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文:陇上逸人</p><p class="ql-block">美图:陇上逸人</p><p class="ql-block">美号:5158787</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一”假期,我踏上了前往甘肃哈达铺的旅程。当我真正站在这片土地上,触摸着历史的痕迹,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当年红军战士们在这里短暂休整、获得重要讯息,进而为革命指明新方向的场景。哈达铺,这个被称为“红军的加油站”的地方,承载着太多的故事与意义,也让我在此次旅行中有了深度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哈达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西北部,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小镇。走进哈达铺,古朴的街道、青瓦灰墙的建筑,一下子就将人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间房屋,都见证了红军长征途中那一段关键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35 年 9 月,历经千辛万苦的中央红军到达哈达铺。此时的红军战士们,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物资匮乏,急需一个地方进行休整和补给。哈达铺犹如雪中送炭,为红军提供了温暖的住所、充足的食物和必要的物资。当地的百姓们,听闻红军到来,纷纷拿出家中仅有的粮食、衣物,热情地招待这些为了人民而战斗的子弟兵。这种军民鱼水情,在哈达铺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红军战士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重新焕发出战斗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然而,哈达铺对于红军的重要意义,远不止于物资上的补给,更关键的是在邮政所获得的几张报纸。在那个信息传播相对闭塞的年代,这些报纸成为了照亮红军前行道路的明灯。当时,红军在哈达铺邮政所发现了国民党的《晋阳日报》《大公报》等报纸,上面刊登着刘志丹、徐海东率领的红军在陕北活动的消息。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根据这些信息,经过分析和研究,果断作出了向陕北进军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犹如拨云见日,为处于迷茫中的红军找到了新的落脚点和发展方向,也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对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站在哈达铺邮政所的旧址前,我思绪万千。几张看似普通的报纸,却在关键时刻改变了红军的命运,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走向。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困境中,信息和决策的重要性。红军领导人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从这些报纸中捕捉到了关键信息,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这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敢于突破困境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漫步在哈达铺的街道上,红军长征纪念馆里的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红军在这里的生活和战斗场景。看着那些破旧的草鞋、简陋的武器、褪色的军装,我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坚定的眼神和不屈的身影。他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目标,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种革命精神,穿越时空,感染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次哈达铺之行,也让我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哈达铺作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一站,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在新时代,我们虽然不再面临战争的考验,但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离开哈达铺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个“红军的加油站”,不仅为当年的红军补充了物质和精神的能量,也为今天的我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它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我相信,只要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就一定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