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 孙晴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敬爱的师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展信安。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您身边近两年了。特别庆幸,这按两年里,我一直在您身边,做您的徒弟。不知您对我的最初印象是怎样的,可我第一次见到您的时候,您的热情与活力,让初入校园的我多了份心安,少了份怯懦。您已经在班主任岗位上工作了35年了,但没有一丝倦怠,和孩子们在一起,您浑身洋溢着幸福,我既羡慕又崇拜,我也想成为您那样散发着光芒的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我心里,您是神奇的“魔法师”。记得第一天上完课,我攥着满手粉笔灰路过您的班级,一下子就被眼前温暖的一幕吸引。课间,您在教孩子们折飞得最远的飞机,您的笑容也像个孩子。孩子们簇拥在您的身边,和您融为了一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您和学生的光华让我看到教育最美的样子。我侧目看您身后的黑板,心里更是一惊。您的板书字迹隽秀,条理分明,竟然还配以惟妙惟肖的板画,让人感觉像走进童话王国一般。我想,如果我是您的学生,我也会爱上这个班级,爱上这个会“魔法”的老师。我终于知道,孩子们为什么会簇拥着您,为什么那么愿意聆听您的教诲,因为您有“魔法”。在后面影从您的日子里,我发现您会带孩子们一起运动,您会教孩子们做各种手工,您会让特殊的孩子成为班级凝聚的按钮,您会让全班家长拥护与爱戴,这些就是打败一切困难的“魔法”。智慧、情怀、责任让您变成了“魔法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说实话,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感觉当班主任好难。当我第一次真正面对孩子们躁动的灵魂时,我像攥不住流沙的笨拙陶匠。您记得吗?两个学生因为值日分工在教室里摔文具盒,我冲过去时嗓子已经喊哑。您却掀开讲台下的百宝箱,掏出两副橡胶手套:“来,咱们把吵架声翻译成乐谱。”您让学生把手套套在手上,对着空气打节拍,吵闹的指责声渐渐变成了不协调的鼓点。等他们笑作一团时,您才说:“情绪像泥石流,得先给它找对河道。”第一次开家长会前,我攥着稿子紧张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听见您轻声说:“别害怕,你就把家长当做是你的家人,你对着我先练练。”“你这开头的语气和表情应该是这样的......”那一句句详细到语气和表情的指导,让我明白原来每一个看似很小的细节,却能把我和家长拉的那么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这两年间,我在您身边学习到的不只是知识,更提高了能力。您总是会给班里的孩子安排有趣的课程,我跟着您学会了折纸蝴蝶,奖励给班集体贡献最大的孩子,我跟着您给孩子们编手绳,带他们学习书法、背诵《诗经》......这个学期,我跟您一起学习《诗经》,我自己读、写《诗经》,也学习您的样子带着孩子们读、写《诗经》。您是最会做老师的人啊!您把《诗经》句子拆成绳结密码:“蒹葭苍苍”是双钱结,“执子之手”是金刚结。现在孩子们手链上还编着专属密码:朵朵的平安结里藏着“岂曰无衣”,小宇的流苏结对应“青青子衿”。《诗经》就这样在每个孩子心中流淌着最美的旋律,中华经典就这样浸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在您的班级里,学生们每天的生活都丰富多彩,幸福地像花一样。我,跟着您学习的脚步,越来越轻盈,越来越驾轻就熟。 但,我也深深地懂得,传承的真谛——不是复制某个教育模板,而是让古老的教育智慧,在新时代长出自己的年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师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您不仅是我的师傅更是我的榜样。我知道,我的教育生涯刚刚起步,但,我相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以学为径,像您一样不断学习,坚持锤炼本领,爱每一个孩子,爱教育事业,我也会有一天成为一名让学生喜爱的“魔法师”,成长为指引孩子们前行的那道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您的小徒弟:孙晴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25年5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