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了赴一场墨香四溢的城阙之约,我们清晨便启程,乘坐6:55的航班从榆林飞往咸阳机场,再转乘地铁抵达西安市区。这座城市,每一处地名与店铺都镌刻着历史的文脉与厚重:咸阳机场、常宁宫、大明宫、潼关肉夹馍、丝路情便利店……街头巷尾,身着唐装或汉服的佳人穿梭其中,仿佛时光交错,让人恍若置身千年之前。</p> <p class="ql-block">胡涂在地铁上小憩,竟错过了下车的站点。将错就错,我们顺势远眺了钟楼与鼓楼。晨钟暮鼓,古时以钟报晓、以鼓定更,为百姓安排作息。如今,这钟楼与鼓楼依旧矗立,见证着古都的繁华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旅游无淡季,唯有旺与更旺。抵达酒店时,我们只能等待退房的客人。午餐后返回,终于入住了期待已久的房间。稍作休整,我们继续跟随小胡安排的行程——碑林。抵达碑林时,小暖男早已游览完毕,却仍守候在入口处。他贴心地为我们请了讲解员,随后离去。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深刻领略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与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这里汇聚了众多书法家的杰作:颜真卿的楷书、王羲之的草书、米芾的行书……更有历代帝王的墨宝:宋徽宗的瘦金体、唐玄宗的《石台孝经》、唐睿宗的楷书……四书五经的内容篆刻于石碑之上,孔子、孟子的言论亦能找到出处。每一块石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碑林”二字出自林则徐之手,其前身名为“浣俗轩”,意在唤醒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脱俗向雅。</p> <p class="ql-block">这口钟,是唐代的景云钟。钟身每个方块饰有飞天、腾龙等精美图案,凸起部分用于调节音律与回声。前方铭刻着唐睿宗端庄秀美的小楷铭文,字里行间透露着皇家的威严与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石雕马匹,是西域王朝大夏国存在的见证。马匹形态栩栩如生,线条流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唐玄宗的《石台孝经》,下方厚重的基石象征大地,顶部云朵石雕象征天空,寓意孝道立足于天地之间。正前方以方正楷书书写孝道的重要性,侧面上方以行书布置官员落实孝道的任务,侧面下方以小楷记录官员的职位与姓名。唐玄宗,这位多才多艺的帝王,以孝道治国,却因晚年沉迷享乐,偏信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终成往事。</p> <p class="ql-block">碑林上篆刻的优秀文集,《尔雅》如同现代的百科全书,花鸟虫鱼尽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各个时期的碑型,从简朴到精致,展现了书法艺术的演变与进步。</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记录了仓颉造字的伟大贡献,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文字创始者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黄庭坚的书法,笔力遒劲,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米芾的作品,行云流水,刚柔并济,展现了书法艺术的极致之美。</p> <p class="ql-block">这两座碑,文字与图画完美结合。竹叶间藏着四句诗,你可曾发现?“魁星点斗”,墨色石碑上,字迹如灵动舞者,在石间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碑林,我们踏上古城墙。西安古城墙,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隋唐时期开始修建,经明朝修葺扩建,现存建筑为明代遗存。总长13.74公里,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顶部平整,呈外高内低的梯形状。听导游讲解,“肥水不流外人田”,便于雨水向城中流淌;为了保存古都风貌,古城建筑不得高于城墙上的城楼。外墙上的垛口、马面、角楼等军事设施,与城墙下的护城河共同构成了强大的防御体系。行走在城墙上,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力量,它是历史的守护者,文化的传承者,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时光匆匆,我们一家四口相聚共餐,随后漫步于“大唐不夜城”。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忽然,一场大雨倾盆而下,游人瞬间涌入地铁口,画面生动诠释了“人潮如水”、“水泄不通”的景象。工作人员迅速疏通人群,连安检也暂时免除。</p> <p class="ql-block">我们欢声笑语回到酒店,已是晚上十点有余。今日,我们领略了古都长安的墨香城阙文脉,感受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眷恋。明日,我们将继续探访这座千年古都的奥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