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外观上篇

老陈

2014年7月9日星期三,阴。<div>&nbsp; &nbsp; &nbsp; &nbsp;巴黎卢浮宫一角。2009年2月底老陈曾经花了半天时间逛过卢浮宫,五年之后故地重游倍感亲切。</div> &nbsp; &nbsp; &nbsp; &nbsp;从卢浮宫地下停车场出到地面的途中,老陈随拍了所见的人物雕塑作品。这些人像作品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即使有的头部或手部缺失了,但依然散发出无与伦比的女性形体之美,人物动作表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nbsp; &nbsp; &nbsp; &nbsp;群雕作品更是精彩纷呈,人物栩栩如生,表情生动逼真。 &nbsp; &nbsp; &nbsp; &nbsp;这个画面像是拿破仑率兵出征的场面。 &nbsp; &nbsp; &nbsp; &nbsp;卢浮宫展厅分布示意图。卢浮宫也许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但老陈认为卢浮宫的藏品是最为丰富也是最精彩的,看多少次都不会够。 &nbsp; &nbsp; &nbsp; &nbsp;塞纳河畔的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始建于1204年,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曾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从1793年8月10日起,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博物馆。卢浮宫整体建筑呈“U”形,共分希腊罗马艺术馆、埃及艺术馆、东方艺术馆、绘画馆、雕刻馆和装饰艺术馆6个部分。正门入口处的透明金字塔是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师贝聿铭之传奇杰作。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坐落于卢浮宫广场前的卢浮宫小凯旋门,又称卡鲁塞尔凯旋门(l'Arc du Carrousel),位于卢浮宫与杜乐丽花园之间,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纪念性建筑。小凯旋门始建于1806年至1808年,为庆祝拿破仑1805年的系列军事胜利而建,高19米、宽23米、厚7米,以中央大拱门为中轴,两侧对称分布小拱门,外部矗立8根雕刻着莨苕叶纹的科林斯花岗岩圆柱,整体布局严谨规整,线条简洁明快,继承了古典主义建筑的对称美学与柱式传统。小凯旋门是杜乐丽花园的入口。</p> &nbsp; &nbsp; &nbsp; &nbsp;作为新古典主义与帝国风格融合的典范,小凯旋门在细节中处处彰显政治隐喻与权力象征。其顶部原矗立从意大利圣马可教堂搬来的4匹镀金奔马及战车雕塑(原物于1815年归还,现为复制品),如今可见和平女神像与战马拉车的壮丽场景--拿破仑头戴金冠、手持金橄榄枝立于战车上,和平女神与胜利女神分立两侧,象征着帝国的军事荣耀与对和平的期许。 &nbsp; &nbsp; &nbsp; &nbsp;拱门下方的立柱上,八位帝国士兵雕像威严伫立;中央拱门顶部的玫瑰色大理石浅浮雕,则生动刻画了《普雷斯堡和约》《奥斯特利茨战役》等拿破仑的外交成就与战争胜利的场景,以艺术形式强化其政权的合法性。 &nbsp; &nbsp; &nbsp; &nbsp;小凯旋门的红、白大理石圆柱之间是三个圆拱门,装饰奢华。其设计既借鉴了古罗马提图斯凯旋门的形制,又通过简化装饰、放大纪念性尺度(如厚重石材的运用与镀金元素的视觉冲击),完成了对古典传统的现代化诠释。它以新古典主义的庄重典雅为骨架,以帝国风格的恢弘符号为血肉,不仅成为19世纪法国建筑美学的缩影,更成为拿破仑时代军事霸权与文化自信的永恒注脚。 &nbsp; &nbsp; &nbsp; &nbsp;在小凯旋门前留影的美女。 &nbsp; &nbsp; &nbsp; &nbsp;卢浮宫著名的透明金字塔。 &nbsp; &nbsp; &nbsp; &nbsp;在等待林导去取预订参观门票的这段时间里,老陈抓紧在卢浮宫外四处转转。卢浮宫主要有绪利馆(SULLY)、德农馆(DENON)和黎希留馆(RICHELELEU)三个展馆。 &nbsp; &nbsp; &nbsp; &nbsp;卢浮宫PAVILLON TURGOT大厦。 &nbsp; &nbsp; &nbsp; &nbsp;卢浮宫外墙局部华美的人物动物花卉雕塑,美不胜收。 &nbsp; &nbsp; &nbsp; &nbsp;拱门上方一大圈都是法国文学艺术领域的历史名人塑像,幸好每个塑像的基座都刻有名字,要不确实无法辨识。 &nbsp; &nbsp; &nbsp; &nbsp;MEZERY梅士雷,法国早期的历史学家,在1685年完成了他的著作《法国历史》。<br> &nbsp; &nbsp; &nbsp; &nbsp;PASCAL帕斯卡,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nbsp; &nbsp; &nbsp; &nbsp;LA FONTAINE拉·封丹,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的寓言诗人。其作品经后人整理为《拉·封丹寓言》,与古希腊著名寓言诗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br> &nbsp; &nbsp; &nbsp; PENELON费讷隆(也译为费奈隆),法国散文作家,著作有《论女子教育》、《忒勒马科斯历险记》、《死者对话录》、《致学院书》等。 &nbsp; &nbsp; &nbsp; &nbsp;LA ROCHEFOUCAULD拉罗什富科,17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和道德家,以其深刻的格言和道德观察闻名。 &nbsp; &nbsp; &nbsp; &nbsp;BOILEAU布瓦洛,法国著名诗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被称为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和代言人。 &nbsp; &nbsp; &nbsp; &nbsp;MOLIERE莫里哀,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代表作有《无病呻吟》、《伪君子》、《悭吝人》等。<br> &nbsp; &nbsp; &nbsp; &nbsp;卢浮宫新展《BIRTH OF A MUSEUM》宣传画。<br> &nbsp; &nbsp; &nbsp; &nbsp;山墙上也有不少人物塑像,均为法国军事界历史名人。