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后坑与庐坑

岩下之泉

<p class="ql-block">在婺源方言中,“坑”指小溪、小水沟,沿溪而建的村庄,往往名中带“坑”。浙源乡的山后坑和庐坑两村就是如此,均有一条小溪从村中流过。</p> <p class="ql-block">山后坑与庐坑之间隔着一条山脉,山后坑位于山北面的山腰处,庐坑则在山南面山脚。两村之间有一条山间小道连接,公路开通后,因无人行走今已是荒芜难行了。</p> <p class="ql-block">去山后坑村的盘山公路很陡,部分路段有近30度的坡,不是老司机,还是徒步安全。由虹关新村去山后坑约1公里,途中还有美丽的梯田风光。3月油菜花开,是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不是亲身登临,决想不到在这群山坳里还有这样一个大村庄。</p><p class="ql-block">山后坑村由程姓建村,全村只有一个姓,鼎盛时有300多村民,七八十户。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村子两次遭受火灾,如今的房屋大多是新建。</p> <p class="ql-block">走进村子,巷弄幽深,老者闲话,怡然自乐,颇有世外桃源之风。</p> <p class="ql-block">村中间还有一处月池,方便洗涮。村旁是山涧,由山顶一直流至山底。</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来的进村古道,如今还可通往山脚的田地。</p> <p class="ql-block">庐坑人是幸福的,他们的祖先找到了一处宜居之地。这里是山区中一块难得的平旷地,一条小河从田野中流过,村民沿河而居,有山有水有田,还愁什么?</p><p class="ql-block">春天的庐坑,妥妥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庐坑詹姓为主,村中新建了“中华詹氏大宗祠”,每年一次,分处四面八方的詹氏子孙汇聚一堂,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詹天佑便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村中还有座“世天官第”,是明代吏部尚书詹同的祖居。吏部尚书又称“天官”,詹任天官经三代,被踢“世天官第”。</p> <p class="ql-block">太史第,曾经的村中豪宅,抗战时,婺源教育史上著名的黄隐中学选这里作校址。</p> <p class="ql-block">青翠掩映下的独拱石桥——龙川桥。</p> <p class="ql-block">春天的山村,无论它身处何地,都是桃源,都是水墨画,都是美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