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 我的岁月长歌——时光剪影(选节)

人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章 参加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九、调离银行回到故乡工作③</b></p> <p class="ql-block">  按照旧例,区委任命的公社干部,照例要由区委领导和组织部门派人送行到任,俗称"送干部"。然而轮到我调任时,却未能享受这般"礼遇"。区委组织部荣世业部长对我说:“小金,你回榆林,我们就不送你了,公社的人你都惯熟,你去报到一事部里已打电话通知他们。”</p><p class="ql-block"> 其实区里不派人“送干部”也是常有的事,尤其是远郊公社距区(呼市)里路途较远,那时区里没有多少交通工具(机动车辆),区委六七个书记才共用一台212吉普车,平日里下乡都骑着自行车出行。这般光景,不可能专门派车送一个小科级干部?于是乎,远调者往往自行报到,已成惯例。为了快点儿去报到,我找了原郊区人民银行的大车司机杨亚飞从市行借来一辆小车。这便是前文提及的那辆送我的武汉吉普。报到那日下午,车子在路上行驶我的心绪也随之起伏。进入榆林公社境地,往昔熟悉的景致,此刻看来竟有些陌生。</p><p class="ql-block"> 吉普车驶入新公社大院时,几位公社领导正在会议室里开着什么会,隐约听得争执声。待我推门而入,争吵声戛然而止,众人面色各异,马上散会。</p><p class="ql-block"> 这些面孔我都认得。当年在故乡当大队干部时,便与几位副书记、副主任打过交道,非常惯熟,我和他们热情喧寒后,司机亚飞帮我把行李拿到原任公社党委书记霍尔查曾住的里外间(里间是宿舍,外间是办公室)。待我把李长命行长和亚飞送走后,又和几位公社领导在党委办公室聊了一会儿,大家下班各自回家。而我晚上就在公社食堂吃完晚饭(白面饸饹)后,回到办公室里收拾床铺,先铺上了我参加银行工作时从家里带的“三六”(三尺宽六尺长)羊毛毡,然后才是褥子,收拾毕,食堂管理员诚喜龙给送来一暖壶开水。我倒了一杯水边喝边思谋:我这次调动,原单位没有欢送,李行长和司机亚飞送行是朋友个人形为;而新单位亦无欢迎,也没有吃顿接风欢迎饭,一切显得平平淡淡。我的新生活就这样悄然开始。或许,这才是最真实的工作调任——没有那么多虚礼,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责任,和即将面对繁杂的农村工作。</p><p class="ql-block"> 灯光之下,我翻开工作笔记本,在第一页郑重写下日期。夜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熟悉的泥土气息,仿佛在提醒我,这里就是你新的“战场”,新的起点。窗外天空中的星星点点,像是在默默的注视着我,见证着我这一段新的旅程开始。</p><p class="ql-block"><b>(未实待续)</b></p>