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手】第一次给妹妹裁剪衣服

碧海连天

<p class="ql-block">昵称:碧海连天</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083609</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家里有一台缝纫机,那是妈妈积攒了很多年的钱才买的,这也是我们家里唯一最值钱的东西。有了缝纫机我就想学缝衣服,但妈妈怕我把缝纫机弄坏,不让我学,那时我已经十一岁了。我只能偷偷地学,趁她上班不在家时,我就自己拿着破衣服来缝补。有一次补衣服时不注意,手指被针扎到了,鲜血直流,针也断了。妈妈下班后发现,她没有批评我,并教我正确使用缝纫机,从此我学会了缝补衣服,虽然补得不好看,但也帮了妈妈的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有一年刮台风,崖城宁远河发洪水,我们家就住在河边上,医院和职工宿舍都被洪水浸泡了,爸爸妈妈在医院里忙着转运病人。家里唯一最值钱最珍贵的缝纫机也被洪水浸泡了,我和弟弟力气小,费了好大力气才把缝纫机转移到高处。洪水退后,爸妈回到家里,看到我们平安没事,他们就放心了。爸爸静静地摸着我们的头,似乎在告诉我们:你们可以移动,没有生命危险;但躺在床上的无法移动的病人,在洪水面前是有危险的,需要医生护士的救助。是啊!在医院爸妈用双手去保护病人的生命;在家里我们用双手保护家里的财产。爸妈,你们就是这样,心里装着病人。记得爸爸常对我们说:看病是三分治疗,七分心理,对病人要多安慰,多鼓励。也正因为爸妈这样的工作态度,让我们从医以来,逐渐学会了对病人细心、耐心和关心,用我们的双手去为病人解除痛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许是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妈妈在一次工作中突然晕倒,被同事抬到病床上,这一病就没有再起来。那一年,妈妈才38岁,就永远地离开我们。那一年我未满十四岁,初中还没毕业,弟妹还小,小妹才两岁半,妈妈走后生活一下子拮据了许多,爸爸压力很大,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爸爸考虑到我,只有我辍学出来接妈妈的班才能分担家庭的负担了。可我还没到工作的最低年龄十六岁啊!我不知道当时是如何把这件事办下来的,或许是上帝都可怜我们这一家子。1976年10月份我参加工作了,那时我刚满十四岁。我没有学过护士专业知识,就被安排到妈妈的工作单位,崖城卫生院工作了。尽管我们家住在医院的院子里,出门就是医院,看过爸妈给病人治疗和护理,但真正走到病房里护理病人我还是第一次,我很害怕,特别是闻到那消毒水的味道时我直想吐,看到那痛苦呻吟的病人我不知如何是好。第一次给病人打针我差点扎到自己的手上,很粗的血管我扎了几次都没扎到,病人生气地骂我"小护士"你会不会打针呀?差点动手打我,吓得我不敢再给他打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不管怎样,生活还在继续,除了工作,我还得照顾好弟弟妹妹的生活起居,挑水做饭,洗衣服捡柴火,样样我都要兼顾。但最难的不是这些,而是给弟妹们缝制衣服。妈妈在世时,我们的衣服都是她裁剪的,平时我只是帮弟妹们补补衣服。妈妈走后这个任务就落在我身上了,当时我只有十四岁,什么都不懂。但弟弟妹妹们总要穿衣服啊!妈妈走的时候弟妹们的衣服已经不合穿了,那时很少有现成的衣服卖,只能买布料到裁缝店请师傅裁剪,但得花钱,为了节省开支,我只能自己学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的布料是需要用布票才能买的,我不知道该买多少布才能给妹妹做一件衣服,便到百货商店问阿姨,百货商店的阿姨有些是妈妈生前的好朋友,她们对我很好。有些布头布尾她们便优惠的卖给我,不收布票只收钱。我把布料买回家,先量妹妹的尺寸,然后在报纸上裁剪,再把剪好的模样放在布料上剪,当我把缝制好的衣服给妹妹穿上时,妹妹很高兴,别人问妹妹,这衣服是谁做的?妹妹说:是姐姐做的。我听后眼泪哗啦啦地流,如果妈妈还在世,我就不做这些事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往事仍记忆犹新,但弟弟妹妹们的衣服不需要我缝补了,那台缝纫机也完成它的使命,静静地躺在角落里,身上满是灰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