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前去过欧州的很多地方但从末去葡萄牙玩过,这次买了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出发的大西洋十日游轮游,提前三天到此地打算把里斯本玩个够。</p> <p class="ql-block">下飞机后直接去机场的服务中心买了三天(里斯本72小时通票)的公交卡,然后乘坐里斯本的公交车去预定在Praça do Rossio(罗西奥广场)附近的酒店。</p><p class="ql-block">注: 里斯本72小时通票适用于地铁、电车、公交、圣胡斯塔电梯和部分郊区线路,以及大部份博物馆的折扣,对于短期的观光客来说非常方便。</p> <p class="ql-block">住进酒店后立即去去酒店附近的Praça do Rossio(罗西奥广场)一逛,它位于里斯本市中心的巴夏(Baixa)区域,是葡萄牙首都最著名、最繁忙的广场之一。自中世纪以来就是城市生活的中心,各种节庆、集会,甚至是审判和斗牛活动均曾在此举行。其经典的19世纪新古典主义建筑,其地面是颇有特色的波浪形黑白马赛克地砖,是葡萄牙特有的“calçada portuguesa”,站在 Rossio 广场看那波浪形的黑白马赛克平面地砖,真的有种时空交错、海浪在脚下流动的感觉。那种视觉错觉效果会让你一边惊叹艺术之美。此广场是去里斯本游玩必去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广场周围有很多餐馆、商店,交通乘坐地铁(Baixa-Chiado站)、电车、巴士、步行都很方便,这也是我们选择住在广场附近酒店的主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广场也是观景的好地方,远处山丘上高低起伏的红陶瓦屋顶的房屋,这种屋顶在阳光下非常醒目,赋予了它别具一格的美感,构成了里斯本标志性的城市天际线;广场周围也有颇有葡萄牙特色的街区,一下就把你带入了异国他乡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七山之城的葡萄牙里斯本(Lisbon, Portugal),依山傍水,有点像重庆山城。</p><p class="ql-block">排着长队去乘坐久负盛名的28路电车游览历史悠久的居民区。阵旧轨道上行驶的电车,把我们带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人、车相拥的碎石小街道, 久违了的书报间、饭后茶余投食喂鸽子孔雀,听一曲法朵民谣(fado vadio) ,探秘一个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上曾经辉煌一时、影响深远的国家,我们的葡萄牙之旅渡开始啦。</p><p class="ql-block">资料:</p><p class="ql-block">葡萄牙属于地中海国家,“葡萄牙王国”建立于12世纪。这个建国历史不长,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却在16世纪兴起的大航海时代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于16—18世纪期间曾与毗邻的西班牙成为影响世界的全球性帝国。葡萄牙作为全球性帝国的标志之一,曾经在世界53个国家有海外领土,其中包括中国的澳门。葡萄牙在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上曾经一度领先于世界各国,在文化艺术领域同样取得了非凡成就。</p><p class="ql-block">据记载,中国的第一头长颈鹿,是由葡萄牙船队进献给敬爱的永乐皇帝的。</p> <p class="ql-block">有轨电车在很多有历史意义的街区、广场等都有停车站供游客根据个人偏好选择游览地。</p> <p class="ql-block">也可乘电车到离海边不边的地方观海景及其周边风景。</p> <p class="ql-block">乘电车下车后走几百米即可到达圣乔治城堡 (Castelo de São Jorge), 它是里斯本主要的历史古迹和旅游景点之一,象征着里斯本悠久的历史和葡萄牙民族的独立精神,对本地人意义重大。</p><p class="ql-block">资料:</p><p class="ql-block">圣乔治城堡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左右的罗马时期,此后经过摩尔人(Moors,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基督教王国等多次统治和改建。1147年葡萄牙国王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期间从摩尔人手中收复了这座城堡,这也是葡萄牙“收复失地运动”(Reconquista)中的重要事件。过去曾是防御与军事指挥中心,基督教征服后,它作为皇室住所达数个世纪之久。</p> <p class="ql-block">城堡系中世纪建筑风格,城堡保留了厚重的石墙、塔楼、城垛和瞭望台,典型的中世纪防御工事风格。</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有树荫环绕的小道、橄榄树和柑橘树,环境优雅、宁静,漫步于此非常舒适、惬意!