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幽探赜,高陵何家村寻访颜体书碑,探究三平祖师公的故里

游心斋主张笃龙

<p class="ql-block">行医济世祖师公,原来籍贯是高陵</p><p class="ql-block"> 访幽探赜,寻根究源, 2025年5月1日上午,髙陵区关学协会暨区政协文史馆工作人员来到城北何家村寻访祖籍高陵、唐代高僧广济禅师人称祖师公的杨义中的故里。</p><p class="ql-block"> 在今福建漳州三平广汽流传着祖师公的传奇故事。 </p><p class="ql-block"> 有王沨撰,苏文忠书并跋《唐广济大师行录碑》(系宋碑,有明拓片现珍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碑文明确记载,释义中,俗家本姓杨,原居高陵。因其父官宦入闽,义中于唐宗李适兴元元年(公元784年)诞生在福唐(今福清县)其父任。到了德宗贞元十三年丁丑岁,他随父亲仕官至宋州(即泉州),投拜于玄用禅师门下,剃发出家,师赐法名义中,这年他才十四岁。直他二十七岁才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唐武宗会昌毁佛,杨义中率僧众避入福建平和的三平山,教会了山民垦山围田,兴修水利,传授桑麻耕织技术、医学知识,教山民习武強身。唐宣宗皇帝敕封杨义中为“广济禅师”。杨义中高僧为民行善,除暴安良,悬壶济世等善举在民间广为传颂,人称祖师公。 2014年,“三平祖师信俗”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p><p class="ql-block"> 在何家村,一行人走访了当地杨姓、何姓村民,看到了《三平祖师公传奇》的宣传画展示,并仔细了解了有关记载祖师公为高陵籍的碑拓影印资料,对有关唐代高僧、敕封广济禅师的杨义中的民间传说和有关史料有了初步了解,对挖掘高陵人文历史包括杨义中的社会贡献达成初步共识。</p><p class="ql-block"> 一行人还在村民指引下,到村北泾惠支渠跌水处原村上小型水力发电站遗址考察,察看了跌水两侧原碑石砸碎成砌石上面的文字没图案,发现了有“报清单”“敇旌”“x亥三月中浣之吉刘公之墓”等文字石块,有待进一步探索。</p><p class="ql-block"> 张新龙、吴建瑞、张笃龙、韩强等一同参加了走访。</p> <p class="ql-block">  高陵寻访唐代书法亚圣颜体书碑 </p><p class="ql-block"> 《高陵碑石》一书载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书法刻石残块拓片(存疑),这可能是高陵仅存颜字书法,弥足珍贵。介绍说出于城北鹿苑街办何家村。此刻石原有三十余块,今仅存一块。未署名,然其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纵横有象,低昂有态,系颜真卿所书无疑。它是颜真卿书法遗墨的重要补充,为研究颜体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听村民介绍说,在何家村北泾惠渠支渠跌水,原小水电站遗址,支渠两岸砌石多刻有文字,可能是当年修水电站时把周边石碑运来敲碎当建筑材料用,有可能存留有颜字书法刻石残块。听说后,区政协文史馆高度重视,随即于五月一日中午,一行几人在政协社事委主任刘存带领下,区政协文史馆馆长张新龙及其他工作人员吴建瑞、张笃龙、韩强等在村民指引下来到何家村北跌水处实地察看,寻访颜字石碑残块。</p><p class="ql-block"> 跌水两侧砌满了大小不一石块,仔细辩认,确实有许多石块是碑石敲碎的,上面刻有文字,有碑首盘龙雕刻,有石雕图案构件,可惜没有发现颜字书法刻石。</p><p class="ql-block"> 原鹿苑郭下里有刘姓大户,且多有做官。据马力勇老师编著《高陵史话·刘姓家族》记叙:刘姓,乃陶唐氏﹣﹣堯的后裔,受封于刘,因以为氏。高陵刘姓出自丰沛,刘向、刘宽,唐代刘禹锡乃其远祖。唐以后刘姓的来源主要有三支。……(其中)鹿苑镇及周边地区,县西南部高刘村周边刘姓,宋时避乱,由山西平阳府太平县迁来,一部分占籍郭下里(今鹿苑镇及周边地区),一部分徙居县西南乡高刘村一带。明时,高刘村一带刘姓为商贾富豪,鹿苑镇一带刘姓为官宦世家。……刘姓名人多集中在县城及周边地区。刘杰,字世英,号乐庵,郭下里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历官户部浙江司主事、湖州知府。公正廉洁,刚直不阿,因拒贿上司,降正定府同知。未几,复升永平知府,又因依法除掉为非作歹的巡校,受到权贵中伤,辞官归里,但对其所作所为终生不悔。性孝顺,不喜奢侈,不饮酒。平生最喜读书。辞官归里后,还应邀修补了前代贾某所编的《高陵县志》,卒年76岁。</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刘姓在鹿苑周围多为大户人家。在何家村跌水砌石残块上正有至少两通刘姓墓碑,其中一块上有“显考刘公”字样,特别是显妣下列有“杨氏、尚氏、维氏、杨氏”四位夫人,足见其家门之盛。另有一块残碑面积较大,模糊可见上面刻满文字,只是不能近前仔细辩识。其它残块上还有“敇旌”“报清单”等字样,有待考证。</p><p class="ql-block"> 尽管没能发现颜字书法残石,能发现上述有关文字也是不小收获,为进一步探究高陵刘姓家族史提供了一定史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