<div><br></div> &nbsp; &nbsp; &nbsp; &nbsp;NEY米歇尔·内伊,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的军事指挥官,拿破仑一世手下18名法国元帅之一‌。<br> &nbsp; &nbsp; &nbsp; &nbsp;SOULT苏尔特,绰号“铁手”,法国军事首领和政治人物。他是达尔马提亚公爵,并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晋升为法兰西帝国元帅,时年35岁。苏尔特多次在战斗中战胜敌军,为拿破仑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他成为波旁王朝的官员,并被授予大元帅称号,成为法国历史上六个大元帅之一。苏尔特还担任过三次法国总理‌。<br> &nbsp; &nbsp; &nbsp; &nbsp;LA TOUR DAUVERGNE拉图尔·德·图尔内,17世纪法国军事领袖,被誉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指挥官之一,在法国军队中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法兰西元帅。<br> &nbsp; &nbsp; &nbsp; &nbsp;KELLERMANN凯勒曼, 第一代瓦勒米公爵,法国军事指挥官, 陆军上将,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元帅。在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时期担任不同角色,贯穿两个划时代的冲突。 &nbsp; &nbsp; &nbsp; &nbsp;VILLARET DE JOYEUSE。让·德·维耶纳(Jean de Joyeuse),也被称为Villaret de Joyeuse,16世纪法国的一位著名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维耶纳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在意大利战争中的出色表现而闻名。他在意大利的多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马里尼亚诺战役中,他率领的军队成功抵御了西班牙军队的进攻,展现了出色的指挥才能‌。<br>&nbsp; &nbsp; &nbsp; &nbsp;维耶纳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表现,还在政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曾担任过法国国王的顾问,并在多次政治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军事生涯和政治活动使他成为了法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br> &nbsp; &nbsp; &nbsp; &nbsp;LAFAYETTE拉法耶特侯爵,著名的法国将军和政治家‌‌。1776年,年仅19岁的他自费购买战舰,远渡重洋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并与乔治·华盛顿成为亲密战友,立下赫赫战功‌。在美国,他被誉为“自由的朋友”,并被美国多个州和城市命名以纪念他的贡献‌。回到法国后,拉法耶特积极推动法国大革命,担任国民自卫军总司令,并在巴士底狱起义后维持巴黎秩序。他起草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希望建立君主立宪制,但在激进派崛起后,其影响力逐渐下降,最终被迫流亡国外‌。<br> &nbsp; &nbsp; &nbsp; &nbsp;MONCEY蒙塞 (科尼加里诺公爵 ),拿破仑帝国时的元帅。蒙塞作战谨慎,精于计算,他在能出奇制胜时,从不正面强攻任何敌人。他对部属的关心爱护赢得了手下的爱戴和尊敬。他彬彬有礼的举止也赢得了官员的喜爱。他对西班牙人的友善为其取得比利牛斯战役的胜利起了良好的作用,也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望。<br> <p class="ql-block">  EBLE埃布尔。在法国历史上,名为“Eble”的人物中,较为知名的是让-巴蒂斯特·克莱贝尔·埃布尔(Jean-Baptiste Kléber Eble,1782–1839),他是法国工程师和政治家。</p><p class="ql-block"> 埃布尔在拿破仑一世时期崭露头角,参与了多项重要工程,如巴黎的塞纳河运河和道路建设。他在政治上支持七月王朝,曾担任公共工程部长,推动法国基础设施发展,对19世纪法国的交通和城市规划有一定影响。</p> &nbsp; &nbsp; &nbsp; &nbsp;JUNOT朱诺,阿布朗泰斯公爵,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将领,拿破仑的第一个副官,骑兵司令和挚友。 因勇敢善战而有“暴风雨”之称号。<br> &nbsp; &nbsp; &nbsp; &nbsp;MURAT缪拉,法国杰出的骑兵统帅和拿破仑麾下的著名元帅,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表现出色,最终成为法兰西帝国“军中三杰”之一,并担任过那不勒斯国王‌。<br> &nbsp; &nbsp; &nbsp; &nbsp;G C DROUOT德鲁奥,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期间的法国军官,出生于南锡,是一个面包师的儿子,后来进入炮兵部队服役。在法国大革命战争中,德鲁奥一路晋升,并在1800年的霍恩林登战役中被晋升为炮兵上尉。在拿破仑帝国时期,他在多场重要战役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瓦格拉姆之战和博罗金诺之战中。1813年,他负责指挥帝国卫队炮兵部队,并在吕岑会战和包岑会战中表现出色,被晋升为师团将军,并担任拿破仑的侍从官‌。德鲁奥参与了特拉法尔加海战和滑铁卢战役。在滑铁卢战役前夕,他被任命为帝国卫队指挥官。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后,德鲁奥一直跟随他,并在拿破仑返回法国时陪伴在他身边。滑铁卢战役时,他进入帝国卫队服役,名字被铭刻在巴黎凯旋门的西方支柱上‌。<br> &nbsp; &nbsp; &nbsp; &nbsp;街角的建筑样式很巴黎。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共筑中国梦》特展之宣传画。该展全名为《全球华人艺术展暨于成松作品卢浮宫卡鲁赛尔厅特展》,展期为2014年7月9~11日。<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