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朋友,在长江边上有座古城,叫荆州,你了解它吗?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p> <p class="ql-block"> “踏入荆州古城,青砖斑驳间流淌着三国的金戈铁马,瓮城石板上倒映着盛唐的明月清辉。这座始建于春秋战国的城池,历经秦汉烽烟、唐宋风霜、明清战火,以11.28公里蜿蜒城墙串起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城垣演变史。当指尖触碰宋代淳熙年的铭文砖,仿佛能听见八府四十余县匠人的凿刻声,感受糯米石灰浆里凝结的千年智慧”。</p> <p class="ql-block"> 现存的城墙主要是明清时期重建。城墙分为三层 ,外边是水城(护城河)中间是砖城 ,里面是土城。城墙周长约为11.28公里,平均高度为8.83米 ,厚度约为6米。主要由条石基脚和青砖墙体构成,使用糯米石灰浆灌缝 ,坚固异常。荆州古城墙具有完备的防御体系。六座古城门 均设有瓮城和城楼、箭楼,城墙上建有4700多个城垛、3座敌楼,20座炮台和5座藏兵洞。每座城门都有前后两道门 形成瓮城,具有屯兵和防御功能,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使得古城易守难攻。荆州古城墙不仅是荆州市的象征,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它见证了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的发展,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体系的宝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在城墙里有座宾阳楼。宾阳楼是荆州古城的重要历史建筑和标志性景点,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古城东门(寅宾门)之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明代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宾阳楼原名“寅宾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寅宾”取自《书经》中“敬宾客,举贤才”之意,后因避康熙帝名讳改为“宾阳楼”。始</span>于明代,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建。1986年至1987年,由国家文物保护科研所设计修复,并于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为重檐歇山式木构建筑,通高12.9米,南北面阔18.9米,东西深约11.6米,由36根直径约35厘米的木柱支撑,总重800余吨。屋面覆盖青灰筒瓦,檐角饰有兽头,檐下悬挂8盏六面龙头宫灯。下层匾额“宾阳楼”三字由书法家赵朴初题写。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回廊供游客远眺,天花绘祥龙图案;下层陈列关羽、张飞等仿制兵器。</p><p class="ql-block">楼内塑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等三国人物仿铜像,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在宾阳楼附近有张居正故居。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初年的内阁首辅,主导了影响深远的“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p><p class="ql-block"> 张居正5岁识字,7岁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23岁(1547年)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历任吏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年)成为内阁首辅,辅佐年幼的万历皇帝,掌握军政大权。</p><p class="ql-block"> 在任期间推行“考成法”整顿吏治、“一条鞭法”改革赋税,使国库充盈,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稳固边防。1582年病逝后,遭万历皇帝清算,被抄家夺谥,家族受牵连,直至天启年间才恢复名誉。</p> <p class="ql-block"> 关羽大意失荆州</p><p class="ql-block"> 关帝庙在古城南门内。荆州是三国时期的战略要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强调“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蜀汉北伐的重要基地。关羽作为蜀汉大将,奉命镇守荆州。</p><p class="ql-block"> 219年,关羽趁曹操汉中战败之机,率军北伐,围攻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曹操一度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芒,后联合孙权夹击关羽。 </p><p class="ql-block"> 孙权因关羽拒绝联姻(“虎女焉能嫁犬子”),又因荆州归属问题与蜀汉矛盾激化,决定联合曹操偷袭荆州。 </p><p class="ql-block"> 吕蒙白衣渡江,伪装商船,偷袭江陵、公安,守将糜芳、傅士仁投降。 </p><p class="ql-block"> 关羽后方被袭,进退失据,被迫撤军回援,但军心涣散,士兵溃散。 退守麦城(今湖北当阳),试图突围回益州,但被吴将潘璋部将马忠擒获,最终被杀。</p><p class="ql-block"> 关羽轻视东吴,未做好防备,导致吕蒙偷袭成功。 对部下傲慢,导致糜芳、傅士仁叛降。