</p> <p class="ql-block">城堡建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里斯本市区和特茹河(Rio Tejo),曾是军事防御重地,视野开阔,风景壮丽。城堡内设有多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观景平台(Miradouro)</span>点,是俯瞰红屋顶城市景观和特茹河(Rio Tejo)沿岸风景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有一片宁静的花园,常见悠闲走动的孔雀,为历史氛围增添一份生趣。</p> <p class="ql-block">城堡附近的山道也有不少有趣且值得留足的当地风景。从城堡到市区的路上,是典型的葡萄牙小巷、石板路和拱门,配合城堡的灰色石墙和瓷砖墙,形成复古又有层次的城市景观。</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去附近的Baixa-Chiado站坐地铁去参观里斯本著名的旅游景观区-辛特拉(Sintra)。Baixa-Chiado站是里斯本地铁系统中最重要、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位于市中心。它由著名葡萄牙建筑师 Álvaro Siza Vieira 设计,内部现代、简约,墙面多为白色大理石,空间感强。尽管地铁站现代化,但外部环境保留了里斯本古老城区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辛特拉(Sintra),欧洲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景观的地区。</p><p class="ql-block">游览辛特拉,景区有两路公交巴士:</p><p class="ql-block">434路公交(Circuito da Pena)路线:从辛特拉火车站出发,途经圣佩德罗(São Pedro de Sintra)、摩尔人城堡(Castelo dos Mouros)、佩纳宫(Palácio da Pena)、辛特拉老城区(Sintra Vila),最后返回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435路公交(Villa Express 4 Palácios)路线:从辛特拉火车站出发,途经辛特拉国家宫(Palácio Nacional de Sintra)、雷加莱拉庄园(Quinta da Regaleira)、塞泰斯宫(Palácio de Seteais)、蒙塞拉特宫(Palácio de Monserrate),然后返回火车站。</p><p class="ql-block">两路公交走不同的游览路线,最好的办法是购买24小时的通票,可在两路线上随意上下自由安排游玩景点。</p> <p class="ql-block">出火车站后坐434路直接前往佩纳宮(Pena Palace)参观,它位於辛特拉地区的山頂,是葡萄牙的宝藏,也是葡萄牙七大奇迹之一。結合了哥德式、伊斯兰風格和文艺复兴的設計,再加上鮮艳的配色,整个建築就像迪士尼童話故事里的夢幻城堡般的迷人!</p> <p class="ql-block">从旅游巴士下车后,沿着山路行进,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高树与湿润的空气。向着远处那抹红黄蓝的宫殿挺进…</p> <p class="ql-block">佩纳宫比我想象中更奇幻。红黄紫以及平和的石灰色宫殿的色彩不只是外墙的涂料成装饰,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走进城门,仿佛进入了多重时空——摩尔风的拱门、哥特式的尖塔、曼努埃尔式的浮雕交错出现,像是一位国王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带回梦中并亲手拼成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在葡萄牙第一次听说“里斯本黄”!其实这类色感强烈、热烈亮丽、个性鲜明的黄色在中国被称为“明黄”或“皇帝黄”。在建筑外观色彩上,佩纳宫以霸气十足的 “里斯本黄”为主体,暗淡的土红色、空混的紫色、平和的石灰色作为辅助,该建筑称得上是葡萄牙面积最大、最“黄”的建筑物。</p><p class="ql-block">资料:</p><p class="ql-block">佩纳宫地处辛特拉的最高点,是在一座中世纪建造的修道院基础上,经过长期而多次修建、扩充后,直到19世纪才在葡萄牙女王玛丽雅二世(Maria II de Portuga)丈夫——费迪南德(Ferdinand)的主持下建造完成的城堡式的宫殿群。</p><p class="ql-block">佩纳宫其历史可追溯至15世纪初至16世纪初。宫殿因为兼具了欧洲曾经于不同时期流行的建筑式样,如哥德式(Gothic)、文艺复兴(Renaissance)式、摩尔式(Moorish)、曼努埃尔式(Manueline,16世纪初的葡萄牙曼努埃尔一世治世的建筑风格)等,被国际建筑界公认为是欧洲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的典范之作,1995年佩纳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宫殿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其瓷砖(azulejos)的饰面,这是 in the 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 Peninsula)上穆德哈尔风格(Mudéjar style)技艺的典范。