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2号早六点长治天空之城集合,大巴车上了22人后启动,出发。长治的广场附近人头攒动,车辆拥挤不堪,大家只能寻车而上。</p><p class="ql-block"> 车行导航内蒙古达拉特旗,沿途又收了11人,车先行两广高速,为避免太原方向的道路拥挤,我们选择走平遥南,平遥南服务区与另一辆7坐车汇合。此行带大巴司机共39人,大巴车满载37人,满足广大驴友的需求一直是老大的服务宗旨吧!实属难能可贵!我记得有年大同游,两个7座车,报了15个人,多了一人,一大早老大在地上踱来踱去,很为难的样子,我随口一问,原来是这样,就立马说“那我就不去了呗!反正大同我也去过。我不去了人数就正好!”老大很不好意思“那怎么行?你报名了怎能不去?”我说“无所谓啊!我没觉得啥啊!我正好回去看老爸。”在送我去公交站的车上,老大大概是怕我不高兴吧,他说“我回来了和你去老家的山上采松娥啊!”我笑着说“不用操心,这点事对我来说没啥啊!你们尽管去玩。” 老大永远是老大,老大有不一样的胸怀,所以才称得上老大。在几经与病魔的斗争中,老大也许会疲惫不堪,但徒步的脚步永远都那么坚定,长治的驴友们真幸福,因为有一个脑子里装满地图,值得信赖的老大!</p> <p class="ql-block"> 车行前,遇上了爱拍的郭老师,留张出行照。</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多到达陕西佳县,大巴直奔饭店“陕北抿斗王”。路边有写“葭州”的,让我想起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p><p class="ql-block"> 佳县与葭州是同一地方的不同名称。佳县古称葭州,因境内曾盛产芦苇(古称“葭”)而得名。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朝廷在此设“葭芦寨”,后升为州,沿用“葭”字。1964年为简化汉字,改“葭县”为“佳县”,寓意“更美更好”。</p> <p class="ql-block"> 佳县的街道很窄,类似于平顺又有不及。私家小车会车刚好,大巴车难行,进城限高2.5米,我们的车高3.65米,路面无法掉头,限高杆下面留了交警服务电话,老大打通电话后,电动杆就遥控升起了,也不知道主控的人在哪里,现在的科技真是不得了,咱们的神州十九都安全返回了,这些民用操作根本不是事儿,祖国富强的时代真好!</p><p class="ql-block"> 残垣、断墙、土房、窑洞 ,合着黄土飞扬的气息构成了陕北独特的风景,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房屋静静的守候着母亲黄河,他们相依相偎,亘古永长。</p> <p class="ql-block"> 陕北抿斗,细短,有韧性,有玉米面和荞麦两种,细汤汤的浇头里少有几块土豆、豆腐和红萝卜,12蝶小料:凉拌白菜丝、黄豆、辣椒酱、芝麻酱、韭菜、小葱、香菜和不知名的小料,挨个放上有点油腻,蝶勺太小还不好拿,拿起来放又怕放错。很厚实的中大碗端上来,里面只放少半碗的面食,吃饭加料全凭自己喜好,15元管饱。</p> <p class="ql-block"> 陕北民歌博物馆 陕北民歌多种多样,在陕北这块别样的土地上自如绽放,</p> <p class="ql-block"> 车进内蒙界,天空豁然开朗,蓝天白云,双向八车道,大小车辆川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 但凡省界分隔或以河为界,或以山为隔,山河之间,异界景色迥异,是为山河之作,自然之奇。山川河流,花草木石,或亘古不变,或生生死死,只人生很短,区区不过三万天。</p> <p class="ql-block"> 19:30我们到达拉特旗,吃饭,住宿,明天出发库布其沙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