外交失误 ,拒绝孙权的联姻提议,激化矛盾。未妥善处理与东吴的关系,使曹操有机可乘。 刘备、诸葛亮未及时支援,荆州守备薄弱。 </p><p class="ql-block"> 关羽被后世尊为“武圣”,但大意失荆州成为其一生最大遗憾,也成为后世警示“骄兵必败”的典型案例。 </p> <p class="ql-block"> 辽简王朱植简介</p><p class="ql-block"> 距古城22公里的地方有辽简王墓扯。 辽简王朱植(1377年-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子(一说第十四子),母韩氏,明朝初年重要藩王,初封卫王,后改封辽王,就藩辽东广宁(今辽宁北镇),建文年间移藩荆州,谥号“简”,故称辽简王。 </p><p class="ql-block"> 朱植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卫王,原定封地河南卫辉府。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辽王,就藩辽东广宁,成为明朝首位镇守辽东的藩王,肩负防御蒙古、女真的重任。 在辽东期间,朱植“习军旅,屡树军功”,曾率军征讨女真,并受朱元璋重用,由开国名将武定侯郭英辅佐。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建文帝担心朱植支持朱棣,遂召其回南京。朱植选择奉诏渡海南归,与抗旨不遵的宁王朱权形成对比。 朱棣登基后,因朱植未支持自己,对其“嫌之”,削其护卫,并同意其请求改封荆州。 朱植在荆州低调度日,广宁三护卫被收归朝廷,仅留少量侍卫。</p><p class="ql-block">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植病逝于荆州,终年47岁。因朱棣当时北征未归,谥号“简”迟至洪熙元年(1425年)由明仁宗朱高炽追赐。 朱植葬于荆州八岭山,其墓为砖石结构,平面呈“十”字形,1987年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金、银、漆器等文物,被誉为“南方的地下宫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 朱植在辽东时期表现出色,是明朝初期重要的戍边亲王。 因靖难之变站错队,被朱棣打压,晚年郁郁而终,成为明代宗室权力斗争的典型代表。辽简王朱植的一生,反映了明初藩王从军事重臣到政治边缘化的转变,其墓及生平成为研究明代宗室制度的重要案例。</p> <p class="ql-block"> 楚王车马阵.</p><p class="ql-block"> 距古城3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车马阵遗址,又称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张场村,距楚故都纪南城约26公里。它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布局最严谨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被誉为“中国仅有,天下第一”的楚王陵典范。</p><p class="ql-block"> 楚王车马阵形成约在公元前689年(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距今2400多年。 考古学家根据出土文物及墓葬规模推测,墓主可能是楚昭王或楚惠王,但目前尚未完全确定。2006—2009年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3000余件(套)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车马器等。 主冢长70米,宽67米,椁室面积约400平方米,比曾侯乙墓还要大几倍。车马坑共40座,其中1号车马坑长132.6米,为全国最长的车马坑,已发掘出43辆战车、164匹战马。 殉葬墓区,共138座殉葬墓,部分出土铜剑、玉器,显示殉葬者身份不同。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楚王车马阵,</span>反映楚国鼎盛时期的军事、礼仪制度,是研究东周时期车马制度、丧葬文化的重要资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荆州旅游的必访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 荆州博物馆简介</p><p class="ql-block"> 距离古城6公里的地方有荆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地市级博物馆中规模较大、馆藏文物较丰富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p><p class="ql-block"> 馆藏文物超过18万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2件,二级文物2000余件 。展示荆州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玉器、漆器等,反映楚文化的辉煌成就。 重点文物有:越王勾践剑(复制品)(真品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彩绘漆木虎座鸟架鼓(楚文化典型乐器) 、西汉男尸“遂先生”(保存完好的汉代古尸) 、彩绘漆木卧鹿(战国时期楚墓出土) 、漆木羽人(神话形象),反映楚人信仰 。</p><p class="ql-block"> 荆州博物馆是了解楚汉文化、漆器艺术、古代简牍的重要窗口,其丰富的藏品和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使其成为中国博物馆界的佼佼者,是荆州旅游的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 古城荆州,历史厚重,文化深厚,假如你爱好历史,爱好旅游,这里是非常值得打卡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