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行——昆明篇

安于平淡

<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安于平淡</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云南昆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制作时间:2025.4.6</span></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 6954045</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5日,在几位老同学及临沂国旅沂南部张爱国、黄树英二位经理对行程的反复推敲和精心策划下,终于踏上了梦寐以求的七彩云南之行,实现了多年来去云南走一走看一看的夙愿。</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24人,在导游小贾的带领下,历经济南—昆明—楚雄—大理—丽江—玉龙雪山—西双版纳,经双飞三动(动车),历时8天,往返56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滇池</p> <p class="ql-block">3月25日第一天,早上6点10分,我们乘车前往济南遥墙机场,11点30分乘坐济南至云南昆明的航班,下午3点落地昆明长水机场,4点入住众得酒店。</p> <p class="ql-block">西山睡美人</p> <p class="ql-block">滇池:高原明珠的诗意栖居</p><p class="ql-block">26日早8点,当地导游阿木把我们带到了西山脚下的滇池。只见清晨的滇池,宛如披着轻纱的少女,朦胧而神秘。我们沿着海埂大堤漫步,湖风裹挟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远处西山“睡美人”的轮廓清晰可见,与湖水相映成趣。海鸥沿湖面及岸边往返飞行,据导游介绍,每年冬季至次年春末,成千上万的红嘴鸥从西伯利亚迁徙至此,它们或俯冲掠过水面,或轻盈停驻游人掌心,翅膀扇动间洒下细碎的光斑,仿佛与滇池共舞一支生命的圆舞曲。湖水在阳光下泛着翡翠般的光泽,水草在清澈的湖底摇曳生姿,偶有鱼群跃出水面,溅起一片银光。滇池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昆明人的精神图腾。海鸥来回飞行的鸣叫声、摄影人捕捉瞬间的快门声与游客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鲜活美丽的诗意画卷。</p> <p class="ql-block"> 石林</p> <p class="ql-block">喀斯特地貌的时光碑林</p><p class="ql-block">离开滇池我们前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踏入景区,亿万年的地质传奇在眼前轰然展开。那一根根拔地而起的石柱,千姿百态,千峰尽秀,奇险俊美。灰黑色的石峰如剑指苍穹,嶙峋的怪石或似猛兽蛰伏,或如仙人低语,每一道风蚀的纹路都镌刻着时光的密码。穿行于“莲花峰”“剑峰池”之间,狭窄的石缝仅容一人侧身而过,抬头望见“一线天”中漏下的光束,恍若穿越时空隧道。</p> <p class="ql-block">石林二字由云南王龙云1931年题写</p> <p class="ql-block">石林不仅是地质奇观,更是撒尼人的文化圣地——密枝林中的祭祀台、岩画上的狩猎图、火把节时的狂欢舞步,将自然与人文熔铸成永恒的诗篇,据说这里在2.5亿年前曾是一片海底。跟随导游穿梭于石缝间,触摸着覆满苔藓的石壁,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耳畔仿佛响起远古海洋的潮声。这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喀斯特地貌,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亿万年的雕刻艺术。</p> <p class="ql-block">石林湖(也叫恩来湖)</p> <p class="ql-block">千钧一发</p> <p class="ql-block">石林的最高点:望峰亭</p> <p class="ql-block">猫鼠石</p><p class="ql-block">云南十八怪——猫和老鼠谈恋爱</p> <p class="ql-block">莲花湖</p> <p class="ql-block">阿诗玛的化身石</p> <p class="ql-block">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阿诗玛石像位于石林风景区的小石林区域,其天然轮廓形似一位头戴撒尼包头、身背背篓的彝族少女,含情脉脉地眺望远方,仿佛在等待恋人阿黑哥的到来。这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被赋予文化内涵,成为传说中阿诗玛‌化身成石‌的象征——故事中她被地主勾结崖神用洪水冲走后,化为石峰永驻石林,回声则成为她与人间对话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阿诗玛的历史故事:传说从前在阿着底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个美丽的姑娘,爹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闪光,便给她取名叫“阿诗玛”。阿诗玛姑娘不仅长得漂亮,也能歌善舞,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她爱上了青梅竹马的孤儿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节,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了亲。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也看上了美丽的阿诗玛,便请媒人去说亲,但不管怎样威胁利诱,都无济于事。热布巴拉家趁阿黑到远方放羊之机,派人抢走了阿诗玛并强迫她与阿支成亲,阿诗玛誓死不从,被鞭打后关进了黑牢。阿黑闻讯,日夜兼程赶来救阿诗玛,他和阿支比赛对歌、砍树、接树、撒种,全都赢了阿支。热布巴拉恼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只猛虎扑向阿黑,阿黑三箭将猛虎射死,并救出了阿诗玛。狠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不肯罢休,勾结崖神,趁阿诗玛和阿黑过河时,放洪水卷走了阿诗玛。十二崖子的应山歌姑娘,救出阿诗玛并使她变成了石峰,变成了回声神。从此,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你。她的声音,她的影子永远留在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阿诗玛,一个与自然地貌——石林紧密相连的名字,她不仅是彝族人民口口相传的美丽象征,更是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恨情仇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阿诗玛石像的文化意义源于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阿诗玛》,<span style="font-size:18px;">既是自然奇观,更是彝族文化精神的载体,成为石林乃至云南的文化名片,</span>故事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大象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