内部装饰以彩绘和瓷砖,并融合了穆德哈尔风格和晚期哥特式曼努埃尔风格的其他特色。</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佩纳宫后,乘车还回辛特拉城区,去当地唯一的一家中餐馆-大福楼午餐,餐馆的价格和味道还不错,老板也很热情並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旅游信息!</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乘403路公交巴士慕名去了罗卡角-(葡萄牙的天涯海角),罗卡角(Cabo da Roca)位于葡萄牙西部辛特拉市,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端,被誉为“陆止于此,海始于斯”,也被称之为葡萄牙或欧州的"天涯海角"。它坐落在海拔约140米的悬崖之上,面朝浩瀚的大西洋,是葡萄牙最具象征意义的自然地标之一。这里有壮阔的海景,还有一座建于1772年的历史灯塔,以及象征“世界尽头”的纪念碑,站在罗卡角的悬崖边,望着无尽的大西洋,仿佛真的来到了世界的尽头。</p><p class="ql-block">网上都说这里是风高浪急,本以为在此会体检到巨风风呼啸而过的快感,或许是我们人品太好,大自然青睐我们,当天是风和日丽,无风无浪,只能在这里感受到天地间的浩渺、辽阔与宁静,有种喧嚣远去,心灵被洗涤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在此地停留一个小时左右后乘403路巴士返回到辛特拉转乘435路巴士去参观Quinta da Regaleira(雷加莱拉庄园)。</p> <p class="ql-block">雷加莱拉庄园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像是一次精神与视觉的“隐喻旅程”,它是葡萄牙辛特拉最神秘、最富象征意义的景点之一,是辛特拉最令人回味无穷的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辛特拉参观任何一景点,下公交车后都需要劳累11号(双腿)沿山路爬坡蹬高,膝盖不好的朋友最好准备一轻便护膝,保护膝关节。</p> <p class="ql-block">庄园由意大利建筑师 Luigi Manini 为富商 António Carvalho Monteiro 设计,建于20世纪初。宫殿主楼本身不算宏伟,但外部雕刻精美,园内的诸多城堡、城墙、喷泉、雕像、神殿、塔楼、石桥和哥特拱门融合了哥特式、曼努埃尔式、文艺复兴和罗曼式风格,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庄园内的地下螺旋井(Initiation Well)是其最著名的景点,它是一口 逆时针螺旋下降的“启示井”,象征灵魂的转化或重生。井壁嵌着九层环形平台,据说象征地狱、炼化与重生。没有人明确说出它的意义,游客自可给出个人的感受。井阶沿着井壁螺旋而下,每一步都似乎在剥离尘世的喧嚣。脚步回响在潮湿的墙壁间,光线渐暗,空气逐渐冰凉,走到井底,抬头仰望那圆形的天窗,井口透下的光如神启——是乎是理解了它的名字:“启示井”。这或许不是一口简单的井,而是灵魂下潜再升的象征,是黑暗通往光明的旅程。</p><p class="ql-block">井深约27米,无水,井底连接着一系列秘密隧道,通往花园的各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神秘的地下通道系统:庄园下方布满地下走廊、密道和洞穴,设计意图似乎暗指灵魂启蒙之旅,充满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看整个庄园像是一个现实中的幻想迷宫,每一步都可能通向隐藏的通道或象征的谜题,是游览辛特拉景区必去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时间有限,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必去佩纳宫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雷加莱拉庄园,辛特拉景区需要花几天时间来能游完,留下一点遗憾,作为下次重游的借口。</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一早,乘公交巴士去参观热罗尼姆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来到里斯本,如果只能去一个历史景点,热罗尼姆斯修道院是一定不能错过的地标。这里不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遗产,简直就是一座“石头堆成的航海诗”。</p><p class="ql-block">从远处看,它就像一座石头宫殿,整个建筑就像一段沉睡在石头中的历史,高耸的拱顶、精美的雕刻,外墙精美得像蕾丝花边,细节繁复得令人目不暇接。靠近一看,才发现那些花纹并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航海绳结、珊瑚、十字架、贝壳、神话符号……仿佛整片大海都被刻进了石头里,让游客感觉像走在一幅中世纪的画卷中,这座修道院真的值得你停下脚步、慢慢欣赏…</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庭院,不仅是热罗尼姆斯修道院的心脏,也是整座建筑最具灵性的空间。