,绝不发露”,守拙就是载福之道。守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生活态度。在这个追求精明、崇尚机巧的世界里,守住一份质朴与敦厚,看似笨拙,实则是对生活最本真的坚守。不耍心机,不玩套路,以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世间万物。如此,那些复杂的人情世故、纷繁的世事纠葛,都会变得不再那么难以捉摸,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纯粹而轻松。</p><p class="ql-block"> 抱朴归真自有流水潺潺,回归本真,摒弃浮华,方能领略生活的真谛。当放下虚荣和伪装,以最真实的自己去感受生活,便能听到内心的声音,发现身边的美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时,生活便如潺潺流水,清澈而灵动,每一个瞬间都充满诗意与温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人若知足自得清欢,知足,是一种难得的心境。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欲望如同无底洞,永远无法填满。而懂得知足的人,却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幸福的真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一段宁静的时光,便能让人感到无比满足。这种清欢,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心灵的富足,是对生活最温柔的回应。</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光阴的缝补客,在岁月的长河中,用时光的针线,缝补着生活的碎片。闲敲棋子,静候落花,<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将</span>时光写成诗意的篇章。苏东坡曾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必刻意追寻远方的山水田园,不必羡慕他人的诗和远方,只要心灯不灭,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就永远不会消逝。心灯所照之处,便是桃源,那里没有喧嚣与纷扰,只有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是我们心灵永远的归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