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开心就好(彭立霖)

<p class="ql-block">4月1日上午,我们“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旅结束南京中山陵及德基广场一个网红打卡点游览,并在德基广场一侧一些大排档各自解决午餐后,因下午16:30要乘k782次火车返回萍乡,结束本次“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旅,故大家又都没有休息,登车急匆匆地赶赴设在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约25分钟之后,我们赶到了纪念馆门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这座承载着我国太多沉重历史记忆的城市,这座历经沧桑的古都,有着数不清的名胜古迹,而最让我们心存敬畏、也迫切想要游览了解的,我想应该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因该馆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故又称江东门纪念馆。这里是我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东门纪念馆是为了铭记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的,是中国人民承载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我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该场馆1985年2月20日动工,8月15日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纪念日当天建成开放。目前纪念馆已记录至第10665个遇难者。</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车的地方离纪念馆约有半华里路,隔老远我们就能看到那栋庄严肃穆灰白色外敷大理石的场馆建筑,在中午太阳的直射下,显得尤为沉重,仿佛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走近,隔着围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十六个大字格外醒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实行的是预约入馆制度,11:50左右,排队身份验证后我们进入了景区。走入展览馆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那一组组震撼人心的雕塑,这些雕塑生动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寇的凶残和我国同胞们所遭受到的苦难,仿佛每一尊雕塑都在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它们用无声的语言,将当年的惨烈景象直观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组位于纪念馆入口处,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造的名为《家破人亡》的雕塑,据资料介绍,这座雕像高达12.13米,意喻1937年12月13日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的这个悲愤的日子。雕塑展示的是一位衣衫褴褛的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仰天呼号的悲痛场景。这一场景似乎让我们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那场人间浩劫。看着这些雕塑,我们都沉默了,心情瞬间变得十分沉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怀着沉重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展厅。一进入展厅,醒目的“300000”这个数字便闯入我们的视线,它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这是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同胞的人数,是一段无法被忘却的惨痛记忆。室内天花板上,一颗颗忽明忽暗的星星仿佛是一个个生命的陨落,每12秒钟滴下的水滴,不仅打破了纪念馆的宁静,更像是滴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30万的生命,以平均每12秒一个的速度消逝,这是何等的可怕和惨痛!</p> <p class="ql-block">19世纪下半叶,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多次发动侵华战争,犯下无数战争罪行。继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之后,1931年,日本又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局部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2月13日,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后,公然违反国际法,大肆屠杀、强奸、抢劫、纵火,制造了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南京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经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调查审定,日军集体屠杀28案,屠杀人数达19万余人,零散屠杀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厅中,陈列着大量的历史照片、实物和文献资料,详细地记录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那一张张黑白照片上,是无辜百姓惊恐的面容,是侵略者狰狞的嘴脸,是被焚烧的房屋和横尸街头的同胞。每一个画面都刺痛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那段黑暗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看到了日军屠杀平民的照片,那些惨绝人寰的场景,让我们不忍直视;看到了幸存者的回忆录,字里行间充满了痛苦与恐惧;还看到了日本兵遗留的枪支弹药和生活用品,这些物品见证了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些仿真场景,再现了当时南京城被轰炸后的满目疮痍,残垣断壁上的炭火还未熄灭,人们穿行在狼藉的街巷中,看着家园顷刻间化为灰烬,亲人身首异处,满脸透着无尽的恐惧和恨意。这些场景让我们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侵略者的暴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让我们感到震撼和痛心的,是“万人坑”遗址。当我们站在遗址前,看着那层层堆积的白骨,心中的悲痛和愤怒达到了顶点。这些白骨,是南京大屠杀的铁证,它们无声地控诉着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站在那里,我们仿佛能听到当年同胞们的痛苦呼喊,感受到他们的绝望和恐惧。我们默默地低下头,向这些遇难同胞致以最深切的哀悼,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心在滴血、流泪…</p> <p class="ql-block">走出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馆,来到和平女神雕像广场。广场上,和平女神雕像庄严肃穆,她怀抱婴儿,手托和平鸽,象征着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此时,阳光洒在雕像上,给人一种温暖而又充满希望的感觉。我们在雕像前停留了许久,心情久久无法平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史料翔实、证据确凿的重要的历史见证地,更是一个向世界传递和平理念、反对战争的重要警示教育基地。她通过向公众展示历史真相,寄望人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抗战结束到今年8月15日,已经整整八十年了, 尽管日本侵略罪行早已板上钉钉,无数史实铁证如山,国际社会也早有公论,但日本国内从政府到民间,特别是其国内右翼势力,从未对其二战的侵略行为进行深刻反省,仍试图通过修改教科书等形式,一味推卸责任,粉饰侵略,掩盖真相,洗白罪行,以期达到恢复日本军国主义的目的。纵观战后至今的日本历届政府领导人,大多出身日本国内的政治世家,且与右翼势力保持暧昧关系,沆瀣一气,将“侵略”描述为“进入”或“日中战争”,淡化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等暴行,将南京大屠杀称为“南京事件”,并模糊表述为“战火波及”,通过教育洗脑,以此达到误导民众的目的。更特别的是,近年来,日本各级政要,罔顾我国及亚洲其他邻国的感情和强烈反对,频频参拜供有二战多名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他们一意倒行逆施,必须引起我们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落后就会挨打”!我们铭记历史,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世人,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努力让祖国更加强大,让这样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多钟,我们萍乡“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旅近80人,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驱车回到了五天前来到的南京火车站,准备在这里搭乘K782次火车返回萍乡,结束这次“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见扬州,再见兴化,再见无锡,再见南京,再见,人生难以忘记的“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5.3</p> <p class="ql-block">题图取自网络,谨致谢意,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