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历史、信仰与美感凝聚于一体。其回廊——这是我此行最爱的部分,回廊为两层结构,四方形环绕庭院而建,中心为草坪与喷泉。柱子和拱门装饰极其繁复,雕刻主题涵盖海洋元素(绳索、船锚、珊瑚)、植物、宗教符号(十字架)、王室徽记等,细节丰富得令人流连忘返。这里仿佛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四周拱廊静默而精致,每根柱子都像是工匠用一生雕出的祈祷,光线洒落在雕刻繁复的石柱上,有人称其为"石头的蕾丝”。</p> <p class="ql-block">资料:</p><p class="ql-block">热罗尼姆斯修道院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一、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热罗尼姆斯修道院建于1501年,历时约一个世纪才基本完工,是葡萄牙“大发现时代”的重要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修建原因:为庆祝航海家达·伽马(Vasco da Gama)于1498年成功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葡王曼努埃尔一世下令在贝伦地区修建此修道院,献给圣热罗尼姆(St. Jerome),以祈求航海者平安。</p><p class="ql-block">资金来源:主要来自葡萄牙对非洲、亚洲香料贸易的税收,尤其是胡椒税。这也反映出葡萄牙航海事业带来的巨大财富。</p><p class="ql-block">用途:修道士在此为航海者祈祷,同时也接待远航归来的船员。后来成为王室陵寝和国家象征。</p><p class="ql-block">历史地位:1983年与贝伦塔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是葡萄牙国家文化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二、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热罗尼姆斯修道院是**曼努埃尔风格(Estilo Manuelino)**的典范。</p><p class="ql-block">这种风格是葡萄牙特有的建筑风格,盛行于16世纪初,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并带有明显的航海元素。</p><p class="ql-block">1. 曼努埃尔风格特征:</p><p class="ql-block">航海图腾:如绳索、锚、海藻、贝壳、航海工具图案常见于雕刻装饰。</p><p class="ql-block">自然主义图案:葡萄牙植物、动物等也被雕刻进建筑装饰中。</p><p class="ql-block">王室徽章:曼努埃尔一世的王徽“臂章十字”(Cross of the Order of Christ)频繁出现。</p><p class="ql-block">2. 建筑结构亮点:</p><p class="ql-block">教堂(Santa Maria 教堂):有着巨大的无柱中殿,采用精巧的穹顶与拱顶结构。达·伽马和诗人卡蒙斯都安葬于此。</p><p class="ql-block">回廊(Cloister):两层结构,雕工极其精细,尤其是柱头与壁龛部分,堪称雕刻艺术的杰作。</p><p class="ql-block">正门与南门:由雕刻大师博伊塔(João de Castilho)等设计,雕像众多,细节繁复,如圣人、国王、航海人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游完修道院后已是中午,去附近的艺术园区用午餐,随后去观看葡萄牙的另一奇迹-贝伦塔</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必去地标——贝伦塔 Torre de Belém。贝伦塔不仅是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象征,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曾经是航海者远行和归来的标志,如今是里斯本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来此参观的游很多,我们在外排了两个多小时才得以进入塔内 一睹它的真容!</p><p class="ql-block">参观贝伦塔,犹如上了一堂一本会呼吸的历史课。它静静地伫立在特茹河畔,经历了多年的风雨洗礼,却依旧优雅而坚定。这座曼努埃尔式风格的防御塔,作为大航海时代的象征,像游客叙述历史的沧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p><p class="ql-block">贝伦塔(Torre de Belém)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一座著名历史建筑,建于1514年至1520年间,原为防御塔,用于保卫特茹河(Rio Tejo)河口,防止敌人入侵。