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印记

李言

<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年轻时,节假日于我而言是珍贵的休憩时光,逃离工作的忙碌,满心欢喜。明天是五四青年节,我虽已鬓染霜雪,步入老年,倒也仿佛日日都是假日。但唯有这五四青年节,对我来说始终带着特殊的意义。第一次参加优秀青年表彰会是1982年5月4日。第一次参加优秀团干表彰会是1985年5月4日。1986年5月1日参加白沙局集体婚礼,1986年5月4日请亲朋好吃了一餐结婚酒。它不仅属于我的喜日。也属于我们曾经的团干最亲切、最珍视的节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思念之情,向各位前经的团干致以最诚挚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回首往昔,我们虽已满头白发,但那颗为理想奋斗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每一根银丝,都承载着我们奋斗岁月的厚重记忆;每一道皱纹,都记录着人生旅途的珍贵馈赠。咱们曾经的白沙团旗下的团干们,许多是从校园走向矿山,真正从采掘一线成长起来的并不多。我是1980年从农村招工进入红卫煤矿。背着充满泥土气息的行李,从一名地球表面修理工变成了地球深处的采煤工。从农民转变为工人,也算是一个国营企业的工人,当时红卫煤矿是耒阳县(现耒阳市)最好的县团级国营单位之一。每月52斤大米。不但自己能吃饱饭,剩下的还能支助家中一些困难。在煤矿我先后当过采煤工,采煤队长,担任过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干事、行政秘书、党总支书记,生产主任等职。投身采煤工作。那段岁月,至今想来仍让我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 在煤矿井下,我们挥汗如雨,挥洒着滚烫的青春热血。按章作业,面对瓦斯、煤尘、水害这三大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我们毫不退缩,勇往直前。为了高产,我月月出满勤,天天干满点,哪怕小病小伤也咬牙坚持。当月生产突破万吨大关的喜讯传来,那份自豪与喜悦,至今记忆犹新。矿灯下,我们与煤壁为伴,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挑战,都成为了生命中最闪亮的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5年,组织安排我从采煤一线调任工区团总支书记。对很多煤矿工人来说,能从井下调到办公室工作,是求之不得的美事。但那时的我,却满心忧虑。一方面,家里经济困难,地面办公室工作工资微薄;另一方面,我更擅长井下作业,担心做不好共青团的工作。然而,在领导的鼓励与支持下,我还是走上了团干岗位。如今回望,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在工作中收获成长,更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温暖与美好。不但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还收获了爱情,因当时穷得叮当响,我的婚礼没有告诉朋友和亲戚,也没有办酒席。是参加了白沙矿务局团委举行的集体婚礼。在这里再次感谢局团委的单道文、李兴无二位书记的关照。当时我们红卫矿只有俩对参加集体婚礼,一对是当时任龙家山工区技术员的李义成夫妻,后任湘煤集团总经理(现定居美国)再一对就是我们夫妻。婚礼虽然简单,但非常热闹和时尚,那时思想封闭,新婚夫妇连个最基本的集体交谊舞都不会跳,摄像师知道大部分新婚夫妇都是挖煤的,不会跳舞,跳舞时脚踏脚,参差不齐,摄像师说没关系只摄上半身。才使我们跳起舞来感到踏实。婚礼不但没花我们自己一分钱,矿工会还给我们发了红包,局团委发了一个终生难忘的婚礼纪念册。我这一辈子虽然没赚到钱,但我开心快乐每一天。没什么重要家当,这个纪念册是我唯一的家当,它跟随我从龙家山搬到红卫公司矿部(原白沙技校)再到耒阳城,又回到小水镇小圩古村。现在还保存完好,有时翻开看看回忆满满。所以,我的婚礼是在热闹欢乐而极其简朴的气氛中举行的,这份难忘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做团的工作虽然不是我的强项,但是我最充实、最锻炼、最难忘、最值得回忆和珍惜的岁月时光。干团工作一没权,二没钱,要搞好这项工作一凭人格,二靠感情,三凭责任感。特别让我欣慰的是组织团员青年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清余煤,回修井下废钢铁等劳动竞赛,赚取活动金费,不要工区行政拨款一分钱,组织出勤高,思想表现好的优秀团员青年到外地参观学习。分两批到了桂林和张家界旅游学习。开创了白沙局青年团员自创资金外出参观学习的先例,得到了矿党委和局团委的表彰和推广。两次参观学习,工区书记、主任要我带队参加,但我都把参观学习的机会让给了采掘一线青年工人。</p><p class="ql-block"> 煤矿工作34年,虽然没混成什么好样,但自己摸着良心讲还算是一个合格的煤矿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每天把简单的事重复做好,复杂的事认真做细,从不给领导和同事添麻烦。“凭良心做事,靠觉悟起作用"是我做工作的底线。井下采、掘、机、运、通样样都干过,地面党、政、工、团样样都做过,生活酸、甜、苦、辣都偿过。把大半辈子大好时光都献给了煤矿事业。由一个快乐活泼的小黑子(小黑子,我小时的奶名)变成了满头白发的呆老头子。</p><p class="ql-block"> 岁月虽然染白了我的头发,却从未黯淡我眼中的光芒。每当回忆起那些奋斗的日子,青春的模样依然鲜活。如今,我们虽不再年轻,但往后的日子,愿我们都能好好享受生活,善待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正所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晚年时光,在悠闲惬意中,书写属于我们更加精彩的老年生话!</p> <p class="ql-block">1985年优秀青年从左至右李友成,郭立群,曹良平,刘文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1983年参加矿团委举办的优秀团干学习班,后排中间为时任红卫煤矿团委书记的蒋后辉。后排左一为李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