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大彻大悟的一段话》</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可怜的父母还傻傻都不知道,其实当孩子长大了,这个家就已经散了,即便逢年过节回来,那也只能叫聚会。</b></p><p class="ql-block"><b>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写道。父母与子女的缘分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目送。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b></p><p class="ql-block"><b>年轻时读不懂这句话的深意。直到孩子拖着行李箱走出家门,才恍然惊觉,所谓亲情不过是借你而来,却非为你而生。多少人活到中年才敢承认,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而是一场盛大的借过。</b></p><p class="ql-block"><b>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陷入一场温柔的幻觉。以为血脉能浇筑永恒的亲密,可当孩子考上大学的那张车票,分明是一张温柔又锋利的刀片儿,把家划成两半,一半是父母守着的老房子,一半是孩子奔赴的新江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老一辈总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如今却是儿行千里母难求,微信里永远只有转账记录、通话记录,孩子用表情包敷醒你的牵挂。用再忙搪塞你的关心。</b></p><p class="ql-block"><b>龙应台说的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父母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孩子人生剧本里的配角,连台词都被压缩成转账时的备注。你以为春节的团圆饭是家的延续,不过是亲情最后的体面。</b></p><p class="ql-block"><b>孩子带着新观念回家,你端上桌的拿手菜成了不健康,你传授的人生经验成了老思想。两代人之间横着条马里亚纳海沟,你在沟这边喊着多穿秋裤,他在沟那边刷着短视频。笑你迂腐。</b></p><p class="ql-block"><b>毕淑敏曾说,父母和子女终将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b></p><p class="ql-block"><b>莫言在晚熟的人里写道,世间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b></p><p class="ql-block"><b>聪明的父母早该在送孩子进幼儿园时就学会目送,孩子不是风筝,不需要你死死攥着线头,他是候鸟,注定要飞向你看不见的山川湖海。与其在电话里追问。什么时候回家?不如把叮嘱换成累了随时回来。真正的亲情,从来不在掌控里,而在成全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林清玄说,爱的开始是一个眼神,爱的最后是无限的苍穹。</b></p><p class="ql-block"><b>父母子女一场,本就是相互借一段光阴,当他转身走向自己的人生。你该做的不是哭泣着修补破碎的家,而是笑着把碎瓷片剪成星空。毕竟孩子要活成他自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