这座塔是曼努埃尔式建筑(葡萄牙哥特风格)的典型代表,融合了摩尔、哥特和文艺复兴元素。</p><p class="ql-block">贝伦塔的建筑特征体现了葡萄牙“曼努埃尔式”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p><p class="ql-block">1. 曼努埃尔式装饰:建筑上装饰有大量航海元素,如绳索、锚、十字架、贝壳和象征航海的球体,体现了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的辉煌。</p><p class="ql-block">2. 塔楼与堡垒结构:贝伦塔由一个四层高的方形主塔和下方的六角形堡垒组成,主塔设有瞭望平台和火炮孔,堡垒原用于安装加农炮,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功能。</p><p class="ql-block">3. 哥特与摩尔风格融合:塔上的窗户、拱门和阳台融入了摩尔风格的几何图案和镂空雕刻,整体轮廓则保持了哥特式的尖顶和线条感。</p><p class="ql-block">4. 细致的雕刻艺术:外墙和阳台上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包括著名的“犀牛雕像”——这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石雕犀牛之一,展示了当时对东方世界的想象。</p><p class="ql-block">5. 位置与功能巧妙结合:贝伦塔建在水中一块岩石上,最初连接陆地的小桥在涨潮时被水覆盖,从而增强了其防御性。</p><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不仅是一座军事堡垒,更是葡萄牙海权和艺术结合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昔日守卫城堡的加农炮依然保持它原有的雄姿…</p><p class="ql-block">游客可近距离端详那些哥特式瞭望台、曼努埃尔式石雕与炮口细节。</p> <p class="ql-block">进入塔向塔顶进军,塔身不高,但登顶的过程却意外充满仪式感。螺旋楼梯陡峭狭小,一次只能容纳一人上下,真正进入塔的内部,细观整个塔的内部结构,直到爬上塔顶时,才算是多少明白了它的美,是乎是知道了那些藏在那些石头楼梯、狭窄窗口和历史的厚重呼吸里的诸多故事。</p> <p class="ql-block">登上塔顶观看四周都是塔下是翻涌的水波,塔边是千百年来无数启航与归来的故事,远处则是风景如画的海景。而我,此刻就站在它的肩膀上,既是旅人,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而后,沿着特茹河岸大道,走向航海大发现纪念碑(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 和广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为纪念葡萄牙航海辉煌时代而建的纪念碑,纪念碑呈巨型船首造型,仿佛正要驶向特茹河对岸的大海。最前方是恩里克王子(航海家亨利),手执帆船模型,身后跟随着三十多位葡萄牙“黄金时代”的人物——探险家、航海家、传教士、科学家与王室顾问。纪念碑可以登顶,建议一定不要错过。电梯搭至中段后还需攀登一小段楼梯,我们运气不好,当天末开放!</p> <p class="ql-block">大发现纪念碑前的广场,也称为风向玫瑰广场(Rosa dos Ventos)或航海图广场,是纪念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特色鲜明,既有视觉冲击,也蕴含丰富的历史象征意义,简直就是一张脚下的航海诗。广场中央是一幅直径50米左右的风向玫瑰图,由浅色与深色石材拼接而成,图案精美对称,像是航海者脚下的指南针。图案中央是一张镶嵌石材制成的世界地图,上面标记了葡萄牙探险家曾到达的重要地点及年份(如1498达·伽马到印度,1500卡布拉尔抵达巴西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向玫瑰是航海图上的经典符号,用于标示方位与方向,象征葡萄牙人探索世界的勇气与精准</p><p class="ql-block">地面上那幅巨大的风向玫瑰与世界地图是另一亮点。由南非赠送,地图上标记着葡萄牙探险家的航线与年份,从非洲海岸到印度洋,从巴西到东亚。</p> <p class="ql-block">在回酒店的回程中在Rua Augusta's Arch(奥古斯塔街凯旋门)停留参观,它是葡萄牙里斯本市的一座标志性历史建筑,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广场(Praça do Comércio)北侧,是通往Rua Augusta大街的门户,是一热闹且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资料:</p><p class="ql-block">名称:Rua Augusta Arch(葡语:Arco da Rua Augusta)</p><p class="ql-block">地点:葡萄牙,里斯本</p><p class="ql-block">建成时间:起初设计于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后,为重建城市的一部分;最终建成于1875年</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al)</p><p class="ql-block">建筑师:最初由Eugénio dos Santos设计,后由Veríssimo José da Costa完成</p><p class="ql-block">象征意义:凯旋门象征着里斯本从1755年毁灭性大地震中的重生。 </p><p class="ql-block">雕塑装饰:顶部有大型雕像群,代表荣耀、英勇与天才,由法国雕塑家Célestin Anatole Calmels设计。 </p><p class="ql-block">观景台:游客可以登上顶层观景台,俯瞰特茹河(Rio Tejo)、商业广场以及城市景色。 </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它连接着热闹的Rua Augusta步行街,是通往里斯本老城区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沿着广场附近的街道走回酒店…</p> <p class="ql-block">傍晚去酒店附近的Santa Justa 升降机(Santa Justa Lift),又称卡尔莫升降机(Elevador do Carmo)观里斯本夜景,它是葡萄牙里斯本著名的地标之一。夜晚的里斯本安静,详和,不是那种刺眼的高楼霓虹,而是以柔和的橘黄灯光照亮鹅卵石街道和古老的建筑。如果说现代都市的夜景是一场灯火辉煌的派对,那么从 Santa Justa 所看到的夜景则有点像一杯温暖的葡萄酒——让人慢慢细品,回味悠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它建于1902年,由工程师拉乌尔·梅斯尼耶尔·杜·蓬萨尔(Raoul Mesnier du Ponsard)设计,他是埃菲尔铁塔设计师的学生,因此升降机的设计也带有类似的铁艺风格。 </p><p class="ql-block">这座升降机高约45米,采用新哥特式风格铁结构,连接里斯本的下城区(Baixa)和上城区(Carmo)。原本是为了解决居民上下坡的交通问题,现在则是热门的观光景点。从顶部观景台可以俯瞰里斯本市区和特茹河的美景。 </p><p class="ql-block">它不仅是一项工程奇迹,也是一段城市历史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三天的里斯本之旅,时间虽短却十分充实让人回味无穷。游览里斯本,犹如读了一本缓缓翻开的旧书,字里行间满是阳光、海风与岁月的温柔。城市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红瓦屋顶在蓝天下铺展,如画一般。电车在石板路上缓缓穿行,从阿尔法玛旧区的沧桑,到贝伦塔畔的悠远,修道院的壮观,罗卡角"陆止于此,海始于斯"震撼,……,真的是步步都是风景。</p><p class="ql-block">看尽里斯本的光与影,不止是眼睛的旅行,更是心灵的漫游。里斯本,不喧哗自有光芒,值得一来,也值得回味……</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一早收拾行李结来匆忙的三天里斯本之行,达乘出租去游轮码头,开启十天的大西洋游轮游…</p> <p class="ql-block">友情提示:</p><p class="ql-block">1. 里斯本的通卡(Lisbon Card)对游客来讲真的很方便,包括了市区内的公交巴士、有轨电车、地铁,以及一部份参观景点例如修道院、贝伦塔、等景点,以及很多景点给予一定比例的折扣;</p><p class="ql-block">2. 到了里斯本,一定不要忘了品尝当地的美食,如葡萄牙的蛋挞(Pastel de Nata),它是最有名的葡式点心,外皮酥脆,内馅香甜滑嫩; </p><p class="ql-block">鳕鱼料理(Bacalhau),是葡萄牙的国菜,号称“鳕鱼有365种做法;</p><p class="ql-block">葡式海鲜饭(Arroz de Marisco),有点类似西班牙海鲜饭,但更汤汁丰富,带点浓郁番茄香;</p><p class="ql-block">甜甜的Ginja / Ginjinha果香酒:它是用酸樱桃(ginja berry)浸泡在葡萄酒或烈酒中,加入糖和香料酿成。口感甜甜的、带点微微的酒精味,颜色是深红色或酒红色,常带果香,通常在18-20%左右;</p><p class="ql-block">3. 里斯本的网约车很方便,UBER也很好用且价格比美国便宜很多,当地的出租车行进时打表,费用比网约车贵不少;</p><p class="ql-block">4. 里斯本和其它欧州城市一样,小偷不少,特别是在人多的公交车上和主要景点更是如此,外出旅行一定要看好自已的钱包,我们是好几次被小偷盯上,但均有惊无险…;</p><p class="ql-block">5. 酒店最好选择有保险柜的酒店,外出游玩时护照和重要物品放在保险柜以免万一被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p><p class="ql-block">6. 个人强烈推荐我此次住过的三星酒店(见下图),酒店不大但非常干净整洁,服务人员也很不错,价格也很公道,地理位址也相当好。酒店住于罗西奥广场附近,交通、饮食、购物等均很方便,加之广场及附近的街道等就是打卡景点对短期几天的游客来说是不错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