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江流韵》梁本德诗词选~序言

陈健雄

<p class="ql-block">笔端万象 诗韵流芳</p><p class="ql-block">——《郁江流韵》序</p><p class="ql-block">作者:陈健雄</p><p class="ql-block">在岭南广袤的大地上,郁江水的深沉与奔放,孕育了当代诗人的豪迈与不羁的性格。在郁江畔长大的梁本德先生,以其独特的诗风与深厚的情感,创作了无数诗篇。他以“梁山好汉”为网名,豪情与壮志在诗词间肆意纵横,宛如江面上的航灯,散发着温暖的灯光,引导着归航的船只。作为岭南诗联社社长,他更是肩负起传承与弘扬诗词文化的重任,在都市头条发行诗词微刊近千期,阅读量过2亿。其个人诗词集《郁江流韵》的出版,无疑是诗词领域的一件盛事,为我们捧上一份诗意的文化大餐。</p><p class="ql-block">一、情牵家国,心系苍生</p><p class="ql-block">梁本德先生的诗词中,家国情怀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贯穿始终。在《七一抒怀》里,“南湖画舫启明灯,义举锤镰壮志腾。立党为公承马列,相期尧日聚贤朋”,先生以豪迈之笔,回溯了南湖红船开启中国革命伟大征程的历史瞬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仰与赞美,对先辈们立党为公、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的歌颂。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当下与未来的期许,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深切关注与坚定信心。</p><p class="ql-block">当笔触落在社会民生,先生的诗词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如“雄鸡报晓早逢迎,执帚除污气象清。市井修容舒画卷,奇葩璀璨缀新城”,这首描写环卫工人的诗,从平凡的生活场景入手,刻画了环卫工人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用双手为城市梳妆,换来了市井的整洁与清新。诗人没有宏大的叙事,却以细腻的观察与质朴的语言,挖掘出这些平凡劳动者身上的伟大之处,表达了对他们默默奉献的敬重与感激,让我们看到在繁华都市背后,那些容易被忽视却又不可或缺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二、山水寄情,自然放歌</p><p class="ql-block">自然山水是梁本德诗词创作的重要源泉。他笔下的岭南山水,充满了独特的地域风情与迷人的魅力。在《游广西六万大山森林公园(辘轳体)》中,他写首:</p><p class="ql-block">曲径清幽入翠林,山岚雾霭绿成阴。</p><p class="ql-block">同俦健步莲花顶,欲揽云涛志满襟。</p><p class="ql-block">诗人引领我们走进六万大山的深处,蜿蜒曲折的小径,弥漫山间的云雾,葱郁茂密的翠林,共同勾勒出一幅清幽静谧的山林画卷。而“同俦健步”“欲揽云涛”又为这宁静的画面注入了动感与豪情,展现出诗人在自然怀抱中,对高远志向的追求与豪迈的胸襟。</p><p class="ql-block">在描写桂平麻垌白石山时,先生写道:</p><p class="ql-block">白石洞天仙境幽,巍峨峻峭立云头。</p><p class="ql-block">登峰远眺人堪叹,极目浔江碧水流。</p><p class="ql-block">白石山的仙境般的清幽,山势的巍峨峻峭,在诗人笔下跃然纸上。站在云头,极目远眺,浔江碧水悠悠流淌,诗人将眼前的壮丽景色与内心的感慨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既能领略到自然山水的壮美,又能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p><p class="ql-block">三、岁月感怀,人生哲思</p><p class="ql-block">岁月的流逝、人生的起伏,在梁本德先生的诗词作品中化作了深沉的感慨与睿智的哲思。《七十初度感怀》中,他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韶华七秩享余生,墨润诗田奋力耕。</p><p class="ql-block">笔展经纶歌大有,略书文采博怡情。</p><p class="ql-block">诗人在七十岁的人生节点上,回首往昔,展望余生,没有对岁月流逝的哀叹,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诗词创作的执着。他以笔墨为耕耘的工具,在诗田中辛勤劳作,用诗词书写人生的感悟,展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在《岁杪感怀》中,他写道:</p><p class="ql-block">寒来暑往习词章,一枕清宵绮梦长。</p><p class="ql-block">尘世浮沉多少事,人生感慨叹无常。</p><p class="ql-block">诗人通过对一年来学习诗词创作的回顾,以及对尘世中诸多经历的思考,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寒来暑往,岁月匆匆,在这漫长的时光里,经历了世事的浮沉,诗人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变幻莫测。然而,这种感慨并非消极的喟叹,而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反思,让我们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也不禁对自己的人生之路进行思考。还有《梅》(十字回文辘轳体)这首咏物诗,他巧笔写道:</p><p class="ql-block">霜寒傲骨玉柔刚,骨玉柔刚梅艳芳。</p><p class="ql-block">芳艳梅刚柔玉骨,刚柔玉骨傲寒霜。</p><p class="ql-block">如此随心所欲地把弄文笔,体现了梁老师拥有常人没有的深厚的文字功底。</p><p class="ql-block">四、个性鲜明,表现力强</p><p class="ql-block">在艺术特色与创作风格上,梁本德先生的诗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从语言运用上看,他的诗词语言质朴而不失典雅,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无论是描绘宏大的历史场景,还是刻画细腻的情感世界,都能做到恰到好处。如“围炉对酌谈今古,酣畅觥筹醉赋诗”,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朋友相聚、围炉夜话、饮酒赋诗的温馨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其中浓厚的文化氛围与真挚的情感交流。</p><p class="ql-block">在韵律方面,先生严守格律,平仄协调,押韵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他的诗词在韵律的约束下,依然能够自由地表达情感,展现出高超的驾驭能力。以《一七令·茶》为例,他妙笔写道:</p><p class="ql-block">茶。</p><p class="ql-block">嫩叶,新芽。</p><p class="ql-block">空有色,自无华。</p><p class="ql-block">香凝四季,韵溢千家。</p><p class="ql-block">风流传野陌,寂寞走天涯。</p><p class="ql-block">朝品一壶明目,暮尝两盏磨牙。</p><p class="ql-block">北斗横天波洗月,中流击水浪淘沙。</p><p class="ql-block">这首词不仅在形式上整齐优美,而且韵律和谐,通过对茶的形态、香气、韵味以及品茗感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从表现手法上看,先生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诗词的感染力。他常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词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比如,在描写夏日蔷薇时,以诗句“夏日蔷薇似火笼,葳蕤紫蕊赛芙蓉”,将蔷薇比作火笼,形象地描绘出蔷薇花盛开时热烈、繁盛的景象;“赛芙蓉”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蔷薇花的娇艳美丽。此外,他还巧妙地运用典故,如在描写端午的诗词中,多次引用屈原的典故,不仅丰富了诗词的文化内涵,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深沉含蓄。</p><p class="ql-block">梁本德先生的诗词犹如一座丰富的宝藏,每一首都蕴含着独特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他以家国为念,以自然为友,以岁月为歌,用诗词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的感悟与心灵的追求。《郁江流韵》的出版,不仅是他个人诗词创作的阶段性总结,更是为当代诗词的发展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相信读者在翻开这本诗词集的瞬间,便能走进他的诗意世界,领略到诗词的独特魅力,感受到诗人对生活、对家国、对自然的无限热爱。愿先生在未来的诗词创作道路上,笔耕不辍,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让诗词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p><p class="ql-block">(作者系广西楹联学会会员、福绵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2025.05.0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