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灵气怎么来的……

非遗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

<p class="ql-block">原创:一叶心经</p><p class="ql-block">非遗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传承人</p><p class="ql-block">2025-05-01</p> <p class="ql-block">  “我读过很多书《论语》、《大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一个老师学太极拳不会松,我让她读《中庸》时问我,我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的骨头和肉。</p><p class="ql-block"> 我越来越发觉不止是初学者,就算是练了几年太极拳的拳友,都很难松下来,因为它既不是方法,也不是什么具体招式,而是一种结果和状态。这个松要“由内而外”,就是先要内里发生变化,所以我觉得读经典非常重要的,就是必须用经典来洗涤我们内心。</p><p class="ql-block"> 经典是洗洁精,但粘满洗洁精的碗也不是一个干净的碗,我们必须回到生活里,让经典对我们自己发生作用,而不是对别人。</p> <p class="ql-block">  都说学中医需要灵气,什么是灵气?我想就是对事物细腻再细腻的最细腻的表达。灵气从哪儿来的呢?我想一个人的灵气是内在精神能量与感知力的综合体现,表现为思维通透、感知敏锐且具有独特的生命活力。这种特质既包含对世界的深刻洞察力,也体现在与自我及外界和谐共处的能力中。如何提高灵气呢?保持简单纯粹的思维模式,如"复归于婴儿"状态, 表现为对复杂问题的通透化解能力。避免负能量侵蚀(如远离消耗性人际关系),通过兴趣爱好(如养花、音乐)维持精神焕发状态。 多接触经典、大自然、高能量的人。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那他的价值观就由身边的人来做决定。因为他没有别的输入途径,只能模仿身边的人或者慢慢去被环境所改变。周围流行什么就跟随什么,永远找不着自己。其实灵气也就是“灵魂的气质”,读书是富养自己的灵魂。读过的书,哪怕不记得,但它依然存在谈吐中,藏在气质里。不读书的人目光所及都是全世界,读书的人无论生活多么苟且都有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 是啊!在喧嚣的社会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是难能可贵的,书法可以让我们如何在纷扰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从而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书法家往往注重内在修养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而非外在的物质利益,他们通过书法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称书法为“纸上太极”,因为太极是在以身演绎道的,太极拳是怎么阐述的呢?身法上,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架势上,要求不丢不顶、不过不及;步法上,要求有开有合,有虚有实;劲路上,讲究刚柔相济: 速度上,它讲究快慢相间。整体上,它让你领悟的是中庸之道,体会的是阴阳转换之理。在身体的调理方面,它和中医的医理相通:达到自身最恰当的平衡;疗效相同:治根、治本。在性情的调理方面,它就象其他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可以陶冶情操,修正性情。让你的焦躁变得沉稳一点,太沉闷的变的开朗一点:过于乐观的变的中正一点,悲观的变的积极一点,而这些变化,逐步会渗透到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p> <p class="ql-block">  古琴称道器、“琴上太极”。松风掠过蚕丝弦,泛音荡开云层,古琴从来不只是乐器,是上古留存的祭天法器。伏羲削桐为琴,绳丝作弦,从此人间有了与苍穹对话的密码。琴面为天弧,底板载地脉,十三徽印刻十二月加闰,指按音位便是触摸星辰轨迹,吟猱绰注间,宫商角徵羽对应五臟暗合四时。琴弦震颤的频率,恰是北斗旋转的节拍。最玄妙处,在弦外之音。当指尖凝露悬而不落,当松涛突然与散音共鸣,便是天地给出了回应。泛音称“天籁”,只有在徽位才能弹出来,所以又称“神授”,我想这“神”应该指的是所有构成生命的背后的力量。千年间,这张木纹斑驳的丝桐,始终是华夏医者最谦卑的祭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诊室窗外,海南小童送的木棉花落又花开。多年的习练太极、抚琴、写书法……,我的手指渐渐能辨识出更多生命的成分。那些脉象中的喜怒哀乐、弦紧、滑涩、浮沉,无不是人生经历的密语。</p><p class="ql-block"> 先师曾说:"一脉一世界,一息一春秋。"在接触无数病人后,我深以为然。每个人的针扎下去的瞬间,都是独特的生命反应,而我有幸成为《灵枢》的这个“枢”。我觉得古时的“毉”字下面的“巫”就是“链接天地的意思”。“盗天地虚无之炁,窃阴阳造化之权”先师曾留下的对联应该有这层意思吧?</p> <p class="ql-block">  晨曦,当患者带着困惑而来,又带着希望离去,我触摸到的不仅是他们当下的针感,更是生命不断自我更新的体会。暮色渐浓,最后一位患者离开,我浇花弄草、喂鸟、喂狗,也有娘打娃叫……真正的治疗不仅是纠正失衡的机体,更是帮助人们重新解读自己的生命角色。每一次手指与针的触动,都是两个生命的短暂交汇——在那一刻,我们都是时光长河中的旅人,通过这根针,互相确认存在的温度与意义。</p><p class="ql-block"> 五一节本来有几个弟子要来的,各种原因来不了了,本来有很多新的感悟要交流的,就让先窖藏一下吧。所以五一我哪里也没有去,仍然是天天看病人。一年365天,我最多有一天不看病,那就是大年初一,我也已经习惯了,因为我觉得我不是单纯的在看病,我是用祖先的智慧和我们的爱心,为每一个有缘遇到的生命点亮希望之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美篇:非遗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微信公众号:一叶心经</p><p class="ql-block">如需请书请添加微信